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宜积极呼应「大湾区申办奥运」倡议
随着由广东省、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联合主办的「十五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人们对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由多个省级行政区联合主办「全运会」的信心进一步加强,香港政界团体乘势提出倡议,以粤港澳大湾区申办二零三六年奥运会,而且还有香港智库和公共政策领域的人士成立了一个名为「二零三六工作组」的机构,致力于推动港澳及大湾区其它城市,向中央提出建议,由中国国家奥委会的名义,申请以「大湾区」名义联合申办二零三六年奥运会。而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代管的国家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也刊登了题为《大湾区申办二零三六年夏季奥运会值得一试》的文章,似乎是暗示了中央对此倡议给以正面及积极的评价。
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一百三十四届国际奥委会会议上批准了新的国际奥运会申办程序,核心思路是不设固定周期、不搞竞争性竞选,而是在「对话式选举」的模式下,国际奥委会将顺应各潜在主办国的节奏,在合适的时机为奥运会匹配适宜的项目与合作伙伴。并将作为东道主的城市从单一城市/地区/国家改为多个城市、地区或国家。这就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城市联合申办二零三六年奥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申办城市预计在二零二七年提出申请,国际奥委会将在二零二九年夏季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决定主办城市。而国际奥委会已经组成的「二零三六年夏季奥运主办方委员会」的成员中,不但有中国的李玲蔚,而且其它成员所在的国家,大多与中国友好。而更重要的是,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姬丝蒂•歌云妮,计划在今年「十五运」期间访问中国,这也是她上任后首次访华。相较其前任巴赫在二零一七年已确定冬奥主办权后的访问中国,歌云妮此行并无既定任务,其时机与地点选择,不禁让人猜想是对大湾区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能力的一次实地考察。而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的规定,歌云妮如成功连任,其任期将结束于二零三七年。这就意味着,二零三六年奥运将是她唯一一个全权主导的奥运会。
目前已经明确声明有意申办二零三六年奥运的城市,有印度尼西亚的新首都努山塔拉、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卡塔尔的多哈、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及其周边卫星城镇,及智利的圣地亚哥等。而在上述的诸城市中,除了是多哈的条件较佳之外,其余的城市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体育设施、社会治安方面,还是在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方面,都不如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都举办过「亚运会」、「大运会」等国际性赛事),甚至印度及其艾哈迈达巴德更是被认为根本不具备举办奥运的基本条件。而土耳其警方今年三月也以涉嫌贪污和协助恐怖组织为由拘留了伊斯坦布尔市市长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耳其后续的申奥进展。
与此同时,在已举办或已确定举办的二十二届夏季奥运会中,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地区承办了九届,北美洲将承办五届,澳大利亚也将举办三次奥运会。而亚洲仅承办过四届夏季奥运会,这又是粤港澳大湾区申办奥运会的有利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申办二零三六年奥运会,有利于向全球推广大湾区;有利于加强大湾区内部区域融合,将香港、深圳、澳门和广州打造为统一的全球创新文化枢纽;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实际成效;有利于向台湾地区示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励新一代年轻运动员,有利于落实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的规划前景。
站在澳门特区的角度,澳门参与大湾区申办二零三六年奥运,不但是落实执行行政长官岑浩辉今年四月在立法会发表其任内首份年度施政报告中,有关建设「体育之城」,继续推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落户澳门。借全运会契机,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界交流的愿景,而且更是可以籍此之机,推助中国奥委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中国澳门」加入国际奥委会的申请。
实际上,在以往历届夏季及冬季奥运会上,尤其是二零零八年就在我们国家首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在运动员出场的环节中,当两岸四地中的中国的国旗及「中国香港」的区旗、「中国台北」的奥委会会旗,都飘扬在大会会场上,而这三个会员体的运动员亦在各个项目的运动竞投场上驰骋打拼的时候,唯独「中国澳门」奥委会的会旗(澳门特区区旗)及运动员却被排斥在会场之外,从而形成了中国在国际体育领域「金瓯缺角」的畸形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都可以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并可参加奥运会,而已成为亚洲奥委会成员,并已成功举办「东亚运」和「亚室运」、「葡语运」的「中国澳门」,却一直未能成为国际奥运会成员,更是被排拒在奥运会赛场之外的主要障碍,是来自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在他主导之下,国际奥委会于一九九六年修改了章程,明确了国际奥委会只承认联合国认可的主权国家成为其会员,但不追溯及在此之前已加入国际奥委会的非联合国成员体,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华台北」。平情地说,这个决定并非专门针对澳门,而是针对萨马兰奇的家乡——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亚地区,当时正闹分离活动,意图成立独立国家,并申请加入国际奥委会。作为西班牙「统派」的萨马兰奇,坚决反对其家乡一些人的分离活动。为此,萨马兰奇为了投鼠忌器,而主导了这个决议。这样做,萨马兰奇是维护了自己祖国的统一,也保护了自己的政治声誉,但却牺牲了澳门加入国际奥委会的机会。而且,还有科索沃、苏格兰等二十多个地区,都被排拒在外。
在萨马兰奇逝世后,接任的罗格明白到澳门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欣赏澳门在推广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所起的作用。而且连国际奥委会大多数委员都都明白到,中国澳门奥委会的加入国际奥委会的申请,与分裂主义无关,且已得到了其中央政府的认可,故关于澳门加入国际奥委会的申请,如果能想办法找出一个适当的理由,是可以得到不受上述决议管制的豁免,甚至是另行通过一个「澳门条款」的。但不知为何,却一直未能取得进展。这就希望中央政府责成国家体育总局继续做好协助澳门加入国际奥委会的工作,而中国澳门奥委会更应做好向国际奥委会介绍《澳门基本法》的相关规定及澳门的体育运动现状的工作,使他们体认到澳门特区在参加国际组织方面的高度自主性,及澳门的体育水平绝对不低于国际奥委会现有一些成员体的事实,而对「中国澳门」加入国际奥委会,大开「绿灯」。
因此,澳门特区政府有必要趁着国际奥委会主席歌云妮将于「十五运」期间访问中国的机会,建议中央也安排她访问澳门赛区的行程,实地了解澳门特区的体育运动现状,及澳门体育健儿以至全体「澳人」对中国澳门奥委会加入国际奥委会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