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冻结中企百亿资产,中国有哪些反制手段?

500

中国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被荷兰政府“背刺”。147亿资产被冻结,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被“强行托管”,CEO被罢免,股权被架空,一夜之间,中资成了“名义股东”,实权全归荷兰人!

500

美国都不敢明着干的事,荷兰,它干了。那么问题来了,荷兰用了哪些“骚操作”?为何说这不是它第一次对华下手?最关键的是,中国,有没有反制手段?

先说说荷兰政府干了啥?第一板斧,行政冻结,按下“暂停键”。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部一纸“部长令”,以“国家安全”和“治理缺陷”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近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人事调整权,为期一年。注意,这不是“调查”,是直接冻结,相当于你家的车、房、银行卡,突然被政府锁死,一年内不能动一根手指。

第二板斧,内外勾结,法院“速裁”。10月1日,安世半导体的荷兰籍董事Ruben,联合德籍CFO、COO,主动向阿姆斯特丹法院申请“调查公司”,你没听错,高管告自己公司,还是在政府下令后第二天。法院反应神速,连庭审都没有,直接下达临时禁令:“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张学政一切职务”。

第三板斧,股权托管,实质夺权。10月7日,法院正式裁决:张学政职务被永久暂停;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独立董事接管决策;闻泰科技持有的99%股权,强制托管给“独立第三方”。

500

至此,闻泰科技钱花了,收购完成了,企业救活了,利润也贡献了,结果?一夜之间,成了“分红股东”,连话都说不上了。

很多人问:荷兰为啥突然翻脸?答案很简单:它不是突然,是“等这一天很久了”。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凡被纳入“实体清单”的中企,其持股超50%的子公司,也将受出口管制,而闻泰科技,早在去年12月就被列入实体清单。

美国刚出政策,荷兰立刻“精准执行”,这哪是“独立决策”?这是美荷联动”的标准剧本,美国出规则,荷兰出执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目的只有一个:把中国半导体企业,从全球产业链中“物理清除”。

面对这种“合法抢劫”,中国有没有办法?有!而且早就准备好了,稀土,就是我们的“核威慑”。10月9日,中国发布第61号令,明确对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研发、生产、设备、材料,实施出口管制,逐案审批。

500

这意味着什么?ASML的光刻机,离了中国的稀土,造不出来。恩智浦的芯片,离了中国的稀土,生产不了。飞利浦的医疗设备,离了中国的稀土,也得停摆。

所以,中国的反制,不是“全面断供”,而是外科手术式精准打击,你抢我企业,我就卡你供应链;你讲“国家安全”,我就讲“资源安全”。

我们曾相信“规则”,结果发现,规则是别人定的;我们曾追求“合作”,结果发现,合作是有前提的;我们曾希望“和平崛起”,结果发现,崛起的路上,全是绊脚石。

最后,队长送一句话给所有关心中国科技命运的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可今天,“国王”明摆着开始抢东西,那我们也该亮剑了。稀土反制,对等资产冻结,该上的,都可以上了。很多人不知道,荷兰在中国有哪些大品牌?队长就提醒一下:中华牙膏、清扬洗发水、壳牌石油、飞利浦、喜力啤酒、梦龙雪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