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刚放人,以军枪声就响了,特朗普管这叫“和平”?
特朗普刚在埃及,西装笔挺、意气风发,站在一众阿拉伯国家政要面前,宣布了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唐纳德·特朗普,终结了中东持续3000年的战乱!”台下掌声雷动,镜头闪光不停。
可还不到24小时,加沙地带枪声再起,以军开火,9名巴勒斯坦人倒在血泊中,其中还包括试图返回家园的平民,被无人机精准“清除”。
一场被包装成“世纪和平”的协议,转眼就成了国际政治舞台上最荒诞的行为艺术。这打的,不是“哈马斯”,而是特朗普的脸,而且,一巴掌比一巴掌响。
今天,队长不吹不黑,带你们扒开这层“和平外衣”,看看底下藏着的,到底是停火协议,还是精心设计的“清场行动”?
先说一个扎心事实,这份所谓的“加沙停火协议”,从头到尾,都不是为了“和平”而生的,它真正的核心目标,只有两个字:“人质”。
哈马斯手里有48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其中20人还活着。以色列国内压力山大,家属天天上街游行,政府必须给交代。于是,特朗普出场了,他不是来调停战争的,是来做交易的,用“停火”换“人质释放”。
而哈马斯呢?也清楚自己的筹码有限。在两年的冲突中,它多次表态:可以放人并且放弃政治控制,但绝不解除武装。武装,是它在加沙生存的最后底线。
现在,哈马斯已通过红十字委员会,向以色列移交全部20名幸存人质,筹码,清零。而以色列呢?人质一回家,军队立刻“恢复正常行动”,袭击加沙多地,还承认“开了火”,理由更离谱:“巴勒斯坦人越过了黄线。”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哈马斯会不会解除武装?”特朗普说:“他们答应了。”可他的话,你信吗?队长翻遍中东媒体,没找到哈马斯官方承认“解除武装”的任何声明。
反倒是“中东之眼”、半岛电视台等多次报道:哈马斯仍将参与加沙战后治理,潜台词:“我们不会走,也不会缴枪”。可问题是,他们还有选择?
美国和以色列的逻辑很清晰:第一阶段:换人质。第二阶段:解武装。第三阶段:清场,重建“非军事化”加沙。内塔尼亚胡已经放话:“如果不能轻松解除哈马斯武装,那就用艰难的方式。”“艰难的方式”?翻译一下:大规模军事清剿。
而美国呢?特朗普嘴上说“和平”,行动上却支持“迅速且暴力地解除武装”,这不是调解,是“最后通牒”。哈马斯现在就像被逼到墙角的困兽:放下枪,加沙沦陷;不放下枪,炮火重来。这不是选择,是死局。
预判一下接下来的三步走。第一步,逼哈马斯“自愿解除武装”。美国会联合阿拉伯国家施压,“为了和平,你该放下武器”,可一旦哈马斯真缴械,第二天,以军就会宣布“安全威胁解除”,然后全面接管加沙。
第二步,组建“国际稳定部队”。名义上是“维和”,实则是由美国和亲美阿拉伯国家组成,取代哈马斯的治理权。加沙,从“被占领”变成“被托管”。
第三步,边缘化巴解组织。彻底粉碎“两国方案”,约旦河西岸被分割,加沙被“非军事化”,巴勒斯坦建国,彻底无望。
说到底,美国和以色列的终极目标:不是和平,是“永久性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用消灭抵抗组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