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想,没有诺奖也能搞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了啥?
关于诺奖争议依然在网络发酵,就连坡县媒体都关注这个事儿了。

显然,中国人放不下诺奖。
为什么放不下?
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争第一,各方面都想争第一,奥运会金牌榜这种花里胡哨的玩意都争的死去活来,何况诺奖确实代表了科研最高成就啊。
至于有些人故意说中国人不在意诺奖,说诺奖是西方标准,吹捧诺奖就是向西方标准低头,这完全是“赢学家”思维走火入了魔,某些外交人士可以宣传民主有很多种,并不像可口可乐只有一个味道,这些文科思维可以随便扯淡,但是科研成绩,一是一,二是二,你有没有做出开创性成就,全世界都看在眼里,要不然日本人今年诺奖拿了2个,也没见德国人、法国人在那里发酸啊。
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咱们国家科研方面确实有短板,有差距,要正视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即使某些人说中国在10年以后诺奖会井喷,那也是未来的事儿,未来的事儿你就一定说得准?

有些情况对比一下看看,中国是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至今15年过去了,从2001年加入世贸算起,或者从80年代改革开放清北中科大毕业生都去美国留学开始,那就是40年了,这么多年,一个大陆培养的诺奖入选都没有。
而日本197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前和之后20年,至少出了3个诺奖成果啊(仅限于科研)。
都说诺奖具有滞后性,确实日本大多数诺奖都是21世纪以后取得,也就是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30年才开始爆发,按照这个规律,中国可能确实要2035年以后才逐渐有诺奖,或许吧。
但改革开放之后40年,加入世贸以后25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15年,还是一个诺奖都没有,这也不符合当年日本的轨迹吧?
所以,有些东西确实要反思,比如咱们中国人是不是过于功利了?是不是太过于实用主义了?以至于缺少那种开拓性?
然而,反过来说,日本从战后经济起飞,到197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没有诺奖;1970年到1990年这20年经济又繁荣了20年,还是没啥诺奖...

倒是1990年开始失去的30年以后,诺奖开始爆发了...
这是不是说明,拿不拿诺奖,和经济发展似乎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呢?
同样的,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个过程,也和诺奖没有多少关系。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人最关心的事儿,不是搞科研突破,而是怎么把现有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这些年来,网上一直有个观点,说美国人善于从0到1的突破,中国人善于完成后面1到99的完善。
当然,这个说法不是那么绝对,并不是说美国人只做从0到1,也不是说中国只做1到99,但总之这个意思,就是中国的产业优势在于,有最大的市场孵化,有最多的理工牛马,然后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最后做到产能都过剩了...
过去20年最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光伏产业,一个是新能源汽车,都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是光伏产业,还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技术突破,都不是中国人原创,甚至最开始也没有人看好这个产业,比如特斯拉最早搞出来的纯电车,价格极其昂贵,根本不可能有市场,最后也是要靠在上海建厂,整合国内产业链,才走出了一条生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一样,要不是巨额补贴,要不是引进了特斯拉这个鲇鱼,国产新能源汽车能不能活下来也还是两说。
但最后,确实也只有中国能做出来,换了其它任何国家都搞不定这个事儿。美国搞不出来,欧洲更加搞不了。
这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
而且,要说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那么多技术突破,那么多技术革新,不断压缩了成本,这些成果,确实没法获得诺奖,但你能说这些成果不重要吗?
中国人把新能源汽车做成了白菜价,造福整个人类,这是不是对整个世界的巨大贡献?就像光伏现在成了白菜价,非洲人民靠光伏才过上了现代化生活,这是不是对整个人类巨大贡献?
而这些都不可能获得诺奖,也不会有一个诺奖来评价。
所以,换个角度想想吧,不是说诺奖不重要,而是可能咱们中国人确实不擅长搞科研突破。但是没关系,既然不擅长搞科研突破,咱们把科研成果做出产业,做大做强,做到极致,这也非常了不起啊。
地球上有70亿人口,这么多国家,美国人善于吸引全世界最顶尖人才,美国大学自由开放的氛围,美国人海量撒钱的豪气,都有利于基础科学研究,搞出新的突破,所以这些年来,人工智能也好,星舰也好,都是美国人搞出来的,是美国吸引了南非的马赛克,吸引了台湾省的老黄,搞出来的,这很好,这是美国的优势;日本人擅长一根筋,死脑筋,就是喜欢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日本人搞科研擅长在冷门领域搞出突破,这很好,这是日本人的优势...
中国人既不像日本人那么死脑筋,中国人太实用了,不喜欢搞那些冷板凳产业;中国的大学也不像美国那样,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指标...
既然这样,那就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好了。就好比你不是一个做题家,就不要和人家拼高考成绩,你可以试试体育这条路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拿不到诺奖也确实不算个什么事儿。
最后感慨一下,中美两个国家实在非常互补,美国有科研创新能力,中国有全产业链,一个搞突破,一个负责把产业做大做强,再用资本把两者绑定,一起赚全世界的钱,像之前智能手机产业和互联网产业那样,这不是挺好?
结果美国人独霸思想太严重,非要吃独食,感觉中国搭了他的顺风车赚太多,还威胁到他世界老大地位,非要和咱们打贸易战,实在是人类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