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观察|美澳稀土矿产框架协议意图制衡中国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华盛顿签署“关键矿产供应保障框架协议”,声称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各投入10亿美元,分别用于稀土及关键矿物的开采和加工项目,以减少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澳大利亚虽然拥有世界第四大稀土储量,但其稀土矿重稀土含量低,环保与运输成本高,且本土缺乏完整产业链,冶炼分离产能仅占全球5%,根本无法满足美国的需求。目前,中国已掌控全球69%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和90%的精加工产能,形成从开采到深加工的全闭环产业链,全球稀土格局短期内难被撼动。
美澳稀土矿产框架协议将带来哪些影响?今天,走出去智库 (CGGT) 刊发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文章,供关注稀土供应链的读者参阅。
要点
1、该框架协议再次体现了特朗普的“交易外交”,即将稀土资源的获取同地缘政治安全、大国博弈挂钩。
2、美澳将利用战略储备等政策工具深化合作,保护关键商业资产免受“敌对势力”收购,通过价格底线等机制和定向融资,加速优先矿产的采矿、加工和回收项目。
3、中国在关键矿产和稀土领域拥有30多年的领先优势,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的加工体系。澳大利亚短期内难以无法满足美国需求。澳大利亚在原材料加工环节也依赖最大贸易伙伴中国。
正文
在中美马来西亚经贸磋商即将举行之际,特朗普在稀土问题上寻得了新的谈判“筹码”。20日,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室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了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和稀土采矿与加工供应链安全框架协议》。协议合作意向直接针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旨在打造“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但从短期来看,该框架协议仍未确定最终内容,一些投资数据也存在双方不一致的地方。特朗普本人事后有意夸大该协议的投资收益和目标宣称,“大约一年后,我们(美国)将拥有多到不知何处安放的关键矿物与稀土。”
该框架协议再次体现了特朗普的“交易外交”,即将稀土资源的获取同地缘政治安全、大国博弈挂钩。今年4月,为何促进俄乌停战,特朗普施压乌克兰和美国达成了一项矿产资源协议,允许美国公司优先获取稀土和能源资源。8月,特朗普政府与刚果签署协议,以安全支持换取矿产开采权,以遏制中国在钴和锂资源上的主导地位。9月,美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一份价值5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美国承诺在巴基斯坦建设一座多金属精炼厂并开发稀土矿藏。
▲阿尔巴尼斯在社交平台发布与特朗普在会晤期间的合影。
此次签署矿产框架协议,澳大利亚也换取了特朗普公开对3680亿美元“奥库斯”协议的支持。特朗普首次称,该协议正“全速推进”。特朗普也没有硬性要求澳大利亚提升国防预算。阿尔巴尼斯这位在特朗普再次执政9个月后才访美的西方盟友,被特朗普称为“伟大的领导人”。阿尔巴尼斯说,该矿场协议将澳美关系提升至了新水平。
白宫宣称该框架协议的目标是通过投资澳大利亚的稀土加工产业,加强美澳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加速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链的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框架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两国将在未来6个月内各投资至少10亿美元,用于两国境内的相关项目。美国“战争部”出资在西澳大利亚建设一座年产100公吨的先进镓(gallium)精炼厂。后续美澳还将同日本开发新项目。不过,白宫发布的另一份资料说明提到,两国将在未来6个月内投资超过30亿美元用于关键矿物项目。这一数据和澳大利亚政府说法不一致。
▲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资源分布图。(图源:澳大利亚地质科学局)
