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孔子说是非
连绵不绝的秋雨已一月有余,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无法出屋活动,写几个文字打发无聊的时光,让日子显得不那么单调。
打开WPS空白页,想写却想不好写什么了,思来想去干脆写写万世师表的孔子吧。毕竟前一阶段与网友就这个问题讨论多次,感觉屎上雕花,靠众人思想的加盟,是可以创造不一样的艺术作品的。
对孔子重新认识,是从孔子他爹与他娘的野合开始的,这个词很有意思。“为大人隐”是孔子的拿手好戏,对于孔子出身再没有野合这个词更让人想入翩翩了。
根据目前的史料,孔子他爹与他原配妻子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娶个二老婆生个跛脚的儿子孟皮,孔子他爹对于跛脚儿子孟皮也不满意,于是找个三老婆——颜婆媳想继续生儿子,据说不合礼法,二人年龄相差太大,租外室过二人生活,生下孔子。
但我看春秋战国的历史,男女相差太大不合礼法,不能结婚的似乎没有这样规定啊,那些诸侯兄妹结合,父子爬灰如过江之鲫一样多,从没有因为年龄问题不让结合的啊。
历史还说,孔子他爹死后,大老婆把孟皮、孔子与颜婆媳都给赶出去了,自己继承孔家基业。只是不明白在先秦男尊女卑社会,没有儿子的大老婆如何能够继承家业?孟皮虽然跛脚,在当年社会价值观中是可以继承家业的,为什么要把孟皮也赶不出去呢?这不符合当年价值观,也不符合人的利益最大化思想啊!
既然孔子他爹三岁死亡,而后把他与他娘和孟皮赶出去,孔子与孟皮怎么会不知道他爹是谁呢?为什么还要在他娘死后,在鲁国全国找爹与他娘合葬呢?这绝不符合常理啊!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孔子要么是强奸的产物,要么就是一个见钱眼开的女人看到书梁纥钱多多,自愿做小四吃白食,生下了孔子,人家大老婆不认颜婆媳与他的非婚孩子。不过叔梁纥还是非常在意颜婆媳与他的孩子的,叔梁纥死后,孔子与他娘生存还过得下去,说明颜婆媳从非婚靠山身上没有少搜刮钱财,与现在捞女做法差不多。
《孔子家语》都承认孔子是吃他娘的人血馒头走上政治舞台的,他娘死后全鲁国寻爹与他娘合葬,“孝心”感天动地,孔家让他认祖归宗,鲁国国君给他一个公务员名额,从此后,孔子麻雀变凤凰,走上政治舞台,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万世师表楷模。
吃人血馒头是孔子轻车熟路的政治手段,没有人比他厉害的,后来他吃竞争对手少正卯的人血馒头。少正卯,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少正卯和孔丘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卯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鲁定公14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后7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诛”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曝尸三日。孔丘回答子贡等弟子的疑问时说: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和历史上被杀的华士等人是“异世同心”,不可不杀。但是我与网友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孔子说少正卯问题其实全都是孔子自身问题的最好写照。只是孔子这个伪君子太牛逼,欺骗中国人两千多年都没有人发现。
孔子最牛逼的地方是吃周朝的人血馒头,他认为春秋应该恢复周礼,也兢兢业业的宣传周礼,但是孔子推行周礼的价值观,周游列国,主要国家都到达,就是不去洛邑的周国周王朝。你他妈的推行周礼为什么其他国家都去,就是不去周国周王朝呢,你到底安的什么心啊?
我们都是诟病西方国家推行民主自由人权与契约精神,说一套做一套,说和做不统一,其实与孔子比起来那是大巫见小巫了,西方国家那一套伪君子做法至少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伪君子做法两千年来有几个看出来的?
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与大道背道而驰。老子要顺道而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孔子推行仁义思想,仁是反天道行为,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就得不仁不义,才能循环往复不绝。比如潮起潮落,月盈月亏,往复循环不绝,生生不息。
《道德经·德经》第38篇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我们读老子这段话就像看到老子指着孔子鼻子在骂孔子说,你个不仁不义不礼的伪君子,无视大道与做人起码规则,靠吃人血馒头成全自己万世师表,十足的小人一枚,可叹世人被你洗脑太深,竟然认不出你的真实面目,让人情何以堪啊!
孔子最大问题就是化公为私,儒家管理国家职能部门大约就是后世礼部,管理内政外交,教育祭祀礼仪。礼部治国方略远比孔子久远得多,孔子没有出生的先秦夏商周就有礼部了。一个前年的治国部门到了孔子之后时代,竟然变成孔子的私家财产,这种化公为私,偷天之功能力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他妈的稀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世界真的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