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新,众安银行的“数字金融闭环”成型了

500

过去五年,数字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一场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运营的大考。

当初以金融科技之名登场的数字银行,靠高息活期、免手续费、秒级开户在短时间内赢得海量用户。但在流量红利消退后,真正能跑通商业模式的玩家,屈指可数。

而今年,这场竞速赛终于迎来下半场。

继2024年7月首次实现单月扭亏为盈,成为香港首家实现月度盈利的数字银行后,众安银行(ZA Bank)在2025年上半年再进一步。录得净利润4900万港元,正式实现中期盈利。

作为香港规模最大、发展最完善的数字银行,众安银行一直是数字银行赛道的风向标。

10月,众安银行正式上线港股交易服务,从此打通银行、保险、基金、美股、加密货币与港股的全业务链条,完成了从金融服务到财富管理的生态闭环。

这一动作,也标志着香港数字银行的竞争逻辑正在重塑。

从依靠高息补贴换取规模的金融科技1.0,迈向以综合服务、财富管理、投资交易为核心的数字金融2.0。

而在这场进化中,众安银行正以互联网产品的速度与体验,重塑零售金融业的底层逻辑,让数字银行真正成为用户财富管理的全场景入口。

港股交易的上线,不只是众安银行的又一次产品跃迁,更是数字银行行业的分水岭。下半场的竞争,已不止于吸引用户开户,而是以更全面的金融服务能力,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新一轮较量。

盈利之后,众安银行迎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补充,数字银行自发放牌照起就被寄予重塑银行业的厚望,但现实远比理想复杂。

过去几年,高额的获客成本,有限的息差空间、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让大部分数字银行陷入用户增长快、盈利模型难落地的困境。

如何跑通数字银行的商业闭环,成为整个行业的命题 。

从单月扭亏盈利到半年度保持盈利,众安银行交出了一份极具代表性的答卷。

自2020年正式上线以来,众安银行一直是香港八家数字银行中体量最大、创新动作最频繁的一个。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众安银行客户存款规模达211亿港元,同比增长8.8%;卡交易总额同比上升33%,国际金融交易(包括汇款与外汇)增长高达132%。

与此同时,截至今年上半年,众安银行用户正式突破100万。而根据各行财报披露数据,2023年底8家数字银行合计客户数约为220万,众安银行在用户积量方面实力由此可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众安银行实现净收入4.57亿港元,同比增长82.1%;其中净利息收入2.97亿港元,同比增长42.8%,非利息收入1.60 亿港元,同比增长高达272.1%。

在收入结构持续改善的同时,成本效率也显著提升,成本收入比从去年同期的119%降至67%。种种迹象表明,众安银行盈利质量正在实质改善,收入结构更健康、成本效率更可持续、增长逻辑也更清晰。

在数字银行早期的竞争中,高息活期、免手续费、秒级开户几乎是所有玩家的共同打法。众安银行同样经历了这一阶段,但相较而言,其转型更早、更彻底。

从2022年开始,众安银行就开始在银行业务之外,加码理财、基金与投资产品的布局,并以App作为统一入口,让用户可以在一个账户体系内完成资金沉淀与资产增值。

这一战略转向,在2025年中期财报中得到充分验证。中报显示,众安银行非息收入同比暴涨272%,已经成为利润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与仍以支付、信贷业务为主的多数虚拟银行不同,众安银行正通过财富管理、汇兑服务、投资佣金与加密资产交易构建新的盈利模型。

同时,众安银行的净息差也从2.28% 提升至2.38%,在香港利率周期波动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稳健。

这种结构性盈利的背后,是商业逻辑的升级。

从“吸金”转向“留金”,众安银行正从短期资金池管理转向长期财富管理。基金、美股、加密货币等投资产品让资金在平台内部循环流动,而10月上线的港股交易服务,更是补齐了零售投资的最后一环。

可以说,众安银行的第一发展曲线,是典型的资金驱动型增长,通过高息揽储、支付服务与贷款规模建立用户基础;

而如今的第二增长曲线,则是资产驱动型增长,以财富管理、投资交易和数字资产服务为核心,构建高利润率的可复利商业模型。

换言之,众安银行已经是目前数字银行少数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样本。

从数字银行到轻券商,众安银行的港股打法

在数字银行从支付和信贷业务逐步向财富管理延伸布局的当下,港股交易的推出不仅是一项产品创新,更是众安银行业务结构正式迈入资产驱动型增长阶段的信号。

在过去三年里,众安银行已经完成从银行业务到美股、基金、加密资产交易的连续布局,而港股交易的加入,意味着其首次实现了覆盖所有主流零售投资场景的完整闭环。

500

从用户体验层面看,众安银行的港股业务延续了其在美股产品上的“轻体验”逻辑。用户可直接通过
ZA Bank App
一键开户,投资资金与活期账户无缝打通,无需额外转账或绑定第三方券商账户。多币种账户体系支持港币、人民币和美元三种主要货币结算,使投资者可在境内外资产之间灵活配置。

