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大智慧,临死前烧毁所有借条为子孙消灾免祸

杜月笙大智慧,临死前烧毁所有借条为子孙消灾免祸

民国时期,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他在黑白两道建立起空前的势力版图。纵横各界,呼风唤雨,上至三教,下至九流,是上海黑社会组织的首脑人物,被称为“三百年帮会第一人”,名副其实的“上海皇帝”。

战后,为逃避政治风险,他举家迁到香港定居,但他一生聚敛的万贯家财却留在了上海。因为跟法租界打交道有缘,杜月笙对法国抱有好感,他想迁居法国。

当时,因经济困难,未能如愿迁往。具体情况是,在香港,杜月笙全家和追随他的顾嘉棠、万墨林两家,迁到法国共需 27张护照;为此,杜月笙向败退在台湾的国民政府提出申请,结果台湾方面要收取“护照费”15万美元。因杜月笙的产业全留在了上海,手头仅有30万美金,要供几十号人在香港的庞大开支,这笔护照费杜月笙拿不出,他曾对台湾表达强烈不满。

500

1951年,杜月笙病入膏肓,设立遗嘱,处置遗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杜月笙仅有资金11万美元。很难想象,那个曾经挥金如土,过着钟鸣鼎食的上海滩“大佬”,全部遗产只有11万美元。

据其女杜美如回忆,分配大致如下:每个太太拿1万,长子拿1万,没出嫁的女儿拿6千,出嫁的拿4千。

500

1951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月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临死前,杜月笙烧毁了别人写给他的所有借条,据估算大约有几千万美元。这借款人中有军界、商界、文化界等及其它个人、组织团体,他告诉子孙,他之所以烧毁巨额借条,就是为了免除因讨债而引来借款人“杀人灭债”的祸患。杜月笙此招真可谓远见卓识,智识超人。

500

纵观杜月笙的一生,毁誉参半,有功有过,说功,是救国义士;说过,是杀人魔头。可怜一生打打杀杀,沉浮于生死场,亦人亦鬼,亦邪亦正,历尽了红尘的繁华豪奢,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但是,到头来,却是穷困无助,想改变终老环境都不能实现,更不能留给子孙财富江山,打拼下的万金万银,最终散尽。《红楼梦》中有首“好了歌”说得好:“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500

杜月笙出生贫寒,为了追逐金银财富赌注了一生,最终,千金散尽,人死钱空,为他人作嫁衣裳。杜月笙的“空无”人生值得后人醒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