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古:天元兀万卐卍

500

甲骨文【大(正面直立人形)、天(正立人形头部指事)夫】互为异体分化字。

甲骨文【天(正立人形头部指事)】用作大。词例:大乙(天乙)。大邑商(天邑商)。

用作头。王弗疾朕天(头)。

500

甲骨文【元(侧立人形头部指事)兀、万】互为异体分化字。词例:万需(万舞)。

详见【需(雨舞)】解释。求雨之舞。引用为需要。需求。求雨无所谓逻辑可言,故而舞具姿态内容多变。

说文解字讲古:需雩粤夸霍(点击查看)

合集 28180 弜(勿)巳。 2 王其又于,才(在)又石尞,又(有)雨。 3 即川尞,又(有)雨。 4 王其乎(呼)戍(需:雨舞)盂,又(有)雨。 吉 5 叀(惠)万(需:雨舞)盂田,又(有)雨。 吉 6 登尞叀(惠)豚。 7 叀(惠)羊。8 叀(惠)小。 無名組

500

甲骨文【卐(天道左旋)卍(地道右旋)】

500

《甲骨文合集》20974云:“乙酉…雨□…雨…各云…雨。丙戌卜…卍舞,雨,不雨。丙戌卜,于戊雨;丁亥卜舞□…今夕雨。”“卜辞中的万舞,裘锡圭论之已详,众所共悉。卍舞殆为万舞之异写,惜只有一见。

500

卐(天道左旋)浙江余姚河姆渡6900年,距今5800上海青浦崧泽4900年,距今5800安徽凌家滩5300年,距今5200马家窑4400年,距今5000湖北宜昌清水滩4000年,广东曲江石峡

湖南彭头山9000年?

卍(地道右旋)内蒙古石棚山,

500

卍○卐青海柳湾,两者皆有。左图右旋,右图左旋?倒过来则是左图左旋……

在中原(北半球)仰(躺着)望北极(头南脚北左西右东)(坐南朝北左西右东)

可以看到,日月星辰在地球自转(地道右旋)下东升西落(天道左旋)。

所谓左旋右旋,其实在于南北半球参照系。北半球如此,南半球反之。

考古发现中国陶器农业时代以左旋图为主,符合中国地理条件。

至于内蒙古和青海的例外图,大概属于周边兄弟民族再加工。

500

或以为是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春夏秋冬。

500

甲骨文【元(侧立人形头部指事)】词例:元示。元卜。元臣。在元(地名)。

甲骨文【兀】用作人名。词例:乎兀。妇兀。

甲骨文【万】词例:万需(万舞)。

领头人立于其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引用为元首。突兀。兀臬。万舞(古代王侯求雨之舞。武舞手拿兵器;文舞手拿鸟羽和乐器)。《诗经·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诗经·鲁颂·泮水》庸鼓有斁,万舞有奕。《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杜预注:“振万,舞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古代战乱频繁,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岁月都是处于不安状态。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安全感显然是一种极度稀缺的奢侈品。哪怕是个傻子,都能感受到安全和不安全。就是这么可怕。

衍生阮沅、阢屼杌扤㐳、髡字。引用为阢陧(杌隉、臲卼、倪㐳)。(阢陧,商周诸侯国都立于四战之地)(乱世人人自危)

兀 wù 〈动〉动摇,摇晃。《后汉书》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长世者也。《後漢書·袁紹傳》未有棄親即異,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

〈副〉不安的樣子。兀兀難安。漢·傅毅〈舞賦〉兀動赴度,指顧應聲。【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

阢陧 wù niè 亦作“兀臬”。今尙書作杌隉。周易作劓刖、作臲卼。鄭注字作倪㐳。許出部作槷𦤙。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唐韻】五結切【集韻】【韻會】倪結切,𠀤音齧。【說文】危也。从𨸏从毀省。徐巡以爲隉凶也。班固說,不安也。【書·泰誓】邦之杌隉。

……​

甲骨文字诂林3118【兀上二短横指事】或用作祭名。

懷 1379 于北方~南鄉。

或可释读为髡。

甲骨文字诂林520【女兀二短横】

合集10935~有子。

500

甲骨文字诂林3124【兀兀】或用作祭名。

甲骨文字诂林68【(兀兀、万万、元元、亥亥:二人前后跟从引导教学)亥】与说文亥字形相同。【左傳·襄三十年】史趙曰:亥有二首六身。【註】亥字,二畫在上,幷三人爲身,如算之六。《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0

甲骨文【賓(宀万)(宀亥)】

加貝字旁的字例:工贡、賓、朕賸、化货。

甲骨文字诂林3465【(丙万)(丙亥)穿(丙牙)】

合集 21479 丁酉卜,乎多方耨穿。

甲骨文【耒、力】互为异体分化字。

甲骨文【(辰耒)】就是【(辰力)】可释读为耨。

500

甲骨文字詁林2454【(我万、我兀)】用作地名。

合集 37504 在~。

金文【(義万)】或释读为羲。

500

甲骨文字诂林2112【(木宀万)榮?】

合集 21482 辛酉卜,王贞,余~。

屋内有人,脊上有木。或象征栋梁之材。或可释读为榮。

500

字形变化。

误以为光头突兀。衍生髡字。

其实无论是什么头,在绝大多数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处于不安状态。引用为兀臬。

……

万字古代也用作萬。万众瞩目。

战国时期,古印中的“万字已与“萬同义。在汉印、汉碑、魏碑中,“萬也常写作“万。至南北朝时期的《玉篇》及宋代韵书《集韵》,均收入了“万字,并明确其数为通作萬。由此可见,“万这个简化字已在民间流传使用了二千年之久。

……

音韵

元yuan兀wu万wan万mo

元(愚袁切)(客家话 ngian2 )兀(五忽切)(客家话 ngut7 )皆疑母字

万 mò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万俟 mò qí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

元 中古音 疑母 元韻 平聲 元小韻 愚𡋡切 三等 合口;

客家话 [梅县腔] ngian2 [海陆腔]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潮州话 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