500500

上线初期,众安银行提供了包括港股正股、ETF、窝轮牛熊证等全市场产品交易,并推出“开户30天0佣金”“最高HK$500开户奖赏”以及“股票回赠券现金奖励”等组合优惠。表面上,优惠似乎延续了互联网产品惯用的拉新策略。但背后,却承载了众安银行一次深层次的产品定位调整。

即众安银行不再仅仅是资金通道,而是在以轻量化券商产品形态,重新定义零售投资的入口。

与传统券商不同,众安银行并未在研究报告、复杂界面和繁琐下单流程上投入,而是在产品设计上更强调“轻体验”和“无摩擦交易”。其美股业务中积累的经验被沿用到港股模块,通过简化开户流程、降低操作复杂度,让用户能以更低学习成本参与投资。

500

在App中,投资入口与银行账户无缝衔接,用户可直接用账户余额进行港股申购、ETF或分级产品投资,无需额外转账或切换平台。

这种以“轻量化+智能化”驱动的投资体验,不再依赖补贴或活动激励,而是通过一体化账户体系与自动化工具,增强资金留存与客户黏性。对于数字银行而言,这意味着它正在从简单的交易撮合者,转变为以客户资产生命周期为中心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

在业务层面,众安银行的“港股打法”更偏向于一次银行内部生态的重组

银行账户与投资账户打通,让资金可以在“储蓄—投资—消费”之间自由流转,这意味着它把原本属于券商的入口重新收回到了银行生态中。

传统意义上,零售客户在银行理财、券商开户和第三方平台之间频繁切换,数据与资金割裂,体验断层。而众安银行以统一的账户体系完成了融合,储蓄账户的活期余额可以直接用于港股交易,结算周期缩短至秒级,外币兑换同步完成。这种一体化机制,不仅提高了客户资金的利用效率,也让银行自身能更全面掌握用户资金流与资产画像。

而从商业逻辑上看,这一布局的价值远超佣金收入本身。

港股业务的上线,使众安银行在“资金吸引—资金留存—资产增值”链条上形成了闭环。

银行端继续承担流量入口与风险管理功能,而投资端成为利润率更高的延伸场景。两者之间的耦合度越高,用户迁移成本就越高,生命周期价值也越大。对于一家以数字化为底层的银行来说,这种复合型收入模型远比单纯息差业务更具韧性。

在《财富》发布的2024亚洲金融科技创新榜中,众安银行也是香港唯一入选的数字银行,其模式被视为银行与券商融合的样本

从“轻银行”到“轻券商”,众安银行用互联网式产品逻辑重塑了香港零售金融的商业底层,也让数字银行的下半场,真正从存款争夺战进入资产争夺战。

数字金融的下一站,从FinTech到Full Bank

从金融体系视角来看,数字银行的价值,从来不止于线上开户或低门槛理财。真正决定其能否成为新型金融主体的,是能否在监管框架、业务结构与技术架构三条主线上同步进化。

目前来看,众安银行的资产质量、收入结构、风险控制指标均保持稳定。这意味着,经历了早期高速扩张后,如今的众安银行已具备稳健运营的金融底盘,而这正是从FinTech平台向 Full Bank(全功能银行)转型的关键前提。

与早期“以科技驱动营销”的FinTech模式不同,以众安银行为代表的数字银行已经逐步进入以科技驱动金融结构的阶段。众安银行依托众安在线的科技底座,将人工智能、风控算法和智能客服等模块嵌入贷款、支付与财富管理环节,实现了业务与合规的深度融合。它的真正竞争力,不是单一功能的创新,而是通过数据整合和自动化管理,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运营结构。

500

监管层面的变化,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制度基础。

香港金管局自2023年底提出“数字银行2.0”方向,鼓励数字银行在财富管理、跨境支付、绿色金融和虚拟资产等领域探索多元化路径。这一政策信号表明,数字银行不再被视为金融实验室,而开始被纳入香港整体金融体系的中长期布局。众安银行在美股、加密货币、基金到港股的连续布局,正与这一监管导向高度契合。

其实,放眼全球金融市场,这一进化路径并非孤例。英国的
Revolut、美国的 SoFi、韩国的 KakaoBank 等,都在经历同样的过程,从金融科技平台成长为全功能数字银行(Full
Bank)。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超级账户(Super
Account)”为核心,将支付、信贷、投资、保险、加密资产等业务整合于单一入口,实现数据与资产的双重闭环。

目前而言,众安银行是香港市场中最接近这一模式的机构。

众安银行是香港首家同时具备银行牌照与证券交易牌照的数字银行,能够在一体化架构下提供存款、贷款、投资及加密货币交易服务。随着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对虚拟资产及证券业务监管边界逐渐清晰,这种跨领域整合的机构将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受益者。

长期来看,这一趋势也将重塑金融服务的边界。当金融功能全面嵌入数字化生态,银行将不再只是存放资金的场所,而成为财富、数据与智能决策的中枢。

众安银行的探索,或许不在于率先盈利本身,而在于它验证了一种新的金融原型,一个以科技为底层、以账户为核心、以用户资产生命周期为逻辑的数字化银行模型。

当FinTech的故事进入Full Bank时代,数字银行的竞争必然不再只是用户、体量或者技术之争,而是体系之争。香港正在成为这一模式的现实试验场,而众安银行,恰恰是这一过渡的典型样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