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荷兰突然对中国下狠手,一招让它跪下!
战友们,荷兰真的太过分了!它真的是强盗的狗啊!
占豪此前多次分析过,美国对华科技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裹挟盟友、编织“技术铁幕”,针对中国展开系统性围堵。美国最终目标不只是技术围堵中国,而是为了形成东西方“新冷战”格局!因此,对于一些重要信号,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且要做出足够强烈的反应与反制,才能实现“以斗争求和平而和平存”的效果!
就在刚刚,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罢免中方CEO、托管99%股权——这一系列操作,将彻底撕下所谓“法治国家”“契约精神”的伪装,赤裸裸地向世界宣告:荷兰,早已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科技崛起的“欧洲急先锋”,是甘愿为华盛顿火中取栗的“战略执行者”,是一条美国忠实的狗!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荷兰迈出这一步绝非偶然,更非所谓“独立决策”。从时间节点看,其行动紧随美国商务部2025年9月29日可能升级的“50%穿透式制裁”之后;从操作逻辑看,完全复制美国“泛安全化”“长臂管辖”的霸权模板;从目标选择看,精准锁定中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已跻身全球前三、威胁欧洲传统豪强奶酪的安世半导体。英国《金融时报》早已指出,这是“数字围猎”的关键一环;彭博社更直言不讳:荷兰经济事务部不过是“跟在美国政府身后的一只温顺绵羊”。荷兰政府若再辩称“纯属巧合”,连自己都不信——当美国挥舞制裁大棒,荷兰立刻递上“法律匕首”,这不是主人和狗的默契又是什么?
更深一层看,荷兰对安世下手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压力测试”,是在给整个欧盟国家的一场“示范教学”。在占豪看来,其意图有三:
其一,测试中国反制底线。荷兰赌的就是中国“投鼠忌器”,不敢对一个欧洲中等强国下重手。若中国反应不够强烈,默许其“合法掠夺”,则欧盟内部亲美势力将获得“成功样板”,德国、法国乃至东欧国家,都可能效仿荷兰,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以“供应链安全”“技术外泄”为名,对中国企业发起“合规审查”“股权干预”甚至“资产冻结”。届时,中国在欧投资将面临系统性政治风险,全球化布局将遭遇“欧洲墙”。
其二,为美国“科技冷战”冲锋陷阵。美国深知,单靠自身力量无法完全封锁中国,必须拉拢拥有关键技术的盟友。荷兰阿斯麦(ASML)垄断全球高端光刻机,是美国“卡脖子”战略的核心支点。荷兰此次对安世下手,既是向美国“纳投名状”,也是以实际行动证明其“反华可靠性”,从而换取美国在芯片补贴、技术共享上的更多倾斜。荷兰外贸大臣嘴上说“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实则早已将国家利益绑上美国战车。
其三,制造“寒蝉效应”,瓦解中欧合作。安世半导体若被荷兰强制“国有化”,将向所有在欧中资企业传递恐怖信号:无论你合规经营多少年,无论你创造多少就业与税收,只要华盛顿一声令下,相关国家就能让将其“一夜归零”,直接夺走。这种“规则武器化”的行径,旨在动摇国际资本对欧洲法治环境的信心,迫使中企撤离或自我阉割,最终服务于美国“去中国化”的全球供应链重组。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政治干预,中国若仅以外交抗议或对等制裁回应,无异于隔靴搔痒。荷兰既然选择扮演“美国打手”,那就必须承受与美国同等的反制烈度!尤其考虑到,荷兰早已在光刻机出口上对中国层层设限——从2019年起禁运EUV,到2023年起部分DUV设备出口需政府许可,再到2024年进一步收紧维修与零部件供应,其配合美国扼杀中国芯片产业的立场,早已昭然若揭。
那么,我们如何一招制敌,让荷兰“付出代价”呢?答案就在中国手中那张王牌——稀土!
中国尚未宣布对用于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稀土材料实施“逐案审批”,也未将“境外含中国成分的稀土物项”纳入管制。但中国已具备这样的法律基础与政策空间——2023年8月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12月发布《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2025年1月出台《稀土管理条例》,以及最近我们采取的稀土管控系列措施均表明,中国对关键战略资源的管控能力与决心正在强化。现在,荷兰迈出了这么极端的一步,中国完全可依法依规升级反制,打出“组合拳中的王炸”。占豪的建议是,中方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一则,是对荷兰实施稀土禁运,以后其所谓的光刻机别想得到哪怕一克稀土。二则,凡使用荷兰ASML光刻机(无论型号)所生产的芯片,其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稀土材料(如氧化镓、氧化锗、钕铁硼等),原则上一律实施出口许可审查,从严审批!
