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五爻六入宀學教驳

500

甲骨文【(五横)五(乂)】引用为数目字五(三加二)。

甲骨文字诂林519【女五(三横二斜字形)】。

五横不利于一眼识别,需要定睛细看以区别于亖,故而改为三横二斜。进而又省略中间一横(形似沙漏图 ⌛︎ ⏳︎ ⏳⌛ )。或又省略上下二横,简化为乂。

500

甲骨文【左(𠂇)右(又)又】弯曲笔划拉直为X字形就是甲骨文【五(简体)】。

手有五指,三长两短。故而字形趋同演化。

(题外话:希望未来能参考甲骨文多造一些特殊符号,方便甲骨文描述释读)

500

甲骨文、金文【囧(眼珠)四】互为异体分化字。眼看四方。东南西北四方向。引用为数目字四(亖等于三加一)。

与五横同理,虽然商朝甲骨文还坚持用亖字,但到了周朝,最终也改为四字。

甲骨文【六(宀)入】房屋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引用为数目字六(亖加二)。

500

甲骨文【乂】用作地名。祭名。词例:王狩于乂。其乂大乙彡。

甲骨文【(二或三乂)爻(乂宀)(爻宀)學(双手乂宀)(双手爻宀)(双手爻)(双手宀)】用作动词。人名。地名。词例:王其爻(乂宀)。爻戊(學戊)。入爻。芻往自爻。

词例【入爻】,类比入商、入弇,丁山疑为商旧都嚣(隞)。

500

王其爻(乂宀),不冓雨。

爻,其爻,雨止。

王勿爻(驳),马无疾。

【爻、乂宀】可理解为【五五、五六】,至少有三重含义:

①教学始于数目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亖皆指事字,一目了然,实际是从五六开始教学,故而以五六象征教学。

至于五教六艺之类则是后来总结附会,且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史记·五帝本纪》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②人手有五指,少数人有六指,孩子学习数目字皆屈指数数,故而以五六象征数学。总而言之,其象征必然是由近及远,越来越复杂。以致于有五教六艺,又以为是算筹学校之类。

500

③九九乘法表:五五廿五,五六三十。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五年再闰,三年37月,二年25月,合计五年62月。如此则五五象征五年再闰,五六象征大小月。

五年再闰是用于纠正三年一闰,故而爻(五五)象征矫枉过正(改正错误)。衍生驳字,引用为辩驳、驳斥。【爻宀】也可以如此理解,殷商一百五十年改革历法。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爲學,改正爲駁。现代乘号 × 显然就是源于爻字。错误符号✘也是源于爻(驳)字。引用为學習(学习)。爻象(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迹)。《梼杌闲评——明珠缘》六爻熟透,八卦精通。《易·系辞上》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下》道有变动,故曰爻。……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

甲骨文字诂林1637【驳】用作马名。词例:叀(惠)并驳。

陶器农业时代驯化鸡鸭犬猪上万年(上万代),驯化牛羊马数千年(上千代),选择培育优秀品种,淘汰放弃低劣品种。错误符号✘源于爻(驳)字。引用为辩驳、驳杂。《易·说卦》为驳马。《诗·豳风·东山》皇驳其马。《晏子春秋》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

