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靠创新系列:驳教授书桌日志的驳项立刚的“诺贝尔奖帮助不了科技发展”
发展靠创新系列:驳教授书桌日志的驳项立刚的“诺贝尔奖帮助不了科技发展”
一、观网原文:
1、项立刚老师的:诺贝尔奖帮助不了科技发展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528735&s=fwzxhfbt
2、教授书桌日志老师的:驳项立刚的“诺贝尔奖帮助不了科技发展”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528807&s=fwzxhfbt
二、理论原因:
1、诺贝尔奖是科技创新第一阶段的产物,以个人创新为主,与现在科技创新第三阶段情况并不适应,所以产生了项老师讲的结果,第三阶段的核心特征是组织化人力资源,新时代社会主义组织方式是最优解,中国的实践也是如此。备注:科技创新第二阶段以资本组织方式为主。
2、项老师只是说,诺贝尔奖对当今中国的科技创新促进有限,在当前科技创新第三阶段,针对组织化人力资源这个核心要素,更需要的是象征理想和荣誉的组织化奖项,比如我国国家奖项,效果要好的多。
3、项立刚老师通篇没有否定诺贝尔奖在科技创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积极意义,教授书桌日志举的例子只是科技创新存量,这些都已经转化成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发展,我们更需要的是是科技创新增量,拓展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空间。
三、实践需要:
1、全世界科技创新来到了其动态空间边界,投入产出越来越失衡,美国按科技创新第二阶段规律组织的科技创新无以为继,体现在金融虚拟资本市场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
2、中国物质生产的经济,也来到了科技创新高度、市场规模广度和有效组织密度三个维度的动态空间边界,进一步拓展的难度非常大,需要用科技创新第三阶段规律来拓展,将更多的组织化、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组织起来,向科技创新的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进发,光靠第一阶段的个人能力和第二阶段的资本激励是不行的,需要组织化的荣誉,来体现理想,比如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奖平均滞后22年的激励作用有限,更对现在动辄几万人的团队激励作用有限。
3、现实的表现也是如此,中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成果斐然,争夺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强,诺贝尔奖随他去吧。
4、最后贴上中国2024十大科学进展与教授书桌日志老师共勉,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3/content_7015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