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首波县市长提名人选多面看

  就在中国国民党为党主席换届改选而纷纷扬扬,无暇顾及二零二六年「九合一」选举的参选人提名作业之际,在民进党方面,不但是已经成立了选举对策委员会,并先后召开了三次会议,确立了基本原则,而且也已经进行了实质性的参选人甄选工作,在前日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拍板确定由「平地原住民立委」陈莹参加台东县长选举,「区域立委」王美惠曾经嘉义市长选举。待中执会确认后,即可正式提名。

  按照「选对会」决议的建议提名策略,台东县和嘉义市都是属于民进党非执政县市,由党主席赖清德进行征询协调作业的「第三类区」。这就显见,「选对会」是采取「先易后难」的渐进方式,处理各县市参选人的提名问题。实际上,在「第二类区」是针对首长还没做满两届,任期尚未届满的民进党执政县市,虽然「特别条例」授权由主席赖清德提名,经过中执会同意后办理征召作业,但基本上是「现任者优先」,因而可以暂时搁置不理的情况下,目前是民进党执政的县市,但县市首长已经连任到第二次任期届满,不能再次参选争取连任,必须办理初选的「第一类区」,因为具有民进党执政的充沛政治资源,较为容易当选,甚至是「躺着选也可当选」,因而就有多人竞逐甚至出现「恶性竞争」,比如台南市和高雄市。面对这种情况,「选对会」就暂时予以「冷冻」处理,先行处理较为容易着手的民进党非执政县市。不过,又将之分为两类,其一是国民党籍的县市长只是一任,可以争取连任,如台北市、桃园市等,民进党要发起挑战难度较大,因而也是暂时「冷冻」处理,以求寻找最佳人选;其二是国民党籍的县市长已经连续两任,不能再争取连任,这就让民进党「有机可乘」,但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其中的新北市、台中市等热门城市,国民党拥有较强的潜在参选人,因而民进党「选对会」还是要慢慢来,「睇定先」,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县市,国民党潜在参选人的实力较弱,因而「选对会」就优先处理。例如今次「首波」推荐建议的台东县和嘉义市的参选人。

  其实,台东县仍然是民进党的「艰困选区」,因为台东县的选民基本盘蓝大于绿,是蓝营「铁票区」,自从二零零六年起就由国民党执政。而根据《菱传媒》年初发布的「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调查」,台东县现任国民党籍县长饶庆铃二零二四年的满意度为百分之六十七点一六;而从「政党认同」来看,国民党是百分之三十七点二二,民进党仅百分之十点九五,民众党只有百分之三点九四,绿营要在台东县「翻盘」并不容易,蓝营继续执政机率较高。

  台东县议会议长、国民党台东县党部主委吴秀华已经表态参选下届县长。吴秀华的胞兄吴俊立是台东县前县长,嫂嫂邝丽贞也曾任县长,吴家在地方长期具有影响力。吴秀华的先生是卑南族人,她具有原住民媳妇身分。这使得吴秀华在对拼陈莹时,将在原住民族方面取得平衡。实际上,陈莹就是卑南族人,她现时的「立委」,就是参加「平地原住民立委」选举而当选。

  虽然台东县的政治版图是蓝大于绿,但国民党也不能有丝毫怠懈。这是因为,陈莹的父亲陈建年,原本是国民党籍的台东县县长,更是台湾地区首位原住民出身的县长,并获得连任。但在陈水扁上台后,被民进党成功「策反」,他于二零零二年宣布退出国民党,并支持民进党籍的音乐家女儿陈莹参选「立委」。而民进党当局当即向其赐予「原住民族委员会主委」。二零零四年底,陈莹代表民进党参选第六届「平地原住民立委」,顺利当选,也是民进党首次拥有「原住民立委」议席。二零零八年由于选情艰困而转战「不分区立委」而当选。期间,陈莹还出任民进党中央党部原住民族事务部的主任、民进党中常委及妇女部主任。二零一六年,陈莹以第三高票当选「平地原住民立委」,暌违四年重回「立法院」,同时也是该届唯一的卑南族「立委」。陈莹二零二零年被排为「不分区立委」第十七名,但民进党最终仅获十三席,陈莹争取「三连霸」失利,民进党也因此而在第八届「立法院」没有原住民的代表。卸任后,陈莹重走音乐路。二零二四年,陈莹再次由民进党提名参选「平地平地原住民立委」而当选,因而陈莹是民进党少数出身原住民族的「立委」,也是目前自「立委」选制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以来,民进党首位在原住民选举区多次当选的「立委」。

  赖清德年初曾经在民进党中常会指示「不分区立委」庄瑞雄全力经营台东县,但最终「选对会」还是挑选了陈莹,可能是基于陈莹的卑南族身份及其父亲在台东县的「余荫」。而国民党将是由「卑南族媳妇」吴秀华出战,因而在台东县将会发生「卑南族大战」,端看「鹿死谁手」?

  嘉义市则是另一种类型。原本嘉义市像宜兰县一样,是「民主圣地」,曾经长期由地方派系势力「许家班」盘踞,在省辖市年代即使是在台湾地区一党独大的中国国民党,连换国民党嘉义市委员会九任主委依旧无法执政。但随着中国国民党籍黄敏惠的当选,政治势力有所转变,黄敏惠在因为连续两任不能再选而让民进党的涂醒哲「乘罅而入」之后,隔了一届「卷土重来」再次当选,而且在此连任,成为台湾地区地方自治史上首位四度在同县市当选的县市长。正因为如此,她多次出任国民党副主席,并曾代理主席。

  但被形容为「最有民意的市长」的黄敏惠,却一直没有宣布接班人,「蓝白合作」在嘉义市的推进也陷入停滞。这就为民进党「乘罅而入」找到切入口,因而推出民进党在嘉义市的「区域立委」王美惠出战。由于在嘉义市只有一个「区域立委」的议席,与嘉义市长选举一样都是属于「单一应选名额」,如果以其在「区域立委」选举的选绩衡量,在国民党迟疑不决耽误选机下,有机会攻陷在南台湾蓝营政治版图中的「孤岛」嘉义市,将南台湾唯一的蓝天变为绿地。

  但王美惠却也存在着「短板」,她与民进党地方党部有积怨,经年累月的嫌隙造成王美惠与地方绿营形同陌路。民进党嘉义市党部是否全力辅选,仍然是未知之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