刘禹锡《天论上》法小弛则是非驳。

500

甲骨文【𤕝(爻攴)教(爻子攴)】用作地名。贞人名。词例:雀芻于𤕝(爻攴)。

《說文解字注》(敎)上所施,下所效也。教、效㬪韵。从攴𡥈。𡥈,見子部,效也。上施故從攵。下效故從𡥈。

(𧧿)古文敎。右从古文言。

(𤕝)亦古文敎。從攴從爻。

甲骨文字诂林2421【裁爻(戈屮爻)】用作地名。

制裁惩戒管制教导训诲之类。或可解释为监狱。

甲骨文字诂林1005【五牧】1006【网牧】用作地名。

屯2100壬寅贞王步自【网牧】于□。

500

甲骨文【學(乂宀)教】用作教。王教(乂宀)衆伐于蒙方受有又(祐)。孙海波释读为學(教)。

注:甲骨文授受(施受)无别。经典文献同理,买卖无别(以物易物,无所谓买卖)。教学相长,中国人探讨学问,往往谦虚的说互相学习,不敢言指教。

甲骨文字诂林672【见五(觉悟)二字合文】

500

甲骨文字诂林2158【五泉】用作人名。

合集3076癸巳卜,贞,令~禽子【弓口】歸。

演算而后知道理造化,验算而后知对错阴阳。解除困惑而感到愉悦。

衍生㤊、驳、䡈(较),覐覺,淆字。引用为觉悟、觉醒、发觉。混淆。

形声字:晓、憭、较校。引用为知晓。憭解(了解)。明憭。计较、比较。校正。

㤊晓笑嚣效xiao教校恔jiao憭了liao

覐,同“覺”。《集韻•覺韻》:“覺,古作覐。”【類篇】古文覺字。

䡈,同“较”。古代车厢两边板上的横木。【集韻】同較。或从爻。《说文解字注》(䡈)車輢上曲鉤也。……惟䡈可辜搉尊卑。故其引申爲計較之較。亦作校。俗作挍。凡言校讎可用較字。史籍計較字亦用覺。

㤊 ,【廣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𠀤音肴。【玉篇】快也。

又【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𠀤音效。義同。 本作恔。或从爻。《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朱註】快也。《說文解字注》(恔)憭也。凡明憭者、必快於心也。按此字廣韵去聲云㤊出孟子。集韵、類篇則平聲引說文作㤊。上聲引作恔。疑古本分二字。

……

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五年再闰,三年37月,二年25月,合计五年62月。如此则五五象征五年再闰,五六象征大小月。【爻宀】也可以如此理解,殷商一百五十年改革历法。

详见说文解字讲古:春秋

说文解字讲古:年委季

近快短冬连大月,远慢长夏连小月。西汉太初历81月43大,安排5次连大月。东汉四分历改为940月499大,安排58次连大月(称一蔀)。魏晋景初历改为4559月2419大,安排279次连大月。

景初历一朔望月29+2419/4559=29.53059882日

49×92+17×3=4559月

26×92+9×3=2419大

3×92+3=279次连大月

每92组49月26大(约365年)再加上3组17月9大(这意味着当时发现49月安排3次连大月更接近那个时代的自然天象)。29×49+26=1447日

一个朔望月1447/49=29.530612日

《尚书·尧典》一年三百六十六日。其实就是五年再闰。

一回归年1447/49×62/5=366.179592日

十九年七闰,57年21闰,95年35闰

三年一闰,57年19闰,失闰二个月

五年再闰,95年38闰,超闰三个月

约三十年失闰或超闰一个月。《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世shi失shi)

……

万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982日,一朔望月约29.530619日(约372年137闰)。

三千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435日。一朔望月约29.530599日(约353年130闰)。

二千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596日,千年前约29.530593日。

受地球公转速度和月球轨道偏心率影响,一个朔望月约29.27至29.82日。现平均约29.53059日(1021年376闰),三千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599日(约353年130闰)。千年后将变成334年123闰。

……

根据珊瑚研究结果,四亿年前一回归年约400日,一朔望月约30.8日,一昼夜约21.6小时(即21.6×3600=77760秒)。估算得万年前一昼夜约86399.784秒,一回归年约31556914.75685秒(约365.242982日),一朔望月约2551439.065126秒(约29.530619日,约372年137闰)。

365.242982×372=135870.389304日

29.530619×4601=135870.378019日

三千年前一昼夜约86399.9352秒,一回归年约31556922.683秒(约365.242435日)。一朔望月约2551441.80274秒(约29.530599日,约353年130闰)。

……

甲骨文字诂林2672【五盡】五日一休沐?

合集21099乙未卜,呼人先,~人,易日。乙未卜,呼人先,今夕~。

甲骨文字诂林3385【五而】十日一旬。五日一休沐?