第二,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向7家澳关键矿产项目发出总值22亿美元的融资意向书,可翘动50亿美元的投资。涉及企业包括阿拉弗拉稀土公司(Arafura Rare Earths)、重稀土矿商北方矿业(Northern Minerals)、电池阳极制造商Graphinex、拉特罗布镁业(Latrobe Magnesium)、稀土矿商VHM、关键矿产开采公司RZ Resources及精炼厂Sunrise Energy Metals。其中,Arafura稀土公司已宣布,美国进出口银行正考虑为其在澳大利亚的Nolans项目提供3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第三,美澳将利用战略储备等政策工具深化合作,保护关键商业资产免受“敌对势力”收购,通过价格底线等机制和定向融资,加速优先矿产的采矿、加工和回收项目。双方同意合作优化价格、许可及国家安全审查规则,阻止资产出售,保障供应链安全。比如,西澳大利亚Wagerup的Alcoa-Sojitz镓项目(预计生产全球10%的镓供应),美澳双方均享有采购权。
这就意味着美澳将通过国内投资审查和外交协调,阻止中国对澳洲新矿产资产的收购,并在价格制定方面掌握主动权。本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与澳洲采矿公司必和必拓签署协议,最快从今年第四季起,对铁矿石现货贸易实施人民币结算,意味中国首次夺得铁矿石定价权,成功压低铁矿石价格。为此,美澳此次达成的协议,将致力于建立符合美澳交易的价格体系,预计会在今年的G7会议中进行讨论。
和乌克兰、巴西及巴基斯坦的合作不同,此次美澳矿产框架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关键矿产已成为大国博弈“新战场”。从经济合作和地缘政治安全来看,澳大利亚都是美国倚重的重点对象。
根据2025年1月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澳大利亚稀土储量位居第四,约570万吨;巴西稀土储量约2100万吨位局第二,第三是印度(约690万吨)。尽管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稀土金属,例如用于制造风力涡轮机磁铁的钕,但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其关键矿产储量约为中国的七分之一。
根据CSIS公布的数据,2024年,澳大利亚吸引了全球45%的稀土勘探投资(6400万美元),拥有89个活跃稀土项目,远超加拿大(18个)、巴西(13个)和美国(12个)。澳大利亚还是全球第四大稀土生产国,并通过政府贷款大力投资加工能力。2025年5月,澳大利亚Lynas Rare Earths在马来西亚实现镝氧化物的商业化生产,成为中国以外首家实现此成就的企业,其原料来自西澳大利亚维尔德山(Mount Weld)轻稀土矿。
▲2024年11月26日,美国海军“明尼苏达”号核潜艇抵达关岛海军基地。
澳大利亚也借此次稀土框架协议巩固了和美国的防务合作。2021年拜登执政时期达成AUKUS三边安全协议一直是MAGA审查的重点投资项目。为了确保特朗普支持AUKUS协议,在关键矿产框架协议之外,阿尔巴尼斯政府还同特朗普签署了深化国防合作的承诺。在白宫公布的另一份防务合作声明中,澳大利亚承诺增加负担分担和新国防投资,包括采购12亿美元的Anduril无人潜航器、26亿美元的阿帕奇直升机,以及投资20亿美元支持美国潜艇工业基地现代化和联合空战管理系统建设。
由此来看,该框架协议不仅是一份经济合作意向,更是美澳在对华博弈中的一次战略布局。特朗普希望获得他想要的稀土资源,澳大利亚则获得地缘政治红利。然而,该框架协议的执行仍有一些不确定性。白宫发布的框架文件细节较少,相关融资方也有待确定。
有分析认为,中国在关键矿产和稀土领域拥有30多年的领先优势,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的加工体系。澳大利亚短期内难以无法满足美国需求。澳大利亚在原材料加工环节也依赖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中国的稀土出口新规并非美国所误解的“禁令”,而是战略性限制措施。中国在维持全球合作姿态的同时,仍有反制美国的能力。
短期内,美澳该框架协议可能会增加西方在矿业领域的投资,但要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中国在镝等重稀土生产上的技术壁,短期内美澳难以复制。长期看,特朗普团队在稀土供应链推动“去中国化”,只会扰乱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中国凭借先发优势和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仍保持战略上的主动。
来源:中美聚焦(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