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卖近7万杯!古茗也出手,秋冬爆款是“它”?
这个秋冬,熟悉的香草风味强势升温。
南京茶饮品牌“太犇牛手作茶铺”的香草籽系列饮品,国庆期间狂卖6.9万杯,拉动单日店均实收达8000~10000元;古茗、幸运咖、比星咖啡、楼下酸奶、黄油与面包等品牌,也纷纷上架香草风味产品。
行业上游还出现了更天然的香草新原料。
这个经典风味翻红了?品牌怎么跟?
古茗也出手
经典香草风味正在翻红
继黑糖、布蕾之后,香草也高调回归了!
今年国庆期间,南京茶饮品牌“太犇牛手作茶铺”的香草籽系列饮品,创下7天69000杯的销量,带动单日店均实收达到8000~10000元。
该系列产品以茶拿铁为基础,特别加入了马达加斯加香草籽熬制的香草糖浆,很多消费者评“香气浓郁,一口惊艳”。
据了解,今年7月底,太犇牛首次推出香草籽拿铁与雪山·香草籽拿铁,新品一周便冲上门店销量TOP1。随后品牌又延展出抹茶香草籽饮品,也取得不俗表现。
“香草籽饮品销售占比达27.2%,店日均业绩提升了1000至3000元。”太犇牛相关负责人透露。
不止太犇牛,古茗、幸运咖、黄油与面包、比星咖啡、楼下酸奶等多个品牌,也在今年纷纷上架香草产品,网友晒单、安利的帖子不断刷屏,带起一波消费热潮。
此外,有独立咖啡馆推出的香草籽dirty,被网友称赞为“人生dirty”,韩国仁川机场CoffeeWorks的香草籽拿铁,也成了国人打卡“三件套”之一。
香草热度回升,不少业内资深研发并不意外。“饮品高度内卷,回归升级经典风味是一种普遍的上新策略”。
而上游供应链也敏锐捕捉到变化,“千牛食品”负责人丁建军表示,其植甜香草糖浆近期的咨询量显著增长,较以往翻了好几倍。
看得见、更自然
香草风味有了新体验
提及香草,大家都不陌生。香草拿铁、香草冰淇淋,是很多品牌菜单上的经典款。
但早期,不少香草产品依赖香精调配,风味单一、留香短暂,甚至因低价竞争被贴上“廉价”标签。
如今,局面正在改变。盘点市面上受欢迎的香草饮品,不仅香草“看得见”,香气也更自然。
1、植物提取+留籽,香草风味真实可感
“以前喝香草饮品总觉得是‘科技与狠活’,现在看到香草籽放心很多。”有消费者感慨道。
深入了解会发现,香草产品的价值提升,离不开原料与工艺的革新。
以千牛食品旗下植甜的香草糖浆为例,原料上,选用马达加斯加波旁系香草荚,经多轮人工筛选与手工取籽,确保纯粹;
工艺上,采用85℃恒温熬煮40分钟,使香草的自然香气充分释放。技术上,通过专项提纯,有效去除植物杂味,使风味更强烈、更洁净。
因用料扎实、工艺讲究,这款糖浆也被视为“液体黄金”。“看得见的香草籽”构成了独特的视觉标识,让香草风味变得真实可感。
在实际应用中,香草风味持久留香,入口层次也更加丰富。
2、定制化糖浆,匹配茶饮、咖啡、烘焙、酸奶、冰淇淋等场景需求
随着香草热度上升,市场也提出了更精细的应用需求。
据业内人士观察,不同饮品对香草糖浆的需求逐渐分化:咖啡更注重香草与咖啡豆风味的融合衬托,而茶饮则更追求香气的层次感与持久度。
据此,植甜采取定制化解决方案,已形成常规、无籽、多籽、零添加等十余款不同类型产品,灵活运用于咖啡、奶茶、酸奶、冰淇淋及烘焙等领域。
奶茶应用也能进一步细分,有的侧重与茶底充分融合,有的用于提升奶盖的视觉效果与风味层次。
香草糖浆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还充分考虑到实际出品效果,在香草拿铁里,香草籽均匀分布在饮品上、中、底层,让每一口都能尝到自然香气;而与酸奶结合时,香草籽更加直观,带来“看得见、喝得到、闻得着”的多重感官体验。
3、“香草+”复合风味,或将成为新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香草不仅风味突出,还具备较好的兼容性。
在法式甜品中,用香草与青柠、西柚、草莓等水果组合早已是经典做法。
饮品研发也指出:“在具体应用中,香草可以与多种水果搭配,比如水蜜桃香草、芒果香草,既能平衡酸甜,又能衬托果香。”
例如,楼下酸奶推出的“半白玉”香草籽甜柿鸳鸯酪、“丹心盏”流心甜柿香草籽伯爵脆皮碗,就体现了香草与水果结合的新可能。
随着当下消费者的饮品需求逐渐转向浓郁、温暖的风味,香草的馥郁香气正好契合。太犇牛方面透露,计划在秋冬推出“香草籽热饮”,探索香草与不同茶底的搭配潜力。
从冷饮到热饮,从茶饮到咖啡,香草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宽。它已超越单一的风味角色,成为品质升级与风味创新的重要价值载体。
天然甜,是下一个差异化战场
香草籽饮品的走红,折射出原料升级的价值,以及市场对“糖”需求的转变。
面对这样的行业趋势,植甜方面表示,希望打造出融入植物理念的“中国的糖”,以此重塑糖的价值,“风味糖浆不应该是有工业感的香精,它完全可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
该产品主张,正是植甜的核心理念,以“植物的甜味”为原点,推动糖浆品质向更天然、更可感知的方向升级。
植甜糖浆产品
基于此,植甜从香草起步,构建起涵盖桂花、玫瑰等多种植物糖浆体系。每种原料都突出地域特色:湖北的金桂、云南的玫瑰,未来还计划采用广西、云南的糖料。
这种“原产地+植物提取”的模式,也悄然改变市场对糖浆的刻板认知,它不止提供甜味,还能承载更具象的价值表达。
对品质的追求,离不开扎实的供应链支撑。
据了解,千牛食品拥有两大生产基地,产品矩阵除风味糖浆外,还涵盖0香精色素糖浆、烘焙果酱、冷冻果蔬饮品、HPP饮品等,总年产能15万吨。工厂配备全流程生产线与完善的质量体系,为前端的风味创新提供稳定保障。
千牛食品生产基地
此外,其定制化能力强,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发专属产品,结合品牌定位输出饮品应用方案,助力打造差异化优势。
回看新茶饮行业的进化,茶、糖、奶三大核心原料的迭代从未停止。
在健康化趋势下,糖的升级不仅体现在追求天然甜味剂、代糖,更延伸至天然植物提取风味糖浆,它们融合地域特色与视觉辨识度,有效提升产品综合体验,为行业创新打开了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