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命中400公里外目标!朝鲜版“东风-17”试射成功,韩国雷达都没能全程跟踪?
朝鲜劳动党建党八十周年大阅兵结束后,朝鲜新一轮武器试射又开始了!当地时间10月22日晨,根据央视转韩联社报道,朝鲜于当天早晨实施了一轮短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据报,朝鲜的这几枚短程弹道导弹,是向朝鲜东部海域发射的,飞行约350千米,但韩联社并未报告导弹的飞行弹道。
新闻出来之后,大伊万有点拿不准,朝鲜在弹道导弹试射上,选择向东部海域发射是以往的惯常操作。但是飞行约350千米,肯定不是火星-16乙和以上的战略军装备序列里的大杀器。至于是火星-11的某个亚型还是600毫米超大型放射炮,这个射程数据很难判断。
朝鲜在试射什么导弹
不过,10月23日早上,朝中社刊发了官方报道,这一下把所有的细节都解释清楚了。根据朝中社报道,韩联社的消息可谓是错了个满拧:
首先是在打出去的东西上,朝中社刊发的照片看的非常明确,发射体弹头呈现出明确的非规则高超音速滑翔体外形特征,但是弹头和弹体不分离。
但就从发射体弹头、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体飞行射程等数据分析,这是10月初先后在朝鲜“国防发展-2025”展会和朝鲜劳动党建党八十周年阅兵式上出现的火星-11戊型高超音速飞行器无疑。从朝鲜先亮相再试射的惯例来看,现在试射也比较正常。
阅兵式上的火星-11戊
其次是在朝鲜此次试射的飞行弹道上,韩联社的消息称,朝鲜的这次导弹试射是往东部海域试射的。那么咱们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朝鲜位于东海岸的导弹测试设施,估计导弹是从东海岸起飞后往日本海方向发射的。
但没想到的是,朝鲜的这次导弹试射事实上是从西海岸发射,往东海岸打,导弹发射点是平壤的力浦(乐浪),导弹落点则是东海岸渔郎郡柜床峰。从朝中社公布的视频看,起码有1枚导弹精确命中了设在柜床峰台地上的靶标中心,而从柜床峰到平壤力浦的直线距离,起码都有400千米之遥。
阅兵式上的火星-11戊
因此显而易见:韩联社根本就没搞清楚朝鲜导弹是往哪儿发射的——人家明明全过程弹道都在自己的国土上,韩联社给报了一个从朝鲜东海岸往日本海发射。当然,也有可能这几枚高超音速飞行器,其中一枚打柜床峰的目标,还有几枚向日本海方向测试了最大射程。
其次,韩联社也根本没闹明白朝鲜这些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射程——人家打了400千米以上,给报了一个350千米。要么是韩联社从韩国参谋本部听错了消息,要么干脆就是韩国军队自己的雷达都没能全过程跟住这几枚火星-11戊。因此,只能根据导弹实际跟踪的距离,推算出了一个射程350千米了事。如果是后者,这无疑证明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在跟踪和拦截方面,其难度极高。
火星-11戊
所以怎么说呢,从开源情报的角度来说,有的时候韩联社的消息未必靠谱。一方面韩国自己的跟踪能力,都未必能跟的住朝鲜所有的导弹试射。尤其是朝鲜在装备了高超音速飞行器之后,韩国军队的雷达跟踪效能进一步下降,经常会出现弹道数据谬以千里的情况。
二方面韩国自己也有私心,有的时候小事化大,有的时候大事化小。尤其是现在韩国庆尚南道庆州的APEC2025峰会开幕在即,韩国方面可能也不太想把这事儿闹的太大,可能会故意选择将大事往小了说,把火星-11戊糊弄成超大型火箭炮放过去得了。
反而是朝中社的消息,现在来看可信度还比较高——发射点在哪,导弹落点在哪里,报的一清二楚。甚至你根据朝中社新闻图片做地理定位,都问题不大,那把落点和发射点连在一起一算,大概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咱们现在做对朝鲜的开源分析,甚至朝中社自己的消息源都非常之重要。
如何看待此次朝鲜试射
从试射的时机选择分析,朝鲜的此次试射主要考虑到了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今年10月在劳动党建党八十周年阅兵式,火星-11戊亮相之后。按照朝鲜方面一般“先阅兵式亮相,随后很快安排试射”的做法,本来也该安排试射,来验证这款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这种试射一般不会差的太远。