金文【沐(眉)寿万年】。

……

甲骨文字诂林754【(口口五)襄(辩驳)】词例:襄于漳(商水)。勿襄。

屯乙 7336 丁亥卜,古贞:【相(艸目)字隶为鹿字头】襄于漳。相不襄于漳。

乙7337王占曰勿襄。

王其令□襄于□東

金文【襄(口口己爻)】

甲骨文字诂林1358【水襄】其祝~惠王今日侑。

500

构件趋同。

甲骨文字诂林931【對】于夫西對。于東對。于【隹日】北對。

验算核对,故而构件趋同。

500

甲骨文【奭(大人双手各一份物品)爽】词例:大乙奭匕丙。

分享各种物品。故而字形多变。引用为爽快、豪爽。

或可理解为聘礼。五礼,演变为三媒六聘。

500

字形变化。

甲骨文【(乂宀)學(双手爻)】字与数学相关。又以为与算筹和建筑相关。故而字形多变。

学习与算筹的关系显而易见,一百以下加减乘除可心算和背诵九九乘法表。大数计算就需要借助算筹。

学习与建筑的关系还在于馆阁藏书。露天教学当然也行,但想要学习更多知识,少不了经年累月的收集、整理、校对、编纂。然而这些都是进阶学习相关景象。好比现代孩子用电脑和网络学习各种知识,不是最初的景象(本象)了。

且五字本象也不是算筹,在屋顶摆弄算筹也难以自圆其说象征学习。因此有人又认为不是房屋,而是测影交叉的景象,这又更迂曲而莫名其妙了。真正测影相关字却少有人说,实在是奇哉怪也。

测影相关字,详见说文解字讲古:東曹重量

算筹相关字,详见说文解字讲古:算筭塞赛

500

构件趋同。

金文【棥(木网木)】字从网,不从爻。

棥 fán 同“樊”,藩篱。篱笆。《說文解字》藩也。《詩》曰:“營營青蠅,止于棥。”

可教化者为藩属。不可教化则为蛮夷。故而字形构件趋同。

字形结构或许也是促成此变化的原因之一。但这难说是否互为因果。毕竟字形若看起来实在不好看,也可以直接简化成其他构件或笔划。

500

字义引用逻辑分析如下:

①演算乃知道理造化,验算乃知对错阴阳。解除困惑而感到愉悦。引用为學習(学习)。教学。爻象(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迹)。觉悟、觉醒、发觉。知晓。憭解(了解)。明憭。计较、比较。校正。《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爻yao㤊晓笑訤嚣效淆xiao学xue悦说yue觉jue教较校恔jiao憭了liao

会慧惠hui说shui说shuo

㤊 ,同恔。《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朱註】快也。漢·揚雄《方言·卷三》恔,快也。……東齊海岱之間曰恔。《說文解字注》(恔)憭也。凡明憭者、必快於心也。

恔 xiào 畅快:“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乎?

恔 jiǎo 聪明;狡黠。【廣韻】古了切【集韻】吉了切,𠀤音皎。【說文】憭也。

又【集韻】吉巧切,音姣。慧也。

……

訤 xiáo 同“誵”,说话不恭谨。【集韻】與誵、詉𠀤同。

②陶器农业时代驯化鸡鸭犬猪上万年(上万代),驯化牛羊马数千年(上千代),选择培育优秀品种,淘汰放弃其他品种。引用为辩驳、驳杂。《易·说卦》为驳马。

驳 bó 〈动〉驳斥,反驳。批驳(书面否决下级的意见或要求;批评驳斥);驳审(否决原判);驳正(纠正错误)。《晏子春秋》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

〈形〉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驳落(颜色斑驳)。《诗·豳风·东山》皇驳其马。《说文》驳,马色不纯也。《文选·赭·白马赋》注:红白杂毛曰驳。《通俗文》黄白杂谓之驳。《汉书·梅福传》白黑杂合谓之驳。

③观测精度有限,计算只能逐渐减小误差,结果作为参考。

矫枉过正,减小误差。负负得正,错错得错(大错减中错得小错)。错综复杂,泥沙俱下,难辨真伪。引用为辩驳、驳杂。混淆。《晏子春秋》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

