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一旦动手武统,台湾将失去制度及治理模式的商讨权
最近,美国非赢利中国问题机构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武统台湾的相关兵推,这次兵推的最大特点是尽量以中国的思维进行要素设定,其中最大的变动要素之一就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诱惑下,台湾可能投降。
我比较同意胡锡进的观点,“美国人仍然是在以美国的思维推想中国会干什么”,但不同意兵推及胡的观点的是中国大陆动手武统后,台湾与大陆不会再有政治讨论的空间和时间。
我的基本结论是:大陆如果真正动手武统,台湾将失去与大陆进行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商讨权,香港式或澳门式将不再适合台湾。
其理由有四:
第一,大陆一旦启动武统行动,台湾现有的政治生态将面临根本性重构。对台独的斩草除根是优先政治选项,民进党如果还想作为一个民主党派存在,将会面临彻底的改造;国民党想达到的不统不独政治现状也将失去现实的基础;
岛内任何政治势力都不再具备与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届时中央政府对台治理模式必然超越港澳框架,采取更符合两岸统一实质的治理方案。
第二,从国际局势的需要来说,台湾特殊的地缘战略价值决定了其治理模式不可能简单复制港澳经验。台湾作为第一岛链核心节点,台湾回归后将直接纳入国家整体防务体系,驻军规模和军事部署强度将远超港澳。解放军东部战区可能设立台湾防区,原台军设施将全面接收整编或废除,这与港澳保留本地治安部队存在本质区别。
第三,台湾经济转型将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台积电等核心企业将纳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统筹,农业渔业全面融入两岸共同市场框架。不同于港澳"两制"下的关税区划分,台湾与大陆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将实现完全自由化,形成统一大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如此处理,这是因为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后到现在150年间,台湾一直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彻底清除独立的经济基础和军事能力是实质统一的需要,也是台湾武统后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第四,更重要的是台湾被台独势力危害久矣,大陆接管台湾后,将面临社会治理层面的深度整合问题。民进党当局长期推行的"去中国化"教育体系将被彻底重构,历史教科书恢复完整中国史观,台湾的公务员体系将纳入国家统一培训系统。台湾的司法领域将废止所有涉及"两国论"的法律条款,直接适用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律。这些变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港澳回归时的制度安排。
随着福建舰的服役,以及93阅兵所展现的中国军事实力,美国及台湾民进党当局已经清楚意识到, 当前台海局势已到临界点,台湾需要清醒认识到:拖延统一只会导致未来治理模式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若在和平统一窗口期主动融合,尚可争取过渡性安排;一旦触发武统,台湾社会将经历全面而深刻的国家化改造,历史留给台湾的最后机会,正在分分秒秒地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