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执着于申遗,像极了幼儿的第二个叛逆期的特征
【本文来自《中餐又要申遗了?哈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上初中那会儿有个同学,家境相对殷实——我指的是有足够多的零花钱买漫画书,常拿来与同学们分享。他有个习惯就是在所有漫画书上每一本至少签个三五处名字。就和小学初中为了教材不混都在扉页写上名字一样。但是漫画书这种不会搞混掉的东西他也要写上名字,甚至连当时被同学定性为黄色漫画的桂正和作品他也会写上名字,也不怕在课桌下传阅的过程中被老师发现,哈哈哈哈。
后来以我心理学的角度,这显然符合小孩子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通常在幼儿园阶段),喜欢强调“我的”这个概念,无论玩具还是其它的都喜欢强调所有关系。
我们执着于申遗,像极了我那个同学或者说幼儿的第二个叛逆期的特征。
很多人总是诘问,为什么他们能做我们不能做。我要说的是,中华文明是一个成熟的文明,有5000年不间断的传承,而且在这5000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世界第一。所以我们用崛起用回归这个词。我们天然就应该具有这种立定顶峰惯看风云的心态。而不是学那些小人乍富……
扯远了,我要说的是,棒子申遗尚且有个剽窃的企图。对于我们一直应用的生活上的一部分,属实没必要执着于申遗。没意义,略显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