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轮番出,中美这轮强悍的对攻将见分晓
昨天是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的纪念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钧正平工作室当天发表题为《一切强权和霸凌,我们从来都不怕,因为我们从未忘记那场战役》的文章,将中美近期博弈比作上甘岭战役。
笔者认为这个比喻十分精妙:上甘岭战役中,美方曾试图以武力逼迫中方让步。这场战役虽属局部战役,但中美双方均投入大量兵力,产生了深远的战略影响,最终美方不得不放弃强硬立场,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上甘岭战役期间190万发炮弹倾泻而下,平均每平方米土地承受76枚炮弹轰击,山头被硬生生削低两米。(图源:互联网)
当下局势也是如此。特朗普近期将各类威胁手段悉数摆出,中方态度同样强硬,中美博弈已进入较为吃紧的阶段。
在此前七年多时间里,始终是美攻我守,且美国采取全面进攻态势。但由于中国成功顶住美国压力,到特朗普第二任期,中国已调整对美博弈策略,从过去“以耐心和克制换取战略空间”,转向“以实力重塑平衡”。包括笔者在内的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中美博弈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但美方目前仍认为自身对中国保有明显优势,因此即便中国多次发出警告,他们依旧置若罔闻,持续出台对华限制政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图源:美联社)
如果以解放战争为喻,今年之前,美方对中方采取全面进攻;进入今年,美方转入重点进攻阶段。如果重点进攻仍无法达成目标,下一步可能转向“全面防御”;如果全面防御亦难以为继,最终或将陷入“重点防御”。
从中方视角来看,中国并非挑事方,后续中美博弈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态度。中方的策略是对等博弈:美方如果挑衅,中方必定反击;美方如果后撤,中方也会对等后撤;如果美方的挑衅措施仍在实施,中方的反制措施就绝不会撤销。
针对美国决定对中国船舶加征关税,中国政府宣布将于10月14日起对美国船舶征收"港口特别税"。(图源:互联网)
美方近期对中方的反制措施感到意外,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各类狠话层出不穷。但目前来看,他们仍停留在“口头咋呼”阶段,期待中国妥协让步。中国显然不会妥协,因为对于美方的胁迫,中方已具备一系列应对办法:软件不向中国供应,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机遇便随之而来;波音中断对中国的飞机供应,波音自身将遭受重大损失;即便中美贸易暂时中断,中国也可依托国内市场与其他国际市场维持发展。因此,尽管特朗普表面上闹得凶,实际行动中却较为克制,其核心诉求仍是希望与中国谈判——他对与中国全面对抗并无把握。
后续局势可重点关注两个节点:一是韩国庆州APEC峰会期间,中美元首能否实现会面。如果能会面,意味着双方关系缓和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如果两国元首实现会面,能否达成具体成果。如果能达成成果,本轮博弈就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