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年内已被处罚7次,新任CRO房旭曾因违规被警告罚款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今年以来,北京银行已被处罚7次,而新任首席风险官(CRO)房旭竟也曾涉违规被警告罚款。
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似乎在今年进入了“水逆期”。
在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贷款数据不准确、法人商用房按揭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等各类问题下,北京银行在今年多次遭到监管部门罚款,9月份一度罚超500万元人民币。
屡次违规换来的是水涨船高的业绩单。
两个月前,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盈利能力保持稳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同比增长1.12%,经营质效持续居于上市银行前列。
图源:北京银行2025上半年财报
银行资产总额达4.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53%;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2.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18%;存款总额2.6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39%。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良贷款率1.3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5.74%,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品牌价值亦实现新突破,按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中位列第49位,较上年提升2位。
无论是围绕公司客户展开的本外币存款、贷款等公司银行业务,围绕个人展开的本外币储蓄、托管、银行卡、信贷等个人银行业务,还是包括利率及外汇衍生工具交易、货币市场交易、自营性债券投资交易在内的资金业务, 都有了一定规模的提高。
且区域布局均衡。北京地区贷款占比41.16%,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贷款稳步增长,长三角地区贷款较年初增速10.66%,区域结构更趋合理。
但在这些成绩背后,更多的是隐忧。
01
踩中金融“五篇大文章”风口
面对上半年复杂经济环境,北京银行依然实现了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的稳健增长与持续优化。
这离不开行业红利以及该行对政策走向的精准把控。
在“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的指导路线下,北京银行形成了“123456’的战略布局,极力建设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
其中,作为国家金融战略的“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是北京银行近几年重点投入的领域,也是推动其公司银行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
在科技金融方面,北京银行推出了“领航AI贷”“科创e贷”等线上产品,上线“科创雷达”企业评价体系;落地全国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数字人民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居城商行首位。
图源:北京银行2025上半年财报
与此同时,提高资源倾斜。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分别新增科技特色/专营支行、专精特新特色/专营支行18家和16家,将科技金融纳入再贷款政策支持范围,联合政府、高校共建创新生态。
在绿色金融方面,紧扣“双碳”目标,创新产品与场景。
北京银行一边在产品创新上,落地全国首笔电子信息行业ESG双挂钩贷款、海洋碳汇质押贷款、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发行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构建“绿融+”产品体系。
一边在运营与品牌建设上,推动总行大厦实现绿色电力使用;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可持续金融对话,强化国际品牌影响力。
在普惠金融方面,北京银行致力于深化数字化赋能,覆盖长尾客群。
该行一方面通过“统e融”平台2.0的数字化服务升级,支持普惠业务线上无还本续贷,模型自动审批提升效率;研发精准授信决策模型,自主研发的信用评分卡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一方面落实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强化外贸、科技企业支持,健全尽职免责机制,通过再贴现、转贷款支持民营、小微客户。
在养老金融方面则打造“京行悠养”品牌,抢占北京市场。
图源:北京银行2025上半年财报
截至报告期内,北京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86万户,保持北京市场领先;新增养老专属指数基金Y份额,推出不同年龄段资产配置组合,优化保险线上投保流程。
与此同时,创新银发族专属健康权益,拍摄备老专题节目,开展“悠养人生·京彩飞扬”系列活动;链接“旅居养老服务平台”,探索智慧养老场景应用。
在数字金融方面,北京银行选择All in AI。
图源:北京银行2025上半年财报
在技术体系构建上,该行已经建成“1213”AI体系(一体化算力底座、两大模型开发平台、百项AI能力、三百项AI应用场景),落地“小京财智”“chatBI”等工具,并在RPA平台新增30余项自动化流程。
在业务深度融合上,实现企业客户通过数币购买上海政府柜台债、承销数币债券,落地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在这套组合拳下,北京银行的特色金融实现高速增长。
其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文化金融余额分别达4346.08亿元、2562.95亿元、2616.03亿元、1428.89亿元,较年初增速19.31%、21.84%、17.27%、26.24%,均大幅高于整体贷款增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促使该行的公司银行业务收入达到164.07亿元;贷款(含贴现)余额1.6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29%。
02
争做行业第一人
个人银行业务是北京银行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也是财报中唯一披露增速的业务。
近两年,北京银行围绕“123456”战略积极推进零售转型。这促使该行在上市银行零售板块业务增速普遍放缓的情况下,透露出了不一样的“苗头”。
报告期内,北京银行的零售营业收入实现110.8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95%。负债成本控制成效显著,本外币储蓄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26个基点。
