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戈壁的标语:五组巨型汉字航标,值得珍惜!
在广袤无垠的哈密戈壁深处,静静矗立着五组意义非凡的巨型汉字航标——“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向斗争中学习”“毛主席万万岁”。这不仅是地理上的独特标识,更是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鲜活见证,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精神与地域文化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珍视。

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哈密戈壁这片热土上成立。当时,飞行员们在这片广袤到近乎迷失方向的戈壁中进行训练,方向迷失成了家常便饭,飞行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官兵们凭借着最简陋的工具:经纬仪、皮尺、铁锹,以非凡的毅力和创造力,通过刮除深色砾石层、露出浅色碱土的方式,在戈壁上刻画出了这些巨型汉字航标。每一个字都长宽各达5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如此浩大的工程,堪称地标奇迹。
在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这些航标就是飞行员的“空中灯塔”。它们精准对应着机场的5个空域导航点,为飞行训练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而且,第八航空学校还培养出了包括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这些航标也因此成为了人民空军“来时路”的历史见证,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人文景观的角度来看,这些航标更是精神传承与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刻的精神象征:“为人民服务”,字长50米、宽50米,笔画如马路般宽阔,这不仅是字面的呈现,更是人民军队宗旨的生动体现,象征着空军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只争朝夕”,反映了当时紧迫的国防建设需求,激励着官兵们争分夺秒地训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彰显了官兵们在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向斗争中学习”,体现实战化训练理念,强调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毛主席万万岁”,则表达了对领袖的敬仰之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
这些航标与哈密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它们位于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戈壁深处,属于戈壁生态环境敏感区。其建造方式与当地自然地貌巧妙结合,刮除砾石、露出碱土,形成了黑白分明的视觉效果,在空旷的戈壁上极为醒目。这种“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人类智慧对极端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作为人民空军历史的实物见证,它们成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航标,公众可以直观感受人民空军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航标所体现的“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向斗争中学习”等精神,与当代社会倡导的奋斗精神高度契合。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通过保护和宣传航标,我们可以激励更多人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守护好这些珍贵的航标,让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力量永远传承下去,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