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王突围战:从"可爱音箱"到"AI智慧音响",一个国产音响品牌的十年破壁实验

500

500

猫王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超前的预判+技术浪潮的加持+团队运营。

500

@数科星球原创

作者丨苑晶

编辑丨大兔

2025年9月,深圳湾区之眼猫王旗舰店开业首周,50平米的空间里挤满了打卡的人群。有意思的是,这群人中既有带着复古情怀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也有举着手机对AI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他们穿过一道连接“复古书房”与“未来空间”的门,一边触摸着木质纹理的老式收音机,一边体验着AI生成的专属播客。

这不是一家普通的线下店,而是猫王妙播音响十年转型的关键实验场。

从2015年靠“精致复古”的颜值意外走红,到2025年押注“AI智慧音响”,这家年营收亿级的企业,始终在做一件反常识的事:在蓝牙音箱红海市场里,死磕“AI智慧听”的硬骨头。

应该说,猫王的业绩是亮眼的。

如今,当小度、小爱仍困在“语音助手”的认知里,猫王妙播系列已经做到250分钟的日均使用时长,其中盲人用户甚至每天使用超10小时;

当同行还在靠IP联名赚快钱时,猫王用1.5人的抖音自播团队,开始实现单月100万销售额;

当线下渠道还在苦恼如何扩大传播时,猫王用“坐在其中自是风景”的用户共识,让用户主动为品牌传播。

这场持续十年的突围战,藏着一个国产消费电子品牌最珍贵的生存智慧:在确定性里找不确定性,在质疑声中造可能性。

500

01

猫王曾赌上所有

猫王的故事,始终绕不开两个关键词:意外与坚持。

2010年,公司成立时,创始人曾德钧原本想做的是音响产品的“云端智慧操作系统”,在2015年消费升级的大潮中,却因一款复古造型的蓝牙音箱意外走红。这款被命名为“猫王2”的产品,迅速成为文创圈的"网红单品",线下渠道短短两年就扩张到2000多家,营收过亿。

但繁荣背后,危机已现。

2020年,团队意识到可爱风的音箱有可预见的天花板,男性用户和专业玩家不认同猫王品牌专业音响DNA;而曾德钧坚持了十年的“软件硬件一体播控系统-猫王妙播OS”研发,已经消耗了公司大部分利润,却连产品雏形都没跑通。

“当时公司内部有分歧是要聚焦走已经验证的文创之路,还是all in做以猫王妙播OS为技术壁垒的创新品类,赌一个当时没人看得懂的未来。”李萌萌(猫王创新业务负责人)回忆道。

猫王创始人曾德钧选择了后者。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起来近乎疯狂:2018年的智能音箱市场,正被阿里、百度、小米用"百元机"围剿,猫王却要投入上亿研发,做一款需要联网、支持高清码流、还要嵌入自有OS系统的"复杂产品"。

更关键的是,当时行业里根本没有先例——Sonos虽在国外验证了"多房间音响"模式,但在中国市场因版权问题水土不服;传统收音机某品牌,还困在FM调频的老路子里。

而且,研发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结果是,2022年猫王推出的第一代妙播产品OTR-X,却遭遇滑铁卢:打开率仅2%,日均使用时长不足40分钟。

问题出在两个维度:一是用户认知,先切入泛人群,大家觉得“这还是蓝牙音箱”;二是技术和内容运营体验,用户主观感受没有脱离手机的强刚需。

最黑暗的时候,团队内部出现了质疑声:“花这么多钱做系统,不如多搞几个IP联名”。但曾德钧的一句话定了调:“产品要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只做蓝牙音箱没有未来,要做有多独特价值的产品才有未来。今天不做,明天就会被淘汰。”

这份坚持在2024年迎来曙光。

随着ChatGPT的爆发,生成式AI技术让曾德钧十年前畅想的“智慧听-想到即听到”变成现实,他敏锐察觉到AI agent将会对传统音响带来一场革命,2024年10月与字节跳动旗下新一代AI agent平台扣子团队开始探索产品上的落地应用,将“猫王妙播软硬件一体播控系统”升级为“AI智慧音响”——用户不仅能开机即听正版音源,准确调取,还能通过AI多轮对话记忆偏好和主动推荐,生成专属电台。

2025年3月猫王品牌十周年之际推出SR2 MK2 AI智慧收音机,迅速在收音机和长音频用户中验证: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40分钟飙升至250分钟,月度打开率从2%提升到40%,甚至有老用户从800元的基础款,一路升级到3000元和3万元的高端机型。

