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美国大豆的三个潜在影响
2024年美国有52%的出口大豆是销售给中国的,但今年咱们没有买哪怕一吨美国大豆。即使美国能找到其他替代客户,美国国内再消化一批,美国仍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大豆滞销。美国的农场主现在就要面临一个问题:明年种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撼动美国农业的基石。
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是玉米(约9520万英亩),然后第二位的就是大豆(约8340万英亩),第三四位的小麦(约4550万英亩)和棉花(约1012万英亩)相对而言都要少很多。可以看出来,大豆和玉米基本上是轮作的关系,靠大豆增加土壤肥力,第二年改种玉米或其他作物,消耗一定肥力后再种大豆。所以到了明年,美国农场主就要决定是不是把这两年种过玉米的地块拿来种大豆。如果继续种大豆,可能还要面临无法销售的困境;如果仍然种玉米或其他作物,可能几年内就很快耗尽肥力,要继续增加化肥使用量,增加成本不说,土地能否持续使用都会成问题。这是对美国的第一个潜在不利影响。
美国固然有很多方法增加土地肥力,但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经不起重大不确定性的折腾。只要咱们折腾两三次,让美国在种还是不种、种什么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美国农场主和农业投资者就会对农业失去兴趣,转而转向或投资其他产业。缺少人力和资本投入的产业,会逐渐走向萎缩。这是第二个潜在不利影响。
今年美国农业利润降低已是定局,明年或以后能不能保持利润都有很大不确定性。可以合理期待,美国针对农产品的金融市场会有一定缩水,空头会增加,这两方面都会降低金融投资者对农业相关金融产品的兴趣,转而投入与其他产业相关的金融产品,或投入其他国家的农产品金融市场,这些都会影响美国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使得金融市场小幅动荡。这是第三个潜在不利影响。
至于会不会根本性地动摇美国农业的根基,现在还看不出来,美国也会采取措施稳住根基,不至于产生系统性风险。但从长远看,美国农业会越来越不稳定,前面的三个潜在不利影响可能只是美国农业衰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