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卫队下水第六艘“大鲸”级潜艇“苍鲸”
来源:naval news
这艘新造的3000吨级柴油电力潜艇(SSK)被命名为“苍鲸”(Sogei,舷号SS
518),于10月14日在位于神户市的川崎重工船厂举行的仪式上正式下水。继第四艘“大鲸”级潜艇“雷鲸”(Raigei)和第五艘“长鲸”(Chogei)之后,这艘新下水的潜艇将采用输出功率更高的新型川崎12V
25/31柴油发动机。
“苍鲸”号潜艇耗资约736亿日元(约合4.84亿美元)建造,预计将于2027年3月服役。“苍鲸”意为蓝鲸。这是海上自卫队首次将一艘舰艇命名为“苍鲸”,且前日本帝国海军也没有使用过此名的舰艇。
“大鲸”级潜艇的命名均融入了“鲸”(Gei)字,延续了此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汐”(Shio,意为潮)系列和“龙”(Ryu)系列的命名传统。“大鲸”(Taigei)本身即意为“大鲸”。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介绍,这艘新潜艇的船员编制约为70人,总长84米,艇宽9.1米,吃水10.4米,标准排水量约3000吨。它比此前的“苍龙”级潜艇略大,“苍龙”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为2950吨。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介绍,“大鲸”级潜艇设有女性专用舱室,如可容纳多达六名女性的生活空间。这是日本潜艇首次为女性船员设置专用生活区。
苍鲸号SS518“大鲸”级潜艇10月14日,第六艘“大鲸”级潜艇JS“苍鲸”号在神户市川崎重工船厂举行的仪式上正式下水。图片由泷义久拍摄。
新型柴油发动机
直至第三艘“大鲸”级潜艇“鲸鲸”(Jingei)号,均采用两台川崎12V 25/25SB柴油发动机作为主发动机,但从“雷鲸”号开始,首次采用了输出功率更高的新型川崎12V 25/31柴油发动机。这些新型柴油发动机与一种提高了发电效率的新型通气管系统兼容。
“大鲸”级潜艇采用柴油电力发动机,功率达6000马力。其水下最高航速为20节。
锂离子电池
日本海上自卫队表示,“大鲸”级潜艇配备了锂离子电池,以替代铅酸电池,这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后两艘“苍龙”级潜艇“黑龙”(Oryu,SS 511)号和“白龙”(Toryu,SS 512)号相同。
京都电池系统开发商兼制造商汤浅(GS Yuasa)公司为这些新型潜艇提供了锂离子电池。目前,日本是已知唯一在常规潜艇(SSK)上安装锂离子电池的国家,韩国有望成为下一个采用此技术的国家,其三艘3600吨的“张保皋”-3级第二批次潜艇计划于2027年起服役。
新型作战管理系统和通气管系统
日本防卫省表示,该级潜艇还采用了新型作战管理系统(CMS),该系统集成了先进的综合传感器、指挥控制以及武器交战系统。
此外,该级潜艇还采用了增强型通气管系统以减少特征信号,并采用了基于光纤阵列技术的新一代声纳系统,以提高探测能力。
潜艇声纳
“大鲸”级潜艇的声纳套件采用了高性能的ZQQ-8声纳,其性能优于“苍龙”级潜艇的ZQQ-7声纳。
“大鲸”级潜艇武器
“大鲸”级潜艇采用了与最后四艘“苍龙”级潜艇相同的鱼雷对抗系统。它使用的是日本最新的鱼雷,即18型鱼雷,接替了之前的89型鱼雷。新型鱼雷在推进、目标探测和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该级潜艇还能够发射UGM-84L“鱼叉”Block II型反舰导弹,以打击水面目标。该导弹射程达248公里,足以使日本具备“反击”能力。
“大鲸”级潜艇项目进展
“大鲸”级潜艇首艇“大鲸”(SS 513)号于2022年3月服役。第二艘“白鲸”(Hakugei,SS
514)号于2023年3月服役。第三艘“鲸鲸”(Jingei,SS 515)号于2024年3月服役。第四艘“雷鲸”(Raigei,SS
516)号于2025年3月服役。第五艘“长鲸”(Chogei,SS
517)号于2024年10月下水,目前正在进行舾装和各种测试,为2026年3月服役做准备。
针对中国
中国海军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预计将于年内服役,与“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三航母编队。如今,中国海军频繁穿越位于日本九州与菲律宾之间的所谓第一岛链(主要由日本西南岛屿构成),且很可能在日本周边西太平洋海域更加频繁地活动。日本潜艇作为“海上忍者”,预计将对中国海军的强势行动进行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