零售资金量(AUM)突破1.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85亿元,增幅7.28%;储蓄存款7933.81亿元,较年初增长7.38%,储蓄累计日均增速11.33%,资金沉淀能力增强;个人贷款规模达7160.91亿元,较年初增加134.76亿元,规模持续位列城商行首位。
图源:北京银行2025上半年财报
究其原因,北京银行金融供给更注重特色化。
该行率先建成了全国儿童友好型银行,与上千所所院校开展合作,发行了几十款联名小京卡,使其成为北京银行的一张名片。
同时,该行还打造了“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升级推出了英才金融2.0服务方案,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清华大学丘成桐院士团队、怀柔区政府等合作,为各领域人才提供金融服务保障。
此外,北京银行还是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
截至目前,“儿童友好型银行”客户超226万户,举办京苗俱乐部活动3万场;“英才卡”发卡超2.4万张,“英才贷”累计放款近16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186万户,保持北京市场领先,养老金融品牌“京行悠养”持续升级。
在此期间,北京银行不断进行数字化经营提效,包括“零售水晶球系统”智慧化迭代,落地100余套数字化经营策略,触客超1亿人次;“爱薪通”智慧薪酬服务累计代发额突破800亿元(增幅11.4%);手机银行推出远程视频柜员服务,优化掌上银行家功能,全渠道服务效率提升。
不过即便如此,零售银行业务作为转型核心板块,2025年上半年表现依旧疲软。
其中,个人贷款余额7385.81亿元 ,较年初仅增长1.84%,显著低于公司贷款11.29%的增速;零售AUM中,非存AUM占比虽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但零售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8.95% ,低于公司业务结算清算业务31.32%的增速,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等核心零售业务对营收的贡献仍需强化,未能有效对冲公司业务的盈利压力。
图源:北京银行2025上半年财报
除了个人银行业务和公司银行业务,北京银行的资金业务表现也喜忧参半。
数据显示,金融市场管理表内外业务规模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61%;货币市场交易总量居境内市场第一梯队;托管资产规模2.76万亿元(增速21.66%),行业排名提升1位,城商行中居首位。
但是,金融投资收益稳定性差:2025年上半年金融投资总额1.67万亿元(同比增16.00%),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0万元(同比降89.32%),主要因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导致估值缩水;虽投资收益75.81亿元(同比增4.16%),但依赖债券利息收入,交易性收益贡献薄弱,投资资产整体收益波动较大。
03
狂吃罚单
随着业绩的增长,其背后的隐忧也日益凸显。
距今年8月底半年报披露仅过去一个月,该行因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金融投资业务减值准备计提不充足、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贷款数据不准确、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规范、法人商用房按揭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违规为土储项目融资,累计被罚530万元。
算上这一次,北京银行在今年在全国各地已经被处罚7次,累计罚款金额达近千万元,且地域分布广。
具体包括:2025年1月,西安两家支行因在办理保险业务中欺骗投保人被罚26万元。
2025年2月,乌鲁木齐分行及责任人因违反支付结算、征信管理及反洗钱规定,被罚133.5万元。
2025年5月,北京银行分行更是连吃三张罚单。
其中,南昌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违规调整还款计划、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170万元,四名责任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34万元。
南昌红谷滩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40万元,两名责任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3万元。
南昌高新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30万元,一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6万元。
三家机构合计被罚240万元。
一年7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这暴露出北京银行内控与合规体系存在的深层漏洞,意味着其合规工作没有做到位,“康得新案”也印证了这一点。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2025年6月11日,北京银行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聘任房旭先生为首席风险官的议案》。7月18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房旭北京银行首席风险官的任职资格。
但是此前,2021年9月,北京银行因服务收费管理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等问题被罚款820万元,时任公司银行部总经理的房旭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
虽然北京银行财报呈现出营收利润双增的态势,但1.02%和1.12%的增幅意味着其增长空间见顶。期内,该银行净息差1.31%,同比下滑0.1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降幅0.07个百分点明显扩大。
图源:北京银行2025上半年财报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总资产规模也在今年上半年首次被江苏银行超越,“城商行一哥”易主,而且在业绩上也被对方甩在身后。
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营收448.6亿元,同比增幅7.78%;归母净利202.38亿元,同比增幅8.05%;净息差1.78%。
实际上,早在2022年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就被江苏银行大幅反超。
翻看最近五个年度的数据,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都在600亿元和200亿元区间艰难向上爬,反观江苏银行则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营业收入从500多亿元开始突破600亿、700亿、800亿“门槛”,归母净利润也从相继突破200亿、300亿元大关。
这意味着,北京银行看似发展良好,实际已经开始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