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周内美国两家巨头崩塌,千亿信贷市场拉响警报
美国第一品牌集团First Brands Group 和 三色控股Tricolor Holdings 的接连倒闭震动了整个信贷市场。
近日,多位国际顶级金融家对信贷市场放贷标准的持续恶化发出警告。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万表示,这两家公司的崩盘,是多年以来贷款机构主动寻求高风险借款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我们如今看到一些经济周期尾声的‘事故’,我并不感到意外,”罗万周二表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时为了取胜,人们会铤而走险。”
上个月,消费品公司 First Brands 与次级汽车贷款机构 Tricolor 相继破产,震动了整个信贷市场,使包括黑石、PGIM 在内的投资者,以及杰富瑞等大型银行蒙受重大损失。
两家巨头是怎么倒闭的?
第一品牌集团:
是汽车售后零部件分销商,客户主要是北美地区的汽车维修店和连锁零售商,由美国私募股权公司 Crestview Partners 控股,属于典型的美国私募支持企业。
倒闭原因:高度依赖私募信贷市场融资,杠杆率超过8倍EBITDA;公司为了获取更多贷款,虚增应收账款和库存价值;主要贷款方包括Jefferies、PGIM、Blackstone的BREIT基金等;在利率上升、汽车售后需求放缓的大环境下,现金流迅速枯竭。
倒闭时间:2025年9月3日申请破产保护;
三色控股:
曾是美国最大的非银行次级车贷机构之一,年放贷规模超过50亿美元;股东包括私募股权公司Warburg Pincus和部分对冲基金。
倒闭时间:2025年8月28日突然停止放贷,9月5日正式申请破产;
倒闭原因:
大规模贷款欺诈:大量贷款申请使用伪造的收入证明和虚假车辆估值,违约率远远超过模型预测,模型预估12%,实际违约率超35%;
过度证券化:将高风险贷款打包成 ABS(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银行和资管机构,没有真实披露风险;
银行深度参与: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不仅购买其ABS,还提供仓储融资(warehouse lines),导致风险回流传统金融体系;
监管缺位:作为非银金融机构,不受美联储、FDIC严格监管,信息披露极少。
各机构部分损失披露(截至2025年10月中旬):
表1. 部分投资机构的损失,牛财金数据
这两起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对私人资本行业及其借款人透明度不足的审视——这些借款人通常背负着极高的杠杆债务。
“在一些高杠杆信贷项目中,确实存在走捷径的意愿,”罗万在伦敦举行的《金融时报》私人资本峰会上表示。
罗万与黑石总裁格雷都将矛头指向银行,指出它们在 First Brands 和 Tricolor 项目中积累了大量风险敞口,但两人同时强调,这些个案并不代表系统性风险。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项目都是由银行主导的,”格雷在同一场峰会上表示,并“百分之百”否认了“这是系统性危机前兆”的说法。
事实上,阿波罗不仅没有支持 First Brands,反而在其倒闭前就已建立针对该公司债务的空头头寸,一旦该公司无法偿还贷款,阿波罗反而能从中获利。“事实上,大多数公开披露的风险持有者都是金融机构,”罗万指出。
近年来,银行与私人资本公司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因为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私人信贷市场寻求融资。传统银行将这种转变称为“监管套利”,并抱怨非银行金融机构受到的监管过于宽松。
然而,First Brands 和 Tricolor 的案例揭示了双方实际上通过复杂的金融结构紧密交织在一起,使得真正的承销风险归属变得模糊不清——尤其是在银行努力维持市场份额的过程中。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首席执行官戴蒙周二也表达了类似担忧。尽管该行当日公布的财报业绩强劲,但仍因 Tricolor 倒闭而遭受了1.7亿美元的损失。
“当这类事情发生时,我的警觉性就会提高。也许我不该这么说,但当你看到一只蟑螂,很可能还有更多,”他表示。“在我看来,这些事件中显然存在欺诈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改进自己的流程。”他同时承认,Tricolor 的风险敞口“绝不是我们最光彩的时刻”。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呼吁监管机构重点关注银行对私人信贷领域的风险敞口,并指出:“银行正越来越多地向私人信贷基金放贷,因为这类贷款通常比传统的工商企业贷款带来更高的股本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