2025年9月,第六代收音机- 猫王妙播SR1 pro,AI智慧收音机的旗舰机正式上线,这款定价1899元的产品,凭借“德系收音机独有的蓬蓬声音质+独立4芯片更强硬件+猫王妙播OS系统+AI”的组合,以及在过去12个月的用户口碑沉淀,在收音机爱好者和音频爱好者圈层引爆,成为抖音影音数码的高端黑马机型。

站在现在看过去曾老师的研发投入坚持太值了猫王是幸运的在黑暗中坚持到了黎明。”李萌萌感慨道,“别人做的是'音箱+语音助手'IOT生态,我们做的是'以听为核心的AI音频生态'。这个底层逻辑的差异,决定了未来的天花板。”

02

创新团队的破局之道

产品之外,渠道是猫王创新业务的另一个生死场。

当猫王决定推出面向男性用户的潮酷线XOG时,第一个难题就是渠道。

500

传统的书店、文创店显然不适合机械感十足的产品,而电竞酒店、3C数码店又对这个“新品牌”不感冒。团队想走线上捷径,找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代运营公司负责天猫店,结果却栽了大跟头。

“代运营方手上有很多大品牌,从运营效率角度,新的子品牌很难得到重视。”李萌萌回忆道,“常规认知猫王XOG产品'单价太高''长得奇怪',投流费超过销售额的一半,只能卖10-30万/月运营成本无法打平。”

500

在2022年,那是业务开启的五个月后,渠道负责人终于忍无可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么自己做,要么放弃这条线。”这个决定倒逼猫王创新业务开启了适配新品的渠道革命。

逼不得已,猫王创新业务团队接下子品牌的天猫店,从设计详情页到优化关键词,全流程亲力亲为,关键的转折在于以结果为导向,解决销售效率问题和规模问题,最后团队找到了用户心智的破局点「女送男的潮酷礼物」,团队接手的第二个月实现营收100万。

但幸运的是,他们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机会:当时抖音自播还处于红利期,而同行大多还在靠达人带货。“作为一个创新业务团队,需要先低成本把业务逻辑跑通,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拉着同事下班把一间办公室被清空,加两盏灯、一个相机就开播了。”她笑着说,“没想到天就出单了,虽然只有几千块,但我们知道这条路走得通。”

500

猫王的自播逻辑很特别:不搞低价促销,不做夸张话术,而是让用户“沉浸式体验”。

主播会拿着产品拆解机械结构,会现场对比不同音源的音质,甚至会教用户怎么调多种EQ。这种“专业感”吸引了一批核心用户,从抖音泛用户社群到微信已购社群规模迅速扩大。

2025年9月,猫王的抖音自播迎来爆发:1.5人的团队(兼职主播+其他同事轮班),单月销售额突破100万,千次成交效率堪比奢侈品。

更惊喜的是,用户粘性极高——社群里的“老大哥”会主动帮新用户解答问题,甚至制作使用教程,形成了自发传播的良性循环。

线下渠道的创新同样出人意料。

500

位于大湾区文化新地标「湾区之眼」的猫王妙播线下旗舰店,2025年9月拉开帷幕,没有走传统旗舰店“高大上”的路线,而是玩起了"场景化体验":复古书房里,用户可以坐在壁炉前听古典音乐,穿越一道时空之门——通过猫王和字节跳动旗下新一代AI Agent平台“扣子”共创的“AI空间”,生成专属AI角色,在声音之旅中探索无限可能的人生剧本。

最朴素的传播手段反而最有效。

“很多品牌做渠道只看短期GMV,我们更看重'用户沉淀'和兴趣社区,才会有长久的口碑和高价值产品复购。”她说,“线上自播建立信任,线下门店是拓展新品类教育。当用户愿意花250分钟/天使用你的产品,愿意在社群里帮你传播,这个渠道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500

03

一场用社群打透的认知战

根本而言,猫王的用户破圈,是一场从“小众”到“大众”的持久战。

最初,SR系列的核心用户是40岁以上的男性,他们懂收音机、爱音质,愿意从899元SR2 MK2产品入门,再升级到1799元SR1 Pro的高阶性能及经典音质产品。

但让小众产品彻底走入大众视野,需要破圈。他们的破圈策略很接地气:从核心用户出发,用社群做渗透。

2024年8月,猫王在深圳组织了第一场用户见面会,只有20个人,都是曾德钧的朋友——五六十岁的“老炮儿”,他们都是传统收音机爱好者。

“我们没有讲太多技术术语,就是听他们吐槽。”团队回忆道,“人说'现在的收音机操作太复杂',有人说'找不到想听的电台'。这些反馈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迭代方向。”这场见面会成为猫王用户运营的起点。

