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坚持不结盟?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猫哥的视界”
9.3阅兵之后,作为中国人是非常自豪与振奋的,因为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现役主要装备开始全面领先美国。
所以在9.3阅兵之后,中文互联网平台开始出现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军事力量已经超越美国。
说实话,这个判断是不客观的。
实事求是的说,目前只能说中国综合军事实力与美军大幅度缩小,但是美军综合军事实力还是比我们强。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目前美军是蓝星上唯一一个具备全球军事打击能力的国家,中国最多算是蓝星上国土防御能力最强的国家。
可以这么说,如果在国境线之内,甚至在国境线500公里范围内,不要说美军,就算是美国加欧洲加日本加澳大利亚加菲律宾加印度,甚至加全世界对中国发起入侵战争,中国也有实力把侵略者全部埋葬。
但是不可忽略的事实却是,撇开核战争不论,美军对我们国土是拥有直接打击能力的,但我们目前却不具备对美国国土的直接打击能力。
美军之所以具备全球(包括中国国土)拥有打击能力就是因为美国搞的全球盟友体系,让美国在全球拥有400多个军事基地。
这些军事基地在战时能给美军提供后勤保障支撑,中国则不具备这些条件。
如果我们出动几个航母战斗群去袭击美国西海岸就是无后勤支撑的悬师远征,这是兵家大忌。
简单的说,美国通过盟友体系给自己军事力量加杠杆,让美国军事实力提高了整整一个维度,而中国则不具备这个条件。
所以即便中国军事装备很强,也领先美军现役装备,我们也不具备全球(或者远洋)作战能力,最多也只能算是地球最强防御国家。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不效仿美国也搞一个盟友体系,给自己军事力量加杠杆呢?
还别说,中国还真有这个机会。
远的不说,就说去年,俄罗斯在上合组织会议中就向中国明确提出,希望中国牵头,俄罗斯再拉一批小弟,成立一个类似于华约的军事联盟,来对抗咄咄逼人的美西方各种盟友体系。
但是俄罗斯这个提议被中方果断拒绝。
中国不结盟!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既定的国策,这个国策从来都没动摇过。
为什么中国不结盟?
结盟当然有很多看得到的好处,但凡一个国家实力强大了,有世界帝国的野心,必然就会通过结盟向全球投射军事力量,给自己军事实力加杠杆。
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来都没有称霸全球的野心,这是中国不结盟国策的基础。
从现实角度来看,结盟最大的弊端就是如何防止被盟友拖累被迫卷入一场战争。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次大战的直接起因就是这样。
塞尔维亚挑衅奥匈帝国倚仗的是后面有俄国兜底——我打不过你难道我大哥俄国也打不过你?
奥匈这边也是一样,挑衅俄国的后果有德国兜底,我打不过你难道我大哥德国也打不过你?
俄国挑衅德国时也想着自己有法俄同盟+英国兜底,我打不过你难道英法俄三家一起上还打不过你?
最后就是一个萨拉热窝的刺杀案引发了一场世界性大战,伏尸千万流血千里,欧洲无数皇冠落地。
俄乌冲突也是如此。
近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波兰与波罗的海国家对于俄乌冲突爆发要负部分责任。
俄乌冲突的爆发主要原因当然是北约东扩,但是东欧部分国家对俄罗斯各种挑衅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挑衅是有复杂的历史因素。
苏联解体后,德法意等欧洲大国仇恨俄罗斯吗?并不仇恨。
但欧洲把仇恨俄罗斯的东欧国家拉进北约来以后,这些东欧国家自然会躲在北约大旗下一起挑衅俄罗斯。
反正挑衅的好处我拿,俄罗斯真的被干掉了那我就一劳永逸解决了巨大的安全威胁,挑衅的后果整个北约特别是欧洲的德法意承担,那我肯定挑衅啊!
历史上应对这种小国把大国拉入战争的情况还真没什么好的方法。
美国在二战后打造了号称最强大的盟友体系,但是美国对待盟友的态度就是一看形势不对就卖队友。
远的有台湾的蒋介石、越南的阮文绍、阿富汗的加尼,近的有以色列轰炸卡塔尔,作为在卡塔尔有军事基地有驻军的盟友,美军对以色列入侵卡塔尔的战机不但没有任何拦截动作,而且还提供降落加油等后勤服务。
总而言之,美国卖盟友主打一个卖得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这种卖盟友的做法必然导致国家信誉大跌。
近日沙特与巴基斯坦签订军事同盟协议就是对美国这个盟友的极其不信任,这也是美国中东盟友体系开始动摇的征兆。
苏联对盟友是驻军加克格勃全面控制小弟,这种模式副作用也很大,主要就是引发盟友国家对苏联的全面反感。
各种抗议反抗不断,不但控制成本很高,而且一旦盟友体系崩塌,这些前期的盟友很容易蜕变成强烈反苏国家——东欧就是这样的案例。
我国是干脆不结盟,一般不签订有法律意义的军事同盟文件,不对外承担军事义务,缺点是没有盟友。
当然,严格意义上中国还是有一个军事盟友的,这个盟友就是朝鲜。
与朝鲜签订有法律意义的军事同盟文件主要还是历史遗留原因。
抗美援朝胜利之后,志愿军要从朝鲜撤军,怎么保证志愿军撤军之后,美军不会再次入侵朝鲜,让我们打第二次抗美援朝战争呢?
