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阻止中国武统台湾怎么办?
抗美援朝时的艰难决策
在多个平台多次看到这样的提问:美国阻止中国武统台湾怎么办?今天还在头条看了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视频。说实话,我不太同意这些答案。
我知道读者朋友很想要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但在我回答这个问题前,朋友们是否应该想想这样几个问题,把这个几个问题想清楚了,答案自然有了。
第一,中国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动手武统?
中国政府多次明确表示:台湾当局宣布“独立”或外国势力干预中国内政,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下,中国将被迫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这段话里提出了两个武统的基本前提:一是台湾当局宣布独立;二是外国势力的干涉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两个前提是同时具备才动武,还是只要有一个出现就会动武呢?看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四次对外动武的底线就明白了。最早的是抗美援朝,后来是中印边境战争,再后来是中苏因珍宝岛事件的战争,再后来是中越战争。这四次对外战争中,抗美援朝是同时具备两个前提,但后三个都是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受到威胁。
四次战争说明,两个前提中只要一个出现中国都会不惜动用军事力量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前提既以确定,那中国动武的目的当然也就确定了。一旦动武,就必须坚决达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目的。
不知道朋友是否还记得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朝鲜战争,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由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他们去做决定。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为止”。
八个字可以概括动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动则已,动则必胜!
第三,前提确定了,战争的目的也确定了,朋友一定会提出第三个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最坏的局面,我们做好了相应准备了吗?
中国对危机的处理从来就是12字方针: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这里所谓最坏局面,当然就是美国的军事介入。但中国一旦动武,是把美国的全面军事介入考虑在内的。我们的军事准备一定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的。
所以朋友们总是问“美国阻止中国武统台湾怎么办?”实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怎么办?当然是照既定方针办。
涉及主权问题,中国的态度从来是鲜明的:“主权问题,不容谈判!”朋友们还记得这是谁说的吗?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来中国谈香港问题时,邓小平对她说过的一句话。
当我们将这三个问题串联思考时,会发现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更深层的逻辑闭环。中国武统台湾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命题,而是国家意志与战略耐心的综合体现。
大陆七十余年的对台政策始终保持着"文统优先、武统兜底"的节奏。这种定力源自对民族复兴进程的全局掌控,任何外部干预都无法动摇这种基于历史经纬的战略判断。军事准备的本质,实则是不断升级的"非战争状态军事行动的能力"。福建舰下水与环台军演常态化,与其说是为登陆作战倒计时做准备,不如理解为塑造"以武促和"的战略态势的推进,军事准备就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艺术"。
美国在台海的博弈困境恰在于此:他们幻想用"乌克兰模式"复制代理人战争,但当中国的全面准备使美国"阻止武统"需要付出的代价超过维持霸权收益时,华盛顿的决策天平自然就会倾斜。问问美国自己,就目前的情形,美国敢与中国硬杠吗?
值得朋友们记住的是,台湾问题的解法从来不在太平洋的航母甲板上,而在14亿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统一大业的关键在于持续积累不可逆的战略优势——而这正是中国最擅长的持久战智慧。
充分的动武准备,恰恰是为了促进和平统一。不知我这样回答朋友们是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