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贸易战滑稽秀”:地沟油竟成了他对付中国的“致命武器”?
.
在风云变幻的中美贸易博弈舞台上,特朗普总像一个滑稽演员,不断上演着荒诞不经的戏码。10月9日,中国亮出最严稀土管制令,引起美国股市暴跌,市场恐慌情绪如决堤的洪水般迅速蔓延,仿佛一场经济灾难即将降临。这场景把特朗普急坏了,他在办公室里暴跳如雷,拍着桌子、扯着嗓子喊,要给中国加100%关税,那气势汹汹的样子,仿佛下一秒就要把贸易战的“火”烧得满天红。
.
然而,特朗普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威慑力,也低估了中国对这场贸易博弈的掌控能力。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国外交部轻飘飘回应一句“谈,欢迎;打,奉陪”。短短6个字,既没拔高声调,也没摆强硬姿态,却把“不惹事、不怕事”的立场和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要知道,中国管制稀土并非无端之举,而是出于对这一宝贵资源可能被用于制造杀伤性武器、威胁人类和世界和平的担忧,完全是依规行事,挑不出任何毛病。特朗普碰了软钉子,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之前的狠劲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转脸又陪着笑脸说“中美没问题,一切都好谈”,这变脸的速度,比川剧变脸还快。
.
本以为这事儿能消停两天,没承想10月14日,特朗普又憋不住了。估计是老先生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不通:“咱美国向来说一不二,中国怎敢跟我对着干?”越想越气,于是就跑到“真相社交”上发文,对着中国一顿抱怨,称“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坑惨了咱们美国豆农,这是经济敌对行为”。更好笑的是,他还放话要报复,打算停止跟中国的食用油贸易,还大言不惭地吹嘘“美国自己能产食用油,不用求中国”。
.
这里先给大家说明一下,特朗普说的“食用油”,不是咱炒菜用的花生油、大豆油,而是用来造生物燃料的废食用油,说直白点,就是地沟油。从2020年起,美国就是中国地沟油的“头号买家”,买的量一年比一年多。到 2024 年,光从中国进口的地沟油就有127万吨,占了中国地沟油出口总量的43%,妥妥的“依赖型采购”。
.
要是真按特朗普说的,停了跟中国的地沟油贸易,最先“受伤”的肯定是美国自己。地沟油断供会让美国生物燃料产业陷入“断粮”的困境,相关企业恐怕要集体无米下锅,哀嚎一片。美国进口的地沟油里,40%以上都来自中国,本土根本找不到能替代的货源。反观中国,如果美国不买中国的废食用油,可以将油卖给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国家和地区。而且,中国国内的需求量也在飞速增加。2024年全国启动了多个废食用油生产工厂,像浙江嘉澳恩科、海科化工和蓝鲸生物能源等公司。路透社的数据显示,中国每个月大概消耗10到12万吨废弃食用油来生产可持续燃料,随着更多工厂的建成,国内对废弃食用油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
更可笑的是,特朗普本来想靠这一招讨好豆农,结果反倒把自家后院烧了。从2025年4月起,中国干脆不买美国大豆了,把订单转到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立马抓住机会,比如阿根廷欢天喜地地跟中国签了9亿美元的大豆合同,米莱政府还特地给中国进口大豆开绿灯,临时取消了农产品出口税。光11月到12月这俩月,40船大豆全被订光了。而从美国的进口额直接归零。这下美国中西部的豆农可遭了殃,破产率比去年涨了35%。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急得直叹气,说“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就是五级火警级别的危机”,他的话里充满无奈,隔着太平洋都能让人感受到。
.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开战,至今已持续打了七年之久。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中的表现,可谓打王八拳,毫无章法,越打越乱。尤其是关税政策,更是混乱不堪,自相矛盾。2025年4月,美方执意将对华商品关税大幅上调至145%。结果,美国GDP下滑了0.3%,普通美国家庭每年的支出也因此增加了3800美元。显而易见,关税加得越猛,美国民众的经济负担就越重。可才过了一个多月,美国又服软了,主动提出“关税休战”,这态度转变之快,让人惊掉下巴。好在中国早就把美国的套路摸透了,对他们政策反复这事儿,了如指掌,见怪不怪。如今特朗普拿地沟油当“武器”,却连最基本的账都没算明白。中国去年买美国大豆花了128亿美元,而美国买中国地沟油才花11亿美元。128亿对11亿,这哪是威胁,分明是拿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特朗普把地沟油搬出来当武器,只能说明美国已是黔驴技穷,武器库里空空如也,无牌可打了。
.
《红楼梦》中有句诗,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特朗普政府在贸易博弈中的种种行径,恰如这句诗所描绘的那样,自以为聪明绝顶,处处算计,却最终落得个自食恶果的下场。如今的中美贸易博弈,早已不是美国单方面可以肆意妄为的时代。中国凭借着坚定的立场、智慧的策略和强大的实力,在这场博弈中稳扎稳打,逐步掌握主动权。而特朗普政府,就像一个走投无路的赌徒,在输得精光之后,还在妄图用一些荒谬的手段来挽回局面,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徒劳的。这场贸易博弈的最终结局,早已注定,那就是正义与智慧,必将战胜霸权与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