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亿半年营收打底,东鹏饮料再战港交所

500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港交所的IPO队列中,东鹏饮料的身影再度出现。这家2021年登陆A股的功能饮料龙头,在4月首次递表失效后迅速重启进程,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联手保荐的阵容,彰显其冲击A+H股双平台架构的决心。而2025年上半年107.37亿元的营收成绩单,更让这场资本进阶之路充满想象空间。

从广东本土的改制国企到千亿市值的行业标杆,东鹏饮料的成长轨迹堪称本土品牌逆袭范本。2003年完成民营化改制后,公司并未急于扩张,而是深耕产品与渠道创新,2021年A股上市成为重要转折点。上市四年间,其营收从85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58.39亿元,净利润更是实现63.09%的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攀升至44.4%,盈利能力持续优化。这种增长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与体系化能力的构建。

产品矩阵的迭代升级是东鹏饮料增长的核心引擎。以“东鹏特饮”为核心的能量饮料业务持续夯实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以21.97%的增速贡献83.61亿元营收,市占率稳居行业前列。更值得关注的是“1+6多品类战略”的落地成效:电解质饮料“补水啦”上半年营收达14.93亿元,同比激增213.71%,占比升至13.91%,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无糖型东鹏特饮通过配方升级切入健康赛道,百香果芭乐风味精准匹配年轻群体需求,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从能量饮料到电解质水、茶饮料的多元布局,公司正逐步摆脱单一产品依赖。

场景深耕与渠道建设构成增长的坚实支撑。针对核心产品,东鹏饮料打造“奋斗者精准人群专案”,线上联动高德、滴滴等平台,线下饱和覆盖加油站与服务区,同时通过赞助KPL电竞、亚运会等IP强化情感绑定。在新品推广上,“补水啦”通过380ml便携装、1L家庭装等多规格布局,适配通勤、聚会等全场景需求。截至2024年底,公司终端网点已覆盖420万家,华北等新兴区域营收增速超80%,全国化战略成效初显。

此次港股上市,本质上是东鹏饮料对接全球资源的战略选择。根据招股书规划,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海外市场拓展、数字化建设与产品研发。目前公司已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计划通过海南、昆明及印尼生产基地构建“双轴驱动”的产能布局,重点服务东南亚市场。这一布局恰逢其时——2025年中国功能饮品市场规模突破1800亿元,但增速已趋缓,国际化成为头部品牌的必答题。香港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与品牌背书,将为其突破红牛等国际巨头的壁垒提供助力。

资本市场的波动更凸显公司基本面的稳健。尽管战略投资者君正投资逐步减持,但创始人林木勤49.74%的持股比例确保了战略连续性。更值得关注的是,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超53亿元,2025年上半年拟分红13亿元,高分红比例背后是17.4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与20亿元的现金储备,彰显对投资者的回报诚意与财务健康度。面对证监会此前提出的外资准入、数据保护等问询,公司积极补充材料的应对,也体现了规范运营的成熟度。

从行业视角看,东鹏饮料的港股冲刺具有标杆意义。它印证了本土品牌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路径——通过产品创新打破品类依赖,通过数字化优化渠道效率,通过全球化打开增长空间。在功能饮料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种转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突围之道,更为中国消费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随着港股上市进程的推进,东鹏饮料正站在新的起点。107亿元营收背后,是产品力、渠道力与资本力的协同共振。未来,如何平衡本土深耕与海外拓展、如何持续孵化新增长曲线,将是其实现“从区域龙头到全球玩家”跨越的关键。而这份跨越,无疑值得市场期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