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催收无贷款人员,中信银行承认失误

500

来源 | 镭射财经

此前,“郑州市民未贷款却遭中信银行催收”(点击阅读)在行业内引发关注,彼时经河南青年时报记者向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咨询求证,中信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逾期贷款”信息其实事关该行的另一名客户李某,只不过这笔贷款所留电话为郭先生的号码,所以才会将催还“逾期贷款”的信息发给了郭先生。

时隔数日,该催收乌龙事件迎来新进展,中信银行回应口径也发生变化。

根据河南青年时报报道,10月14日,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再次回应此事,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信银行总行技术部门协助下,他们找到了最终原因。

一名借款人与郭先生同名同姓,借款人贷款逾期后一直联系不上,也无法联系上借款人所留的紧急联系人电话,工作人员便在一款名为“企查查”的App软件上通过名字查询,误操作将郭先生的联系方式录入(银行)信息内,导致了催收“逾期贷款”的错误情况。

至于此前口径,中信银行郑州分行解释,李某之前在中信银行开户时,留的是郭先生电话,但是后期变更过几次电话,跟这笔逾期未还的贷款没有任何关系。

经查,曾被中信银行反复催收的郭先生,在中信银行并无任何贷款。对此,中信银行向郭先生表示歉意,同时也承认贷后催收行为不当,没有进一步跟身份证号或者其他的一些信息来匹配。

就银行贷后管理而言,出于审慎原则和合规要求,一般都会对催收对象的信息进行准确核实,出现乌龙催收的概率较小。毕竟催收无关第三方,不仅侵害了用户权益,而且也易造成声誉受损。

如果中信银行回应如实,那么其贷后催收合规性确实存疑,催收管理应优化改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