但,此措施设“豁免通道”:若芯片制造企业能证明其产品最终供应中国市场,或承诺向中国客户稳定供货,则可向中国商务部申请“稀土供应特许”。经审核批准后,可恢复相关稀土材料供应。
对于其他非荷兰设备(如日本尼康、佳能光刻机,或中国国产光刻机)生产的芯片,其稀土供应则依据中国现在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审批。当然,若相关国家效仿荷兰,对中国企业实施“资产接管”或“技术掠夺”,则立即启动同等稀土管制。
当然,中国光刻机不受此限制,凡从中国购买的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半导体核心装备,其用户在稀土审批和配上可以获得供应审批的优先权。
这一反制,为何能重创荷兰?
第一,直击命脉。ASML光刻机生产芯片的时候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从镜头镀膜所需的镧系元素,到精密运动部件中的钕铁硼永磁体,缺一不可。中国掌控全球80%以上高纯稀土分离产能,是ASML供应链的“咽喉”。一旦关键稀土断供,ASML不仅新机交付受阻,连现有设备的维护都将面临材料短缺。荷兰《电讯报》2024年已承认:“没有中国稀土,ASML的生产线将面临巨大挑战。”
第二,分化瓦解。豁免条款将全球芯片制造商置于“选择题”前:是继续使用荷兰设备但面临“稀土断供”风险,还是转向中国设备享受“稀土自由”?这将迫使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巨头重新评估供应链安全,加速“去荷兰化”。ASML的订单将被中国设备商(如上海微电子、中微公司、北方华创)逐步替代。而且,相关国家也会因此向荷兰施压,这都是分化瓦解的妙招!
第三,釜底抽薪。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已实现除EUV外的大部分环节突破。据工信部数据,中国在清洗、刻蚀、PVD、CVD、离子注入、量测等设备已实现28nm及以上制程国产化。
2025年深圳“湾芯展”预告显示,新凯来在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等核心设备上取得重大进展。28nm光刻机进入量产,意味着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占全球需求70%以上)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在此背景下,中国完全有底气“以资源换安全”,用供应链主导权重塑全球芯片产业规则。既然不给老子用高端芯片,那大家都用中低端芯片吧!尤其是中国的中低端芯片。
第四,道义制高点。中国反制针对的是“设备产地”而非“国家”,且设豁免机制,体现“精准打击、留有余地”的克制。反观荷兰,以莫须有罪名强夺合法资产,才是真正的“规则破坏者”。国际舆论将看清:谁在维护契约精神,谁在搞“21世纪技术霸权”。
在占豪看来,荷兰对安世下手,本质是美国“新冷战”战略的“探路石”。中国若退让,欧盟将群起效仿,科技铁幕将笼罩欧洲;中国若重拳反击,以“稀土+设备”双刃剑斩断荷兰命脉,则不仅可逼其撤回非法指令、赔偿中企损失,更能震慑整个西方阵营——任何国家,若敢效仿荷兰“技术掠夺”,必将面临“稀土断供+市场丧失”的双重压力!干到这份上了,也没什么好顾及的了,你要干,老子就干死你个龟儿子!
这一仗,本质不是中荷之争,而是规则之战、未来之战!中国手握稀土王牌、设备突破、市场纵深,至少未来五年都将立于不败之地,怕他作甚?!你不让老子吃饭,老子就砸了你的锅!荷兰若执迷不悟,那就别怪中国“依法反制”——当ASML的生产线因缺稀土而降速,当全球芯片厂因缺设备而调整布局,当荷兰经济因缺订单而承压,荷兰的政客们才会明白:挑衅中国,代价是整个国家的产业命脉!
放开手,依法打!打到荷兰清醒,打到欧盟反思,打到美国霸权在科技领域遭遇实质性反制!中国手中的牌,一张比一张硬;中国的反制,一招比一招准。荷兰的“代价”,只是时间问题。而世界,将见证一个新规则时代的诞生——由中国定义,为全球共享!
战友们,面对美国与其仆从国的如此疯狂打压,我们已经不必再带有任何情绪看这些问题,我们只需要保持战略清醒,并且下手稳准狠毫不手软,就能真的打到他们的七寸上!我们不主动挑衅,但绝不畏惧挑战。我们不追求让对手“跪下”,但当对手无耻挑衅时,就必须让他跪下!
荷兰这次撞枪口了,那就考虑杀狗敬候吧!
来源|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