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新锐”而非“巨头”,诺诚健华20亿美元BD是一步妙棋还是险棋?
今年以来,医药领域多个案例证明了,药企BD出海已是行情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但这也不绝对。最近诺诚健华的BD出海似乎就在二级市场起到了反作用。
10月8日,诺诚健华发布公告称,公司于美国注册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InnoCare Pharma Inc. (InnoCare)已就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布替尼及另外两项临床前资产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与Zenas BioPharma, Inc.(Zenas)订立独占许可协议及认购协议。
根据许可协议,Zenas将向InnoCare支付达1亿美元现金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向InnoCare发行达7,000,000股Zenas普通股。包括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在内,本次交易潜在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此外,诺诚健华有权按许可产品年度净销售额收取最高达高百分之十几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从交易总额来看,此次诺诚健华斩获的也是一笔大单了,而且海外合作的推进也意味着产品全球化竞争力正在加快提升。然而,二级市场对此的反响却偏消极:10月9日,诺诚健华A股收跌6.24%,港股收跌11.64%。一些BD风险随之显现。
BD背后:加快出海节奏和适应症更新
诺诚健华此次BD的意义或可以简单概括为,补足商务拓展方面的短板,加速迈向更大的国产创新药收获期。
今年以来创新药出海热度有多高,大家都有目共睹。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对外授权交易共计72笔,这一数字已经接近2024年全年交易数量94笔,交易总金额也达到了600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6%。其中不少上市药企已凭BD实现了股价和业绩双增。
而在BD方面,对比出海势头较猛的一些biotech,诺诚健华还是比较缺少向外拓展的机会。
今年内,加上与康诺亚的相关合作,诺诚健华共实现了两笔BD交易。再往前追溯,该公司引发重大关注的一笔BD交易还是发生在2021年,彼时诺诚健华曾与渤健就奥布替尼多发性硬化(MS)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而在2023年,渤健终止了上述合作。
为了增强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诺诚健华始终在寻找对外合作的机会。好在,新的交易正在落地,重点也落在了增强产品竞争力层面。
具体而言,诺诚健华是典型的靠单品撬动增长的创新药企。据财报,2025年1-6月,诺诚健华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74.26%,主要系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加速放量,报告期内该款产品销售额达到6.37亿元,同比增长52.84%。

但奥布替尼的增长依然具备不确切性,毕竟市面上知名BTK抑制剂产品已有不少,如第一代的伊布替尼(艾伯维/强生),第二代的阿卡替尼(阿斯利康)、泽布替尼(百济神州)、替拉鲁替尼(吉利德/小野制药)、奥布替尼(诺诚健华),第三代的匹妥布替尼(礼来)等。
这种情况下,研发新药和拓展适应症,是诺诚健华的长期路径。
据诺诚健华介绍,目前奥布替尼的商业化应用主要集中在血液瘤领域。该药于2022年通过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NRDL),覆盖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复发难治CLL/SLL)及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复发难治MCL);2024年通过医保续约进一步扩大至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边缘区淋巴瘤(复发难治MZL),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该适应症的BTK抑制剂。
另外,2025年4月,药品审评中心(CDE)已正式批准奥布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新药上市申请。
而此次BD合作应该能给该产品的适应症拓展提供不少助力。
公告披露,在多发性硬化症领域,InnoCare已就奥布替尼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针对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PMS)的III期临床试验,并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SPMS)的III期临床试验。上述III期PPMS及SPMS临床试验方案已获得美国FDA及欧洲EMA的指导意见并达成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有超280万名多发性硬化患者,相关市场的治疗需求其实也较为迫切,驱动了诺诚健华的产品拓展和BD出海。
不过,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尽管诺诚健华的大方向正确,但也不能忽视一些隐患。
牵手biotech而非MNC,诺诚健华有什么考虑?
当前,对于诺诚健华与Zenas的战略合作,投资市场整体偏谨慎,其实也有一定道理。
之前业内多笔BD交易的主体都是国内药企与全球知名的MNC(跨国制药企业,如BMS、辉瑞等),而此次诺诚健华牵手的Zenas则是一家2019年成立、2024年才登陆纳斯达克的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很难说发展步伐足够稳健。
从付款安排其实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据了解,Zenas实际将向诺诚健华支付3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另有6500万美元或为近期里程碑付款。此外,Zenas尚未实现商业化,其资金实力能否支撑长期的合作开发以及承诺款项的彻底兑现,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在诺诚健华看来,与Zenas开展合作是利大于弊的。
10月9日,诺诚健华管理层在电话会中就谈到,经过近一年对多个MNC和biotech公司的积极评估,Zenas是最合适的选择。
首先,就业务布局而言,Zenas致力于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变革性疗法的开发与商业化,与诺诚健华的发展路径是比较契合的。前文提到的多发性硬化症就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脑、脊髓和视神经,以髓鞘脱失和神经纤维损伤为特征,已成为Zenas的重点开发方向。
其次,Zenas创始人兼CEO Lonnie Moulder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经验十分丰富。据公开资料,其是生命科学投资基金Tellus BioVentures的创始人和高级管理人员,曾创立并领导TESARO(后被葛兰素史克以51亿美元收购),并执掌过Abraxis BioScience(新基收购)和MGI PHARMA(卫材收购)。有这样的专业人士把关,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诺诚健华的合作信心。
另外,境外资本市场对Zenas的潜力还是比较认可的。据TipRanks网站最近披露的信息,华尔街分析师对Zenas的普遍评级是“Strong Buy”,平均目标价为33.25美元。
最后,涉及到一个议价权的问题。相比商业模式已经十分成熟的大型MNC,biotech可能会更愿意为了推进合作出让一些议价权,这也是诺诚健华的机会。
这些理由一一列举出来,还是有一定说服力。但现阶段,投资市场谨慎观望肯定是更加安心的选择。
来源:医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