于是1961年中国就与朝鲜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核心条款规定,一旦一方受到武装攻击并且处于战争状态,另一方应立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援助。
中方签订这个条约主要是震慑美方,让美国彻底放弃入侵朝鲜从而威胁我东北工业基地的企图。
事实上这个战略目的基本实现,但是副作用也极大。
朝鲜方面依仗有中方军事援助义务背书——相当于拿到了免死金牌,在朝鲜半岛各种碰瓷搞事。
一方面发展核武器,一方面三天两头在敏感区域发射导弹,活生生将一个朝鲜半岛搞成东亚的火药桶。
如果不是忌惮《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美国早就将朝鲜修理成渣了,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朝鲜这个敌对国家拥有核武器?
伊朗国土面积、经济与人口体量是朝鲜的好几倍,为什么伊朗就搞不出核武器?
不是伊朗搞不出核武器,而是担心拥核后严重的后果。
如果伊朗也能与中国签订一个类似的军事同盟条约,伊朗同样也会毫无顾忌地拥核。
所以,因为与朝鲜结盟,让中国不但背负了巨大的道义责任,而且朝核问题也一直牵扯着中国太多的外交资源,甚至还影响了东北的经济振兴——
任何一个地区如果旁边就是地缘政治冲突的火药桶,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就这么一个军事盟友都成为中国外交与经济层面的拖油瓶,这就是中国后来坚决不结盟的主要原因。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小国与大国结盟会成为大国的拖累,那么能不能与大国结盟呢?
俄罗斯就是大国,而且这几年也有很强与中国结盟的意愿。
但是中国是绝不可能与俄罗斯结盟的。
一旦与俄罗斯结为联盟,必然会被俄罗斯拖入俄乌战争。
俄罗斯倒是爽了,因为中国如果对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那么战场形势必然一边倒,俄罗斯将拥有压倒性优势,横扫整个乌克兰不在话下。
但是俄罗斯取得战争胜利的代价却只能是中国来承担。
中国将承受整个西方严厉的制裁,每年外贸出口至少减少上万亿美元,上万家依赖外贸的工厂将因此而倒闭,上千万工人将失业,中国经济将为此倒退几年以上。
中国还有一个准盟友,这就是巴基斯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巴铁。
即便是巴铁,与中国关系也未必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铁。
今年一场5.7空战,依靠中国的武器系统,巴基斯坦给与印度重创。
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让巴基斯坦打出了统战价值,巴美关系急剧升温。
——军事与安全合作全面升级。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元帅在三个月内三次访问美国,成为首位受邀在白宫与特朗普总统共进工作午餐的巴军方领导人。
美国承诺向巴基斯坦提供包括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技术在内的国防技术支持,并且正式将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俾路支解放军”(BLA)列为“外国恐怖组织”,并同意加强情报共享与反恐训练,间接对印度施压。
——2025年7月,美巴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贸易协定。
美方降低对巴进口关税(美方将巴基斯坦出口关税设定为19%,为南亚最低水平,远低于对印度的50%惩罚性关税,显著增强巴商品竞争力),合作领域涵盖矿产、农业、信息技术、加密货币等,标志着“经济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特朗普宣布“美巴将共同开发巴基斯坦丰富的石油与关键矿产资源,合作区域重点在俾路支省,预计引入美国石油公司牵头开发”。
由于美方的大力拉拢,巴基斯坦开始明显向美国靠拢。
包括进口一批美国先进的空对空导弹,提高巴基斯坦军队对美式武器的依赖(同时也是降低中方武器的依赖),向美国出口一批急需的稀土矿产。
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也就是中方以稀土卡美方脖子的时刻,巴基斯坦向美国出口稀土这种关键矿产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而喻(巴基斯坦稀土开发依赖的都是中国援助的设备与技术)。
当然,巴基斯坦是一个主权国家,理论上巴基斯坦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也是主权国家的权利,我们也不好指责。
但是,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才会在十月出台紧急措施,对稀土炼制技术与设备进行严格管制——这个管制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例外豁免,包括巴基斯坦。
连巴基斯坦都是如此,我们与其他国家就算是结盟,未来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这些结盟国家能不能扛住美国的拉拢,实在是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
简单总结一下,中国为什么不结盟?
结盟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为自身军事力量加杠杆,大幅度提高自身在全球的军事影响力,但是副作用也很大——
主要是容易被结盟国拖累(朝鲜就是我们外交的负资产),中国既无法学习美国关键时刻卖盟友,也无法学习苏联模式用驻军+克格勃全面控制盟友内政外交,所以干脆就不结盟。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虽然中国在全球没有什么盟友,看起来很孤单,但是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超级大国。
我们一个省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34个省级行政区加起来经济体量与欧盟差不多,人口却是欧盟的好几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中国看做是一个几十个国家集合的超级综合体,而且有共同的文化传承,凝聚力非常强,远非欧盟这样的散装集合体能够相比的。
所以,我们根本就无需通过结盟模式为自己的军事力量加杠杆(我们也没有称霸全球的野心)。
中国的不结盟政策,实质上是把战略自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从现实利益上,避免主权被同盟 “绑定”,这样无论俄乌还是巴以冲突,我们都不用站队,维护了我们的外交自主性;
同时适配我们“全方位开放” 的对外开放格局,全球市场、资源和技术均可为我所用,我们也可以同时向全球输出产品和服务。
从国际责任上,打破了传统美苏集团争霸的全球治理模式,我们倡导的“伙伴关系”,不涉及军事同盟义务,却能在经贸、能源、基建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为国家间相处提供了新模式。
毕竟大部分人都喜欢安稳吃肉,不愿瞎折腾去打打杀杀。
以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统一大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融入中国的产业和市场;
以让美国都敬畏的强悍的军事实力,将实现对全球不安定势力的绝对威慑。
用经济把大家“绑“在一块赚钱搞发展,用军事护住场子不让不安定分子搞捣乱。
德与刀,才是我们可持续的健康的全球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