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儿童专用”误导!儿童酱油选购需盯紧这些核心指标

500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近年来,婴幼儿饮食健康始终是家长关注的焦点,超市货架上贴着“儿童专用”标签的食品越来越多——从零食到调味品、从主食到营养品,品类繁杂却良莠不齐。

可面对这些看似“专属”的产品,家长们往往拿不准:到底哪些是真的为孩子健康设计?哪些只是贴了标签的营销套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消费者发现多款标有“减盐低钠”的婴幼儿调味品,其实际钠含量远超成人减盐产品。这一报道引发了家长对“儿童专用”食品安全性的担忧。不过,需要客观看待的是,该报道中仅用一款减盐生抽作为对比基准,属于特定品牌或规格的产品,其钠含量并不能代表市面上普通成人酱油的平均水平,因此不能以单一参照,就全盘否定儿童调味品的“减盐”属性。

目前市面上成人酱油的钠含量普遍在600-800mg/10m1,儿童酱油的钠含量普遍在300-400mg/10ml,依据现有数据,儿童酱油的钠含量显著低于成人酱油。

01

儿童酱油的标准

但此次争议也暴露了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我国仅针对酿造酱油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8186),而在儿童酱油、儿童食用盐等专门面向儿童的调味品领域,尚未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2023年,作为调味品大省,广东曾牵头制定了《儿童酱油》团体标准。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儿童酱油》(T/GFPU 1008-2023)出台后,就对相关产品的原料与工艺做出规定,比如儿童酱油必须采用纯粮酿造工艺,原料需为大豆、脱脂大豆、小麦等谷物,且不得使用变质或受污染的原料。

500

通过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儿童酱油》(T/GFPU 1008-2023)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合格的儿童酱油在其配方纯净度的标准也更高,钠含量也制定了标准,特级酱油钠含量需≤480mg/10ml。以爷爷的农场有机酱油为例,其钠含量为330mg/10ml,不仅较普通酱油显著减少,更低于儿童酱油特级标准中钠含量的要求。同时,其配料表仅包含水、有机非转基因脱脂大豆、有机小麦、有机非转基因大豆和食用盐五种天然食材,无多余添加。

500

02

钠同样是儿童必需的营养素

虽然高含量的钠的确不利于儿童的成长,但必须明确的是,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常量营养素,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样需要适量的钠元素来维持身体机能,如维持渗透压和神经肌肉的正常活动。

此外,钠还能辅助肠道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素,间接为生长发育提供动力。不过,儿童肾脏代谢能力弱于成人,过量钠会加重身体负担,因此“按需摄入” 是核心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儿童每日钠的适宜摄入量(AI)有明确指导:1-3岁为500-700mg,4-6岁为800mg,7-11岁为900-1100mg,这对儿童酱油的控盐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2-5岁儿童每日钠摄入量应低于700毫克,且应优先从天然食物(如奶类、肉类、蔬菜)中获取。

03

儿童酱油怎么选?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钠是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营养素。很多家长既担心孩子缺钠影响健康,又害怕过量摄入埋下健康隐患,尤其在酱油等调味品的选择上常常困惑。但实际上,只要掌握科学的钠摄入标准和选购方法,就能为孩子搭建健康的饮食防线。

第一步,先看钠含量这一核心指标。消费者可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的建议,选择钠含量合规的产品。同时,在选购时要注意,营养成分表可能标注“每15ml”或“每10ml”,需统一单位对比,避免被数据误导。

第二步,细查配料表,拒绝不必要添加剂。优质儿童酱油的配料表应简洁干净,核心成分只有水、非转基因大豆、小麦、食用盐,无其他额外添加。若看到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以及呈味核苷酸二钠、谷氨酸钠等增鲜剂,建议直接排除。

第三步,关注酿造工艺,优选传统发酵产品。配料表或产品包装上若标注“高盐稀态发酵”、“传统酿造”,且发酵周期标注为3个月以上,通常是品质较好的酱油。这类酱油采用传统工艺,大豆和小麦经长时间发酵,营养更丰富,还能减少有害物质残留。

第四步,选有机认证,更安全,有机原料不使用农药、化肥,种子也是自然原生的非转基因品种。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选对了儿童酱油,科学使用也同样关键。总的来说,儿童饮食健康是成长的基石,科学控制钠摄入、选对调味品,能为孩子未来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