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签为什么会引来这么大的声浪?

文/挪威

假期过完了,K签已经正式实施了,从1号开始,K签就开始实施了,关于K签,大家可以去网上查查,简单来说极大降低了外籍人员过来的门槛,不过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的创业交流活动,还没涉及到工作这一块。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在放假前,9月底,就K签网上就吵得沸沸扬扬了,后来一些平台甚至连这个话题都不见了,现在热度下来了,我来聊聊。

500

为什么K签回引来这么大的声浪?特别是在做题家牛马居多的知乎,几乎是清一色都在飙脏话,很简单,因为宣传上的高人一等和事实上的外籍人员超国民待遇同时非常奇葩地存在于社会上,而且非常普遍。

宣传上的高人一等,这个就不用说了,可以总结为目前全球没有我们能看得起的国家,也就对面漂亮国,可以稍稍和我们掰一掰手腕,但也快崩了;欧洲不行,剩下的发达国家都是走狗。

比如日韩首先是走狗其次就是只小礼无大义,总之就是不行,这种不行大家可以从针对各个国家的外号感受得到。

而外籍人员的超国民待遇也很真实,最典型的是留学生,留学生住的是公寓,本地学生是住的是地狱,可能夸张了点,但基本事实是有限优质资源先尽着外国留学生用。

500

500

对超国民待遇最早的记忆是2012年有位日本环球旅行者在武汉把自行车丢了,然后警方光速破案,还回了自行车,被大家称为找车门。

关于留学生优质资源可能还是最表层的,有些可能理解为,我热情一点嘛,给人家印象好一点嘛,毕竟异国他乡地过来留学也不容易,而更深层的是制度性的资源倾斜,这就不方便多讲了。

500

我要告诉各位年轻牛马的是,别说外籍留学生了,就咱自己家一水之隔的港澳生,在考大学和领取就业创业补贴上,相比内地年轻人也是遥遥领先的。

以2025年北大的录取线为例,港生DSE考试难度和进入门槛与内地录取门槛换算的话,DS给我的数据是,难度低30-40%,当然你可以质疑这个数据,但你看目前多少人往香港跑拿个身份方便子女考大学就知道了。

500

至于就业创业补贴,拿得也更多,多数创业补贴都有专属通道,单人金额也更多,比如深圳那边的港青创业大赛补贴单项最高50万,相比内地青年也多处3-7份专属补贴,总之拿钱更多。

所以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一方面在宣传上你看不起人家,怎么都要赢;另一方面,哪怕是在你自己的故乡,人家拿优质资源的概率机会和难度和你也不是一个量级。

这就好比让一个在考试难度堪称地狱级的河南考生对一个考试难度轻松得多的留学生说,欢迎你来占用我们的录取名额,除非河南这哥们考试考傻了,正常人都会骂。

就这么简单。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