在外国人管理问题上,作为外事一员说几句

@领事闲谈:

一大早看到两个热点,一个是高校非洲留学生的,一个是印度网红介绍在中国工作的。也看了网友评论。这里说几句;

1、各国都在乎本国公民就业机会。我国不是传统的移民国家,工作签证从总体上是比较严格的。通常核发工作签证需要国内劳动主管部门事先签发的就业许可,或外专局签发的工作许可,或工商行政部门签发的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明等等。具体可点击这里了解:网页链接

2、外国人入境数量明显增加是80年代初改革开放开始。应该说,便利外国人入境是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其过程不限于签证政策的放开,更有外国人入境后开放城市、开放目的地的扩大,到最近的对部分国家单方面免签、畅通外国人网上支付渠道等等。

3、短期访客是来华外国人的主流。留学生属于长期居留类,通常半年到几年不等。工作、人才等签证属于更长期期限的居留。在华外国人管理属于国家移民管理局业务主管范围,当然以上批准来华就业的部门,还有用人单位等都参与外国人管理,承担相应的责任。

4、由于语言、政治等各种原因,从总体上说,赴华留学生和我出国留学生比较而言,我们长期处在赤字的不平等状态。在外国人就业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而言,我们基本上是宽严较为适度的。

5、当然,并不是说没有问题。外国人入出境对各国而言都存在泥沙俱下的可能,也是各国入出境移民管理的头疼问题。人口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到的部门很多,需要综合施策。但我们并不能因噎废食,放大个别问题搞排外,甚至是针对某个族群搞种族性排外。这与平等、开放的政策初衷不符,这也是各国在对外国人时的基本立场。

6、面对外国人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甚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而不是搞一竿子打死。从工作经历看,我们国家一直在根据形势的变化持续调整外国人入境政策。网友关注的,也是政策制定部门从头关注的,相信他们还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持续关注,不断调整。

7、外国人管理是内政,也是对外工作的组成部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员往来是外交关系的基础”。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是有关部门处理外国人管理事务的中心任务。无论是哪种签证,最终服务的也是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利益。

8、全球很难有完美的签证和外国人管理制度,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即便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也会及时调整因应。网友对此要坚定信心。对外国人管理中遇到情况问题和建议,可以通过相应的反映渠道推动关注,以进一步完善制度。

在外国人管理问题上,政策制定者始终会考虑国家和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大家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在开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国人入出境所带来的负面可能。以爱国的名义,一口否定政策,或新政策的出台,搞情绪化输出,并不可取。

我们走的是一条前人没走过的道路,需要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和提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