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瞰IPO | 负债走高忙开店的遇见小面,上市前分掉了近半利润
《星岛》见习记者 黄冬艳 广州报道
西贝预制菜事件热度刚退去,又一家预制菜连锁餐饮品牌向港交所“中式面馆第一股”发起冲击。
证监会官网近日消息显示,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境外发行上市计划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将拟发行不超过2.35亿股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事实上,今年4月份遇见小面已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在5月份被监管层要求补充说明数据安全、境内募投项目审批、股权激励方案合规性等问题,此后未有更多消息披露,直至近期相关招股资料失效自动过期,该公司又迅速更新了招股书。
《星岛》记者了解到,急切的上市动作背后,或源自遇见小面与投资股东签有将于2028年3月到期的上市对赌协议,两年半内若无法完成上市,则该公司需加价赎回相关股权。
“以价换量”失效
近年来,遇见小面的新开门店数量一直在增加。2022—2025年上半年,其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43家、92家、120家,63家,而在今年7月份至10月初逾三个月时间内,遇见小面又迅速新开了40家门店。
截至2025年10月8日,遇见小面的门店总数已达451家,其中内地440家,香港11家,另外还有101家新店筹备中,预计年内可突破500家,其中直营门店占比近八成。
门店数量的迅速扩充,也令遇见小面的营收规模在新增量的带动下进入了急速上升通道。
2022—2024年,遇见小面总收入分别约为4.18亿元、8亿元、11.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6.2%,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再度增长33.8%至7.03亿元。
但这样的增长数量并未与质量成正比。若按利润数据的变化来看,遇见小面规模增长背后,却是“以价换量”带来的“增收不增利”漩涡。
2022—2025年上半年,遇见小面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0.46亿元、0.61亿元、0.42亿元,尽管2023年已实现扭亏为盈,但近几年净利润几乎只有营收的零头,利润率始终偏低。即便是经调整后的净利润率,也仅5%左右。
在市场大环境走低的情况下,过去三年遇见小面更是通过主动降价的方式揽客,直营及特许经营的门店订单平均消费额逐年下降。
以直营门店为例,2022年订单平均消费额为36.2元,2023年为34.2元,2024年为32.1元,三年内降价超一成,2025年上半年这种降价态势仍在持续,进一步降价至31.8元。
另一组直营门店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遇见小面直营门店在一线城市的销售额下滑3.19%至3.34亿元,同店平均消费额约为31.2元,同比减少3.41%,翻座率亦从去年同期的3.7%略微下滑至3.6%。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遇见小面直营餐厅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订单总数约为0.18亿单,同比增长38.46%;但2025年上半年遇见小面直营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约为1.1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24万元,反而减少了约11.02%。
这也意味着遇见小面的以价换量策略,虽然带来了短期客流的增加,但在门店销售额和净利润等核心数据上,成效却并不明显。
负债高增却突击分红
尽管首次上市申请并不顺利,但过去数年遇见小面依然吸引了诸多投资界“大咖”的青睐。2014—2021年,遇见小面先后获得8轮近2亿元融资,连锁餐饮品牌九毛九、青骢资本、弘毅投资、高德福、碧桂园等先后成为其战略者,这也成为其近几年规模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按招股书披露的计划,2026—2028年,遇见小面还计划在内地及香港、海外分别新设立150—180家、170—200家、200—230家直营及特许经营餐厅。
以最低的数字来算,意味着未来三年该公司至少要在全球新开420家门店,与目前451家门店数量相比,几近翻倍,且扩张重心将在利润更高的香港及海外市场,意欲借此平衡规模与利润。
但高增长往往伴随着高投入,尤其在自身利润尚未与规模成正比的情况下,按招股书披露的一家门店70万—90万元的前期投入算,数百家新店计划背后,至少需3亿元左右的投入,资金的渴求程度亦显而易见。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遇见小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1.05亿元、2.45亿元、3.13亿元、2.02亿元,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0.37亿元、0.27亿元、0.42亿元、0.5亿元。
尽管现金流相对稳定,但高增长带来负债持续走高问题日渐突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遇见小面流动负债净额一路增长,分别为1.49亿元、1.87亿元、2.42亿元、2.5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星岛》记者了解到,遇见小面还在引入碧桂园总额为3000万元的战略投资时签署了对赌协议,若2028年3月11日前公司未能实现上市,将需要赎回后者48.7万元实缴资本的全部或部分,赎回价为原发行价加按7%年回报率及相应股息等。
截至2025年6月,遇见小面的赎回负债约为0.45亿元。
然而在宏大的发展计划下,上市融资之路尚未明晰,资金并不算宽裕的遇见小面,却在2023年、2025年分别派息分红0.195亿元、0.147亿元,共计0.342亿元。
截至2025年6月底,遇见小面的保留利润约为0.361亿元,意味着在上市前,该公司通过突击分红的方式,分掉了近半的利润。而按股权比例算,持有超七成股份的创始人团队,宋奇与罗燕灵夫妇及苏旭翔三人至少拿到了约0.24亿元。
星岛视角
遇见小面并非首个向港股中式面馆第一股发起冲击的餐饮品牌。早在去年就已有消息称内地连锁品牌和府捞面将奔赴境外上市,且后者此前也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融资。
近几年和府捞面也在以降价和快速新开门店的方式“跑马圈地”,却也因此导致连年亏损,最终不得不一面开新店,一面大幅裁员,引发市场质疑。或也因此,在传出上市消息后一年多,目前和府捞面仍未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
餐饮行业的竞争从来都异常激烈,前车之鉴下,同样面临规模与利润平衡问题的遇见小面,二次递表后能否讲述一个令资本市场信服的故事,仍是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