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5美分的财富效应:看懂美国消费强劲背后的密码与危机​

人工智能(AI)热潮正在支撑经济增长,但需求主要来自持有股票的富裕消费者,而低收入美国人则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本周,全球金融精英们飞抵杜勒斯机场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他们降落的弗吉尼亚州正经历着美国近年来最迅猛的建设热潮之一。

北弗吉尼亚州是“数据中心走廊”,是AI和股市繁荣的象征。

北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走廊”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区之一,集中了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的云基础设施。2024年数据显示,北弗吉尼亚拥有超过150个大型数据中心,占全美数据中心数量的45%以上,誉为“世界互联网之都”

500

图1. 北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走廊”的部分场地。

AI激发了乐观的情绪!

这一繁荣帮助美国经济摆脱了今年初因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而引发的严重放缓预测。

今年春季,包括IMF在内的多家机构曾悲观地警告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如今,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却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她周四表示:“AI投资热潮正带来惊人的乐观情绪——这种情绪主要集中在美国。”

贸易关税并非唯一的逆风。美国经济还面临劳动力市场疲软、严厉的移民限制,以及最近的政府停摆等问题。然而,支撑经济强劲表现的核心动力,是消费者持续的支出。

乐观的秘密!

经济学家指出,关键驱动力在于股市估值飙升所带来的“财富效应”,这提振了资产富裕人群的消费意愿。

美股现在似乎是反重力的,不断创新高。

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表示:“当前美股估值非常高,这为消费者带来了财富收益。”

问题是:美国这种“反重力”式的增长究竟能持续多久?

经济学家们谈论着一种“双速经济”:富裕家庭因股市飙升而消费旺盛,而低收入群体则因通胀高企和工资增长乏力,实际购买力不断被侵蚀。

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拉戈表示:“表面上看,经济显得很有韧性,但深层仍有不少令人担忧之处……人们意识到,随时可能出现某种冲击,导致这种韧性迅速瓦解。”

一些人将当前股市的飙升与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担心可能出现剧烈回调。市场很容易因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而受惊——本周在华盛顿举行的年度会议期间,这种紧张局势仍在持续发酵。

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蒙周四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金融协会(IIF)活动上表示:“资产价格非常高,信用利差非常低。看到这种情况,我其实并不安心。”

他补充道:“市场认为一切都会顺利,但我没那么确定。”

这种对美国经济的乐观情绪,与今年春季IMF-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时的恐慌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会议被特朗普所谓“解放日”关税计划引发的全球冲击所主导,随后又接连出现政策反复和逆转。今年4月,IMF将美国陷入衰退的风险评估为40%,并下调了增长预期。“成员国非常焦虑,”格奥尔基耶娃当时表示。

而本周,IMF上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预计2025年增长2%,2026年增长2.1%——虽低于2024年,但仍将是七国集团(G7)中最快的。

部分强劲表现可归因于实际关税水平低于最初预期:目前美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率为17.5%,而4月时为23%。

此外,个人和企业为赶在新关税实施前完成支出和投资,出现了“前置消费”现象。企业也展现出出人意料的适应能力,通过重构供应链来吸收额外成本。

因此,亚特兰大联储预计,第三季度美国GDP年化增长率将达到3.9%,延续第二季度的强劲势头。

分析人士指出,经济表现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美国消费者的强劲——至少是其中经济实力较强的那一部分人群。

AI热潮不仅推动了数据中心建设投资的激增,也助推美国股市屡创新高,这源于市场对AI提升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信心。

据摩根大通数据,30只与AI相关的股票目前已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43%。仅在过去一年,这些股票的增值就为美国家庭带来了5万亿美元的额外财富。

咨询公司Evenflow Macro的苏默林表示:“这里有两种效应:一是直接的投资支出,对GDP贡献约0.5个百分点;二是股市效应。”

在此背景下,一些分析人士开始质疑美联储为何要降息。尽管美国劳动力市场相对疲弱,为降低借贷成本提供了理由,但鉴于消费者支出强劲和潜在通胀压力持续存在,降息可能是误判。

这些财富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并将持续到2026年,从而推动总支出增长。而且,目前仍存在相当大的通胀压力。

美国的消费故事或许令人印象深刻,但其结构极不均衡。股市飙升意味着最富有的美国人——他们持有的股票远多于其他人——正在支撑整体消费。

5美分的威力!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赞迪的研究显示,收入最高的10%人口目前贡献了美国约一半的消费总额。

他估算“财富效应”约为5美分——即美国人每在股市中获得1美元财富,就会多花5美分。

500

图2. 令人兴奋的美国股市。

他说:“过去一年AI热潮的出现恰逢其时,它缓冲了关税政策和特朗普移民限制带来的冲击,是经济未陷入衰退的关键原因。”

这对奢侈品和服务企业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达美航空上周表示,预计明年其头等舱等高端产品收入将超过经济舱。梅赛德斯-奔驰上周报告称,其起售价148,250美元的G级越野车今年迄今在美国销量增长41%,而公司整体在美销量仅增长6%。

但最弱势群体正开始承受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称,美国正进入“低招聘、低裁员”的就业市场。

疫情期间,所有美国家庭都受益于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发放的刺激支票。此后几年,就业岗位充足,推动工资强劲增长。如今,经济学家正关注就业市场的放缓——这可能源于需求疲软或移民限制。其他数据显示,美国收入最低的劳动者——他们最容易受经济周期下行影响——现在的工资涨幅已低于高收入群体。

亚特兰大联储数据显示,今年8月,收入最低四分之一的工人平均工资涨幅为3.6%,而最高收入群体为4.6%。

压力来自哪里?

即使整体数据看起来不错,但如果你关注低收入人群——不仅在美国,全球都是如此——他们正因高通胀和工资增长不足而受苦。

美联储理事沃勒周四表示,他的商业联系人反映,低收入群体已因物价上涨而“开始调整支出计划,寻找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他们的困境明年可能进一步加剧,届时特朗普政府标志性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大美丽的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将正式实施。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该法案的减税措施将使富人更富,但代价是削减最贫困美国人的资源。医疗补助和食品券的削减将使收入最低10%的家庭每年减少1,600美元收入,而收入最高的10%家庭则平均每年增加12,000美元。

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许多人普遍担忧,AI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贫富差距。

康奈尔大学教授普拉萨德表示,AI热潮抑制就业创造的影响甚至令一些低收入国家的官员感到恐慌。

“他们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他说,“他们看到一场重大冲击即将到来,却感到无力应对。”

高企的股市并非金融市场唯一的隐患。金价已成为市场对美元信心减弱以及地缘政治冲击可能重创全球增长的象征。

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阿德里安表示,分析师对AI公司盈利的乐观预期最终可能适得其反。“一个风险是,未来某刻盈利可能不及预期,从而引发抛售。”

本周,市场已显露出紧张迹象,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忧美国地区性银行的健康状况。

目前很多都依赖于投资者和股市的乐观情绪。如果股市维持在当前水平,已实现的财富增长足以支撑消费在明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但更大的问题是:如果出现某种调整怎么办?

各国财长仍在担忧政治因素——尤其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全球贸易再度中断的风险。一些人指出,本月中美在关键原材料问题上的冲突升级,表明全球经济仍处于脆弱状态。

荷兰财政部长海嫩对近期美国与欧盟等主要伙伴达成的贸易协议表示欣慰,称“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已有所缓解”。

但他补充道:“另一方面,我们仍能感觉到某种不安——局势可能迅速变化。偏头痛虽已消退,但头痛仍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