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抱上阿里“大腿”,销量真能支棱起来?
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残酷漩涡中,荣耀似乎陷入了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慌乱状态。9月9日,阿里云官方账号发布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与荣耀公司宣布全面深化战略合作,范围涵盖AI云基础设施、AI模型、AI智能体生态以及线上线下商业生态等多个领域。然而,这场合作在热闹背后,却更像是一场荣耀为了自救而仓促上演的闹剧。
9月9日这个签约时间点,充满了刻意蹭热度的嫌疑。当日,整个行业乃至全球消费者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于次日凌晨举行的“苹果春晚”以及下一代iPhone的发布上。荣耀选择在这一天宣布与阿里的合作,其意图不言而喻,无非是想借助苹果新机发布的热度来刷一波存在感。这种行为,就像是一个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小角色,突然跳出来想在大明星的聚光灯下分一杯羹,显得既滑稽又可怜。
更可笑的是,荣耀CEO李健在同一天就开始为自家的旗舰机型荣耀Magic 8做预热。这种急于求成、饥不择食的做法,暴露了荣耀在市场竞争中的焦虑和无助。它就像一个溺水之人,看到任何一根可能的“救命稻草”都会拼命抓住,完全不顾这根“稻草”是否真的能让自己浮出水面。
荣耀与阿里巴巴的合作,看似是一次强强联合,实则是荣耀在自主研发上的无奈妥协。自从2023年国内市场因ChatGPT掀起大模型风潮后,荣耀虽多次表达对大模型的拥抱,但始终没有在核心的通用云端大模型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荣耀前CEO赵明曾表示,荣耀核心聚焦在端侧AI能力构建,通用大模型会选择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合作。这种表态,本质上就是荣耀在通用大模型研发能力上的短板,只能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弥补。
2025年,荣耀在新任CEO李健的主导下发布了“阿尔法战略”,宣布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并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加大AI开放生态投入。然而,开放生态的背后,却是荣耀自主研发力度的减弱。以荣耀Magic V5为例,它成为行业首个搭载阿里通义大模型和垂直Agent应用的AI智能体手机,看似取得了技术突破,实则是荣耀将自身技术发展的主导权交给了阿里巴巴。这种做法,就像是一个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直接抄袭别人的答案,虽然表面上交上了作业,但却失去了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有观点指出,荣耀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里巴巴在大模型领域的进展获得认可,且旗下丰富的应用生态与AI结合有利于荣耀在手机端部署。但这背后,是荣耀自身技术实力的不足。荣耀选择与阿里巴巴合作,无疑是将自己的技术灵魂拱手相让,这种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模式,难以让荣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荣耀将Magic 8系列定义为“最强自进化AI原生手机”,试图以此对标iPhone 17系列,但这种宣传更多的是一种概念炒作。根据荣耀CEO李健的预热,Magic 8的“最强自进化AI”主要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和生态三个方面。然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亮点并没有太大的新意。
在硬件方面,Magic 8预计会采用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但这款芯片并非荣耀独家,小米、OPPO、vivo等厂商也会在旗舰机型中搭载。这意味着在硬件配置上,Magic 8无法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操作系统方面,虽然荣耀MagicOS 10搭载了“行业最强”AI智能体,带来了更广泛的自动执行场景与更具活人感的交互方式,但荣耀在Magic 7上就已经展示了类似的功能,如用YOYO下单2000杯咖啡。这种缺乏实质性创新的功能升级,难以让消费者为之买单。
一位从事智能手机领域的行业人士表示,荣耀Magic 8的“最强自进化AI原生手机”定义并没有太大新意。荣耀只能在MagicOS操作系统上下功夫,进行硬件资源调配和AI智能体开发,但这与行业内其他厂商的努力方向并无本质区别。荣耀的开放战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阿里巴巴等合作伙伴,但也暴露了其在自主研发上的无力。这种靠概念炒作来吸引消费者的做法,终究难以长久。
天眼查APP显示,荣耀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出现了明显的同比下滑,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连续两个季度跌出前五名,沦为“Others”。这一惨淡的销量数据,反映出荣耀在市场竞争中的严重乏力。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曾经与荣耀并肩作战的经销商体系也开始动摇,一波经销商转向其他手机厂商,尤其是华为。这对于荣耀的渠道体系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荣耀亟需通过一款有竞争力、能走量的旗舰机来提升品牌势能,稳住经销商体系的军心。Magic 8系列被寄予厚望,但它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一方面,iPhone 17系列的热销表明,AI能力对于一款旗舰智能手机的产品差异化的有效助力正在成为一个问号。即使荣耀Magic 8在AI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但能否真正吸引消费者购买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荣耀走向IPO需要良好的业绩和利润表现来支撑,但目前荣耀推出的多款机型为了走量,利润空间很小,难以维持线下体系的运转。Magic 8系列虽然被寄予厚望,但要在提升品牌势能的同时实现走量和维持利润空间,难度极大。
荣耀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以及Magic 8系列的推出,看似是荣耀在困境中的积极自救,实则是一场充满隐忧的闹剧。荣耀在技术研发上的无奈妥协、概念炒作下的虚假繁荣以及销量困境中的挣扎,都让它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荣耀不能及时调整战略,加强自主研发,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终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