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4年破盈利魔咒!聚水潭携豪华基石阵容赴港,拟定21日挂牌上市
10月13日,中国电商SaaS ERP领域的绝对龙头——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招股章程,正式启动发行工作。
按计划聚水潭将于10月16日开始办理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登记,预计于10月21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06687”。

这也意味一家提前4年打破行业平均15年盈利周期魔咒的SaaS企业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此番赴港上市,聚水潭已斩获红杉中国、景林等13家机构组成的豪华基石阵容,累计认购1.3 亿美元,显示市场对其实力的认可。
半年盈利近去年全年,增长加速
聚水潭的财务数据展现了一条典型的SaaS企业成长曲线。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5.23亿元增长至9.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1.9%。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增至5.24亿元,同比增长24.4%;对应SaaS产品流水总额为6.99亿元。
而这背后,通过其客户指标方面可发现,聚水潭展现出卓越的客户粘性和增长质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聚水潭服务SaaS客户从2024年底的8.84万名增至超9.2万名,且2024年全年净客户收入留存率达115%,表明客户规模及现有客户价值的双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的多产品交叉销售策略成效显著。2022年至2024年,购买两款或以上产品的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从30.6%提升至37.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达39.3%,增强了客户粘性与单客价值,并显著降低获客成本。
也因此,收入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其毛利率也得到持续优化。从2022年的52.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1.8%,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最终,盈利能力的突破成为聚水潭此次上市的最大亮点。聚水潭在成立的第11个年头,即2024年首次实现全面盈利,全年经调整净利润达4899万元。这一时间点打破了SaaS行业平均15年盈利周期的“魔咒”,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前了4年。
2025年上半年,其经调整净利润已达4696万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证明其盈利并非偶然。很明显,聚水潭的盈利突破源于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优化,即随着客户基数扩大,标准化SaaS模式的边际成本递减效应明显,推动经营效率指标的持续提升。
其SaaS行业的另一常规衡量指标LTV/CAC(客户终身价值与获客成本比率)变化也印证了其商业模式的高效率:从2022年的6.2倍提升至2024年的9.3倍,2025年上半年达8.0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稳健的业务经营运作下,聚水潭的造血能力也在明显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超30%至约3亿元,持有约12亿元在手现金;全年现金收款收入超过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0%。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后续发展的资金需要。
渗透率不足2%,电商SaaS ERP的蓝海竞争逻辑
尽管聚水潭在细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但整个电商SaaS ERP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电商SaaS ERP市场规模仅31亿元,在整体电商商家IT支出中占比极小。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电商SaaS ERP在中国活跃电商商家中的渗透率仅为1.6%,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中国电商SaaS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特征。电商运营SaaS细分市场包括ERP、CRM、销售及营销管理等多个领域,聚水潭作为电商ERP细分龙头,在整体电商运营SaaS市场中份额为8.7%,在整个电商SaaS市场中份额为7.1%,排名第二。这表明市场尚未出现绝对主导者,格局未定。
中长期,行业核心痛点仍将驱动相关需求增长。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等多平台运营早已成为电商商家普遍选择,从而引发了企业订单、库存、客户数据分散,形成“数据孤岛”,管理复杂度与成本激增。
聚水潭的解决方案正是通过一体化SaaS平台实现跨平台协同与全链路数据打通,直击商家痛点。
竞争壁垒方面,聚水潭已建立一定的先发优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云端电商SaaS平台可对接全球超400个电商平台(行业平均不足200个),800+物流服务商,是中国电商SaaS行业中覆盖电商平台最广的提供商之一;2024年其处理订单量达330亿单,平均每天近1亿笔订单,相当于中国每5-6个快递就有1个由聚水潭系统助力发出,其中双11期间更是单日处理约16亿订单。技术稳定性和大促承压能力构成重要竞争门槛。
同时,该公司还拥有2000+服务实施人员,交付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形成天然壁垒。
站在产业维度,聚水潭的市场增长驱动因素明确。根据灼识咨询预测,中国电商商家IT支出总额将从2024年的137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2529亿元,复合增长率可观。同时,电商SaaS ERP渗透率预计将稳步提升,为头部企业提供持续增长动力。聚水潭凭借其市场地位及生态优势,有望较大程度地受益于行业红利。
资本背书,红杉GGV再押注
整体来说,聚水潭此次赴港上市既是恰逢其时,公司正处于盈利拐点与行业机遇的交汇点。强大的基石投资者阵容(13家机构认购1.3亿美元)包括红杉中国、蓝湖资本等老股东及多家知名长线基金,显示专业投资者对其前景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IPO前,聚水潭还已先后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6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阿米巴资本、微光创投、纪源资本、元璟资本、蓝湖资本、红杉中国、中金资本等知名机构。豪华的股东阵营在某种程度为聚水潭的实力做了背书。
不过要注意的是,全球科技竞争大浪潮中,AI技术正进一步加速了企业软件国产化进程,但同时也催化了行业竞争态势。目前SaaS服务市场,头部有阿里、腾讯等平台厂商加速推进AI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尾部市场盘踞的大量垂类玩家也在纷纷加码AI技术研发与应用布局。这些行业现状都要求聚水潭必需加速走出来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
根据集团的战略,聚水潭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按下文所载金额作以下用途:约55%将于未来五年用于提升集团的研发能力,以丰富集团的产品矩阵;约25%将用于未来五年提升集团的销售及营销能力;约10%将在未来五年用于战略投资。集团将寻求战略投资,以扩大集团的产品矩阵,扩展集团的客户群,并加强集团的技术能力;以及约10%将用于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