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推新,营收大涨27%!小熊电器“翻身”

经历了前几年的低迷期后,上半年小熊电器终于有了复苏的迹象。

据此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实现营收25.35亿元,同比增长18.94%;实现净利润2.049亿元,同比增长27.32%。

据悉,去年上半年小熊电器的业绩还处于下滑状态,其中营收下滑了8.97%,净利润则下滑了32.01%。对比来看,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业绩明显好转。

另外,如果从单季度业绩来看,小熊电器二季度业绩表现更是相当亮眼。

500

具体数据方面,二季度小熊电器实现营收12.15亿元,同比增长29.58%;实现净利润7516万元,增速达到了641.5%。和前几年对比,小熊电器二季度营收增速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净利润增速更是创出新高。

不过,对于这样的半年度成绩,资本市场却并不太满意。

在财报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小熊电器股价高开后迅速走低,盘中一度大跌超过7%,最终收盘下跌3.58%。截至最新收盘,小熊电器总市值为77亿元,今年以来小熊电器股价仅上涨约4.5%,大幅跑输指数。

业绩复苏的“秘密”

业绩往往代表着当下的经营状况,而股价走势背后则是对于未来的预期。

从小熊电器的股价走势来看,虽然当下业绩不错,但资金对其未来的预期并不乐观,而这也情有可原,毕竟小熊电器的业绩复苏是通过“国补”实现的。

今年1月,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做好 2025 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和《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购新补贴实施方案》两份文件。

对于家电产品,通知明确对个人消费者购买 2 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 12 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对比去年的“国补”政策,今年的“国补”对家电品类进行了扩容,在原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 8 类基础上,增加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 4 个新品类,这也意味着小家电被纳入了“国补”的范围之中。

伴随着新“国补”的推出,在政策红利助推下,小家电市场的销售额明显增长。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国内厨房小家电(包含品类:咖啡机、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豆浆机、破壁机、搅拌机、榨汁机、电水壶、煎烤机、电蒸炖锅、养生壶、煎烤机、台式微蒸烤、空气炸锅)整体零售额 319 亿元,同比上涨 9.3%;线上零售额 256 亿元,同比上涨 12.4%。

作为小家电龙头,小家电纳入“国补”对小熊电器而言意义重大,直接对其业绩带来了正向影响。

在半年报中,小熊电器明确提到“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业务有显著的变化”。具体而言,厨房小家电业务在国补政策的刺激下,整体零售额同比上涨9.3%。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研究院数据,仅今年6月5日至7月24日,电煮锅、茶饮机、擦窗机器人等智能小家电的销售额一个多月内就实现了倍速增长。小熊电器成立厨房事业部以提升运营效率,并调整厨房小家电品类策略,报告期内,厨房小家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同比增长5.02%。

不过,这种依赖“国补”带来的业绩增长,局限性也比较明显。一方面,一旦“国补”停止,小熊电器的业绩增长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即便“国补”可以一直持续,但“国补”带来的效果会不断衰减,换而言之,虽然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但到下半年后或者2026年,小熊电器的业绩增长困境还是会出现。

如何“突围”

实际上,近年来小熊电器的表现都不算太好。

除2020年“宅经济”爆火时有过不错表现之外,最近这些年小熊电器表现则比较平凡。小熊电器之所以如此,实际上跟小家电的特性有关。目前,市场上的家电可以分为白色家电和小家电两个大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必要性”。

像白色家电,它可以解决“生存与基本生活保障”的问题,是现代家庭的基础设施,需求是刚性的;而小家电解决的是“生活品质与情感愉悦”问题,像一台空气炸锅、一个养生壶,它们的缺失不会影响你的基本生活,而且可以用传统的烤箱、锅具和明火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小家电的价值在于它们提供了更方便、更精致、更有趣的解决方案,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需求。因此,小家电的需求是弹性的,极易受经济环境、消费信心和流行趋势的影响。

也正是小家电的“非必要性”特征,目前小家电行业正面临着多重困境:因为“非必要”,所以需要不断创造新需求;因为消费依赖感性冲动,所以必须持续投入高额营销费用来维持热度;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短,所以难以建立如白色家电巨头那般深厚的品牌护城河和稳定的用户忠诚度。

而作为小家电行业的龙头,小熊电器其实也陷入了上述的行业困境,其中最明显的地方在于小熊电器为了驱动营收增长而不断推出新品。

财报显示,小熊电器目前有 1000 多款产品对外销售,产品适用对象涵盖婴幼儿、青年、中老年人群及其生活与工作的不同场景。要知道在2022年,小熊电器曾表示正在缩减SKU,淘汰无效的 SKU,替换一些低单价的SKU,彼时2022年年报显示有超过60个产品品类、500多款产品型号对外销售。这也意味着,不过三年时间小熊电器的SKU接近翻番,而大量的产品也导致小熊电器库存高企,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的库存为7.15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6.097亿元。

当然,通过产品推新来驱动业绩增长的方法也并没有错,但从研发投入来看,小熊电器在研发的投入上并不多。今年上半年,小熊电器的研发费用仅为1.062亿元,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则高达4.304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接近4倍,其“重营销、轻研发”趋势相当明显。

无论主营是小家电还是白色家电,家电企业想要构筑起核心的护城河,必须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目前的背景下,小熊电器则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从核心产品实现突围才是破局之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