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照顾养病的父亲,我最近回到了农村,顺便说一下我的见闻

【本文来自《我家以前种地交完公粮每年都亏本,中国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教育农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长者试水
  • 只有你家“亏本”,别人都有“盈利”,说明什么问题呢?

因为要照顾养病的父亲,我最近回到了农村,顺便说一下我的见闻。

之前在观网说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也趁此机会详细看了一下并作出更正:沿马路的农田都有种植,但大部分都是一些种粮户“捡”别人的耕地种植,大部分“承包户”都没找种田户要所谓的租金,因为那一亩两百来块的巨资真的没必要,但离马路稍远一些的土地很多的确处于撂荒状态,田间小路也因无人维护,处于无处下脚的状态。

另外,种粮户即使种田,也是粗放状态:机械播种后,无人机洒一次药,顺便施一次肥,至于灌溉,基本看天,农作物旱死、涝死都拉倒,这就节省了一大笔成本。

我父亲在养病期间还与种粮户聊了几句,种粮户的表述来看,即便如此粗放,种粮也是亏本状态,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补贴。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农业发达的米帝,农民收入中,补贴也会占很大一部分。

至于2006年之前农业生产的问题,一提这事儿,我父亲就破口大骂,基本内容就是三字经+粮食都让xxx征走了, 公粮+税+三提五统差不多能占总收成的一半,如果是灾年,公粮可免,但税+三提五统照常征收,此时会收走绝大部分收成,部分家庭甚至全部上交后仍会欠一大笔钱,丰年时,相当多的家庭剩下的粮食最多只能吃一个月的闷干饭,剩下的时间都能节约着点吃红薯稀饭或者萝卜稀饭之类的,这也与我儿时记忆中的感受相同。

我儿时的伙伴因为多次欠款无力还清举家逃往湖北,几十年都没再回来,现在他家的房子也成了他家邻居的库房,我还特地去缅怀了一下,他一家人离开时与我们同村的人一一告别,告别时他家男主人的话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大意与“将军的恩情还不完”类似。

我不知道今年我们统计粮食的总产量是不是又会创新高,但至少我的家乡不会了:阴雨天断断续续一两个月,开车路过一些种粮户在路边晾晒早稻稻谷,一场雨下来,人家直接把这些稻谷拉去了饲料厂。

还有一些种粮户阴雨天没法儿收割,稻谷直接在稻穗上发了新芽,一年白干。

晚稻现在还没到收割期,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过最近也鲜见晴天,估计也不会太乐观。

是的,你看看,即使现在使用机械化、无人机+免征税,种粮户还是处于亏损或者略微持平的状态,而在公粮+农业税+三提五统的时代,你告诉我,你怎么盈利?

另外,在此要说明一下,在那个时代,公粮、农业税、三提五统是三个独立的物资征收内容,某些人不要把公粮与税等同,有意见的,可以查看国务院相关的文件。

当然,虽然我据实描述,但我也不太清楚这些东西在观网能否通过审核,但如果能发出来,我想让那些靠键盘了解农村的人能明白,键盘离田野太远,不要轻易地对远方的田野生活发表结论性观点,更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否定别人的真实经历。

如果你真的是个爱国者,真的有主人翁意识,不妨做些田野调查。

最后,还要提一嘴的是,现在某些农村的基础设施似乎就没考虑过农村还会种粮食:没有专门的脱粒与晾晒场地,种粮户只能在马路边解决这个问题,出现这种事,或许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在农村,种粮是没有前途的,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农业生产去耗费太多资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