团队开始定期组织线下活动,从深圳到北京,再到石家庄,每一场都有新的发现:石家庄的无线电爱好者会自发传播产品,上海的古典音乐迷会提出音质优化建议,甚至有盲人用户反馈“希望语音交互更精准”。

事实上,因热爱而聚集的社群力量远超预期。

SR2系列是猫王与用户共创智慧收音机的起点,让产品迭代速度从“季度更新”加快到“每周迭代”,用户提出的“蓝牙发射”、“定时休眠”、“优化联网速度”等建议,都能在一次次OTA升级中实现。

这种“共创感”让核心用户成为品牌的“自来水”,他们会在社群、抖音、视频号、论坛分享使用体验,会帮新用户解答问题,甚至会主动参与新品测试。

2025年7月,猫王推出SR1升级版,只限量100台先行测试版,结果半小时就售罄。

更意外的是,购买人群中出现了年轻人和女性——他们被社群里的“老大哥”种草,好奇这个“延续经典收音机蓬蓬声,能听AI播客的收音机”到底是什么。

“我们没有刻意做年轻化营销,而是靠核心用户的真实体验打动新人群。”李萌萌说,“一个50岁的用户分享'用猫王听戏曲',可能会吸引同样喜欢戏曲的年轻人;一个女性用户说'这是给老公的礼物',可能会引发其他女性的共鸣。这种自发传播比任何广告都有效。”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25年,猫王妙播系列的用户年龄分布从“40+为主”变成“25-55岁全覆盖”,女性用户占比提升到25%。

更关键的是,用户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元——有人用它听播客,有人用它学英语,有人听股票分析,甚至有盲人用户把它当作“智能伴侣”,每天使用超10小时。

500

湾区文化新地标-湾区之眼

04

从“产品公司”到“AI生态”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猫王的十年转型,本质上是一场“从产品到生态”的进化。

猫王内部员工认为,公司创始人曾德钧的初心从未改变:10年前,他想做“人人都能轻松听好音乐”的设备;10年后,这个目标升级为“用AI让听的体验更像人,更智慧”。

如今,猫王已经搭建起三个核心能力:

一是“猫王妙播OS智慧操作系统+音频内容闭环”。

基于「频道-专辑-节目」软硬件一体联控的核心技术,与QQ音乐、喜马拉雅、上海SMG等达成战略合作,覆盖音乐、有声书、广播等全场景正版内容,打造音响音频生态统一的操作系统-猫王妙播OS智慧操作系统,整合跨终端和跨平台记忆的用户数据和使用习惯,用户可以基于「频道」定义自己的多元收听内容,不用切换APP,更可以脱离手机沉浸式听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二是“AI技术壁垒”。

联合字节跳动旗下新一代AI agent平台扣子团队,率先实现“语音交互+AI生成内容”的功能,用户能生成专属播客、定制音乐列表,甚至能让产品通过AI逐步懂自己,并记住自己的内容偏好。

三是“用户生态”。

通过社群运营和线下体验,构建了一个高粘性的用户圈层,核心用户不仅是消费者,更是产品的共创者和传播者。

这个目标不是空谈——团队预计在未来的2-3年,猫王妙播-智慧音响系列的年销售额将突破亿级规模,而随着AI技术的成熟,这个数字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

猫王内部对未来有两个期待:一是产品能覆盖更多场景,从家庭到办公,从个人到多人;二是能让更多人理解“AI智慧音响”的价值,打破“智慧音响=智能音箱=语音助手”的认知。

“很多人问我,猫王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我觉得是创始人对音响行业发展的情怀与认知和团队对创新'相信的力量'。”李萌萌说,“十年前,没人相信收音机这个品类还有未来;五年前,没人相信我们能做AI智慧音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猫王在做的事情,正在开启音响行业新里程。这种相信,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她补充道。

深圳湾区之眼猫王旗舰店的那道门,或许是最好的隐喻:一边是复古的收音机,代表着猫王的初心;一边是未来的AI空间,象征着品牌的进化。而连接两者的,是对“好的声音体验”的坚持。

对于中国消费电子品牌来说,猫王的故事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在流量红利消退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力不是营销技巧,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在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长久的生命力不是追逐热点,而是对核心价值的坚守。

下一个十年,当AI成为音响产品的标配,当体验成为用户的核心,猫王能否实现“中国版索尼”的梦想?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一次产品迭代里,每一个用户反馈里,每一场社群活动里——那些看似微小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改变行业的力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