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认为中俄“本质上”不可能成为盟友 “他们从来没有友好过”

500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中俄“本质上”不可能成为盟友。

      特朗普对记者说:“中国的情况有点不同,你知道,他们与俄罗斯的关系有点不同。他们从来都没有友好过。但由于(美国前总统)拜登和奥巴马,他们被迫团结起来了。本不应该逼迫他们合作的,他们稍微逼了一下。但本质上,他们不可能成为朋友。”

      ---------------------

      新闻评论:特朗普宣称“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 误判中俄战略协作根基

      不久前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再次提出一个引人关注的观点:“不能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一起。”这一言论无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特朗普对中俄关系的理解再次引发质疑。

      特朗普的言辞看似直白,充满自信,然而,这一番话暴露了他对中俄关系的误解,也彰显了他在处理全球战略事务时的历史局限性。

      特朗普所理解的中俄关系真的如他所说那样脆弱吗?如果特朗普坚持这样的思维方式,那么他是否忽略了当今世界的复杂性,忽视了两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合作的深度?面对这个问题,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是否会因此走向失败?

      特朗普的历史错位

      特朗普一再强调,“不能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一起。”他指出,历史上由于两国的土地面积和人口问题,两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盟友。他似乎坚信,中俄两国的合作只是美国政策失误的产物,且会在美国恢复与俄罗斯关系后自动瓦解。

      然而,特朗普的这个观点显然过于简单和片面。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现实: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并非偶然,它们有着深厚的经济利益与战略需求支撑。

      中俄合作并不是因某一方的“历史错误”而形成的,而是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包括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区域安全需求以及双方对抗西方压力的共同利益。

      特朗普的外交理念中,很多事情似乎都能通过个人交涉、商人的手段来解决。在他看来,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是“异常的”,只要美国改变政策、向俄罗斯示好,便能拉拢俄罗斯回到美国一方。然而,这种想法本身就严重低估了中俄关系的深度与复杂性。

      中俄之间的合作已经渗透到能源、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特朗普所称的“历史错误”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特朗普如果真能将中俄关系拆散,恐怕将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有网友评论:“特朗普根本不懂现实中的国际合作,他太过自信,完全忽视了中俄之间的利益联系。”

500

      俄罗斯的选择

      特朗普似乎一直没有意识到,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并不是因为“美国的错误政策”,而是基于双方的战略需求。

      俄罗斯在国际地位上面临巨大的压力,西方国家通过制裁和外交孤立,让俄罗斯不得不在经济和政治上寻求其他盟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无论从经济、能源还是政治层面,都为俄罗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特朗普如果认为,俄罗斯可以轻易地抛弃中国,与美国恢复友好关系,那显然是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没有足够的理解。特别是在当前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的战略选择更加倾向于与中国深化合作。中国不仅在国际上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外交支持,特别是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组织中站在俄罗斯一边,而且中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出口市场。

      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俄罗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特朗普的战略无视了这一点,错误地认为俄罗斯能够通过修复美俄关系就“抛弃”中国。无论特朗普如何“施压”,这种紧密的经济合作和战略支持显然不容易破裂。特朗普以为俄罗斯和中国是简单的商业关系,忽略了两国在很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特朗普的外交失败

      许多人曾将特朗普的外交战略称为“逆向尼克松战略”,即通过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来对抗中国。这一设想看似借鉴了尼克松在1972年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牵制苏联的策略。然而,特朗普的“逆向尼克松战略”实际上不仅缺乏现实基础,而且与历史上尼克松的外交智慧相去甚远。

      尼克松在恢复与中国的关系时,首先基于对国际局势的深入分析,且有着极为成熟的外交团队。他的策略是在苏联与中国的敌对关系日益加剧时,找到了一个打破冷战格局的机会。而今天的中俄关系,尤其是在特朗普上任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俄两国的合作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易,更是出于共同应对西方压力、追求更大国际话语权的需求。这种合作关系已经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基础,特朗普企图通过简单的政治策略来改变这一现实,显然是低估了局势的复杂性。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不仅仅缺乏对现状的准确分析,还带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他过于自信地认为,只要美国通过某些方式修复美俄关系,就能再次“拉拢”俄罗斯。

      然而,事实却是,美国在全球政治中的形象和信誉已经因特朗普政府的决策失误而大幅下降。在特朗普眼中,自己与普京建立友谊后,俄罗斯就会迅速“回心转意”,这不仅显得过于理想化,也显现出特朗普的外交视野的狭隘。

      有网友评论指出:“特朗普的外交方式简直是商人式的交易,不知道世界变化这么快,他的逻辑完全跟不上时代。”

      结语

      特朗普的中俄分裂计划,不仅是对当下全球形势的误读,更是他外交思维局限性的体现。在复杂的国际政治中,单靠一厢情愿的个人决策,是无法改变历史潮流的。现实中,中俄关系并非因某些政策失误而形成的脆弱联盟,而是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和战略需求。

      美国是否能够调整外交政策,找到一个更加平衡、务实的国际合作路径,依然是未来国际关系中的一大难题。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际关系早已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而是充满了复杂的利益交织与合作契机。

      特朗普如果不改变自己过于简化的世界观,可能会让美国在全球事务中陷入更加孤立的困境。未来的国际博弈,谁将成为赢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