其二是韩国10月底要在庆尚南道举办的APEC峰会。作为心心念念要成为“正常国家”的朝鲜来说,似乎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用导弹来“发言”,彰显出自己在半岛问题上的主导地位——虽然我领导人去不了,但我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嘛。
从火星-11戊型高超音速飞行器此次试射所展示出的实力分析,大伊万的观点,这是一款比较成熟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了——飞行全过程都很稳当,且从末段命中靶标的视频细节分析,打的非常准,可谓正中靶心,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是朝鲜基本上算是参透了非规则高超音速滑翔体的研发技术,可能飞行速度没有我们的这么好,横向纵向机动能力也没有我们的这么高,但是人家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个本事,能搓出高超音速飞行器来。
火星-11戊
其二是朝鲜似乎基本解决了高超音速飞行器末段制导问题,高超音速飞行器末段要么用雷达,要么用红外,要么用GPS/INS制导。以火星-11戊的外形来看,红外制导肯定是没有的,主动雷达制导不清楚朝鲜有无相关技术。
大伊万的观点,朝鲜还是用的是全球地位系统/INS制导。不清楚使用的军规芯片还是民用芯片,如果是后者的话,在抗干扰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方面都有问题。这从朝鲜的火星-11初期在乌克兰战场的实际使用情况看就是如此,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是否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呢,火星-11戊型在技术上,相比我们的东风-17和鹰击-17,差距还是有的。比如从视频里出现的情况看,火星-11戊居然是头体不分离构型,既然是头体不分离,那么机动性肯定是不如头体分离构型那么轻灵的。
虽然说这种中短程高超音速飞行器,头体分离还是不分离都有,比如俄军的Kh-47M2和我们的鹰击-21都是头体不分离,但是能别带着死重一起机动,还是别带比较好。
韩国境内的“萨德”防空系统
而从火星-11戊的预定打击目标,这个倒是没啥好分析的了,这就是一款用来打击韩国纵深目标的战术导弹。所以装备对象要么是总部预备炮兵,要么是前线军团直属炮兵部队。
火星-11戊所具备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性能和机动飞行能力,决定了它比之前的所有火星-11都难拦截。战时可能会承担第一波次“点穴”使命,用来打击韩国星州部署的那套“萨德”系统以及AN/TPY-2雷达,随后再由其它火星-11蜂拥而上。
此前朝鲜一次性交付250辆火星-11丁发射车
话说不知不觉之间,火星-11已经出现了从基本型,到甲乙丙丁戊五个陆基型,加上一个舰载型足足六个型号。从这个角度来看,朝鲜对火星-11的研发和改进确实上心,火星-11是朝鲜最成功的陆基战术导弹没有之一。
最后说一句,既然朝鲜已经打了火星-11戊了,那么同为在劳动党建党八十周年阅兵式上出现的装备,火星-20型战略导弹什么时候发射,似乎也近在眼前了。
阅兵式上亮相的火星-20
关于这个问题吧,大伊万的观点是,作为朝鲜劳动党八大提出的核武力建设的压轴大戏,在朝鲜劳动党九大即将开幕之前,火星-20肯定要打。在八大和九大之间,给朝鲜的核武力建设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具体什么时候打,也要考虑外部因素。没准儿哪天美韩联军在半岛再整点活,或者特朗普口无遮拦地再说点啥,火星-20就真的要打了。
不过这一切都不急,毕竟2025年还有两个多月,咱们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