刘禹锡《天论上》法小弛则是非驳。

……

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说明如下:

①西汉总结出19年7闰,左传和汉书以此推算周朝历年朔旦冬至闰月,证明未发现章差。经过四五百年至南北朝发现章差,废除19年7闰。大明历改为391年144闰。

大明历19×20+11=391年7×20+4=144闰

二千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356日,一朔望月约29.530596日,章差约0.085296日,二十三章差约二日,也就是二百多年可发现章差,四百多年即可再次确认章差。

十九回归年365.242356×19=6939.604764日

235朔望月29.530596×235=6939.69006日

章差约0.604764-0.69006=-0.085296日

二十三章差约二日2/-0.085296=-23.447758章

也就是最多23×19=437年即可发现并再次确认章差。

②近快短冬连大月,远慢长夏连小月。

受地球公转速度和月球轨道偏心率影响,一个朔望月约29.27至29.82日。现平均约29.53059日(1021年376闰),三千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599日(约353年130闰)。千年后将变成334年123闰。

三千年前19×18+11=353年353×12+130=4366月

现在334×3+19=1021年123×3+7=376闰

千年后19×17+11=334年7×17+4=123闰

③根据珊瑚研究结果,四亿年前一回归年约400日,一朔望月约30.8日,一昼夜约21.6小时(即21.6×3600=77760秒)。估算得三千年前一昼夜约86399.9352秒,一回归年约31556922.683秒(约365.242435日)。一朔望月约2551441.80274秒(约29.530599日,约353年130闰)。

365.242435×353=128930.579555日

29.530599×4366=128930.595234日

……

④四亿年前一朔望月有30.8日,直接估算结果

四亿年变化30.8-29.53059=1.26941日

平均每万年变化1.26941/40000=0.000032日

29.53059+0.000032=29.530622日

三千年一朔望月约29.5305996日

千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5932日

……

折秒直估结果万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619日

三千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599日

二千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596日

千年前一朔望月约29.530593日

……

四亿年前一朔望月30.8×77760=2395008秒

现29.53059×86400=2551442.976秒

四亿年变化2551442.976-2395008=156434.976秒

平均每万年变化156434.976/40000=3.910874秒

万年前一朔望月2551442.976-3.910874=2551439.065126秒

2551439.065126/86399.784=29.530619日

……

千年前一朔望月2551442.976-0.391087=2551442.584913

2551442.585/86399.9784=29.530593

三千年前一朔望月

2551442.976-1.17326=2551441.80274

2551441.803/86399.9352=29.530599

……

四亿年前一回归年有400日,直接估算结果

四亿年变化400-365.2422=34.7578日

平均每万年变化34.7578/40000=0.000868945日

365.2422+0.000868945=365.243068945

万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3日

三千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46日

千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2869日

……

四亿年前一日约21.6小时即21.6×3600=77760秒

折秒直估结果万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982日

三千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435日

二千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356日

千年前一回归年约365.242278日

……

四亿年日变化86400-77760=8640秒

平均每万年变化8640/40000=0.216秒

万年前一日86400-0.216=86399.784秒

365日86399.784×365=31535921.16秒

……

四亿年前一年400×77760=31104000秒

365.2422×86400=31556926.08

四亿年变化31556926-31104000=452926秒

平均每万年变化452926/40000=11.32315秒

万年前一年31556926.08-11.32315=31556914.75685秒

余数56914.75685-35921.16=20993.59685秒

折合20993.59685/86399.784=0.242982日

即31556914.75685/86399.784=365.242982日

……

千年前86400-0.0216=86399.9784秒

365日86399.9784×365=31535992.116

一年31556926.08-1.132315=31556924.947685秒

余数56924.947685-35992.116=20932.831685

20932.83168/86399.9784=0.242278日

……

三千年前86400-0.0216×3=86399.9352秒

365×86399.9352=31535976.348

一年31556926.08-1.132315×3=31556922.683055

余数56922.683055-35976.348=20946.335055

20946.33505/86399.9352=0.242435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