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中断巡航后恢复执勤

来源:USNI News

500

2025年8月27日,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CVN-73)在太平洋开展搜救演习期间航行。美国海军供图

周二,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CVN-73)从日本横须贺出发,恢复中断后的巡航任务。

这艘前沿部署的航母原计划于周一上午10点从横须贺出发,但推迟至下午4点,最终当日行程取消。随后,航母于周二上午10点启程。“乔治·华盛顿”号是目前唯一在印太地区执行任务的美国航母。

“乔治·华盛顿”号及其搭载的第5舰载机联队(CVW)5将首先在日本九州岛沿海开展固定翼航母资格认证训练,之后继续巡航。岩国市议会称,该联队将开展训练直至10月5日。目前尚不清楚为期一天的延迟是否会影响航母资格认证训练的时间安排。

500

日本官员已要求航母资格认证训练尽量减少噪音,以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日方已要求美方将海军陆战队航空站岩国基地的最后起飞和降落时间限制在每天晚上11点。2025年9月1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岩国基地,第5舰载机联队下属的“攻击战斗机中队”(VFA)147的F-35C“闪电II”型战机开展航母着舰训练。美国海军陆战队供图

此前,据美国海军研究所新闻网报道,该舰载机联队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基地训练期间正值节假日,日方提出噪音投诉,此后日方提出上述要求。最终,日本国土交通省要求美军尽可能在晚上11点前,即跑道运营时间内返回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

“乔治·华盛顿”号结束上一次海上任务后恢复巡航。该航母曾于6月10日从横须贺出发,8月30日返港。在此次航行期间,航母搭载第5舰载机联队、巡洋舰“罗伯特·斯莫尔斯”号(CG-62)和驱逐舰“肖普”号(DDG-86),组成“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CSG)开展行动。

7月,航母访问马尼拉,随后参加由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的多国演习“护身军刀”,在东帝汶海与英国皇家海军航母“威尔士亲王”号(R09)开展双航母行动。“护身军刀”演习结束后,“乔治·华盛顿”号与“威尔士亲王”号、两栖攻击舰“美国”号(LHA-6)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航母“加贺”号(DDH-184)在菲律宾海开展多大型甲板活动(MLDE)。

同样在印太地区,周二,美国第7舰队指挥舰“蓝岭”号(LCC-19)离开韩国釜山,此前该舰于一周前抵达釜山进行港口访问。

“在本次港口访问期间,美国第7舰队旗舰的领导层计划与韩国海军同行和当地领导人会面,讨论提高作战准备能力、推进未来军事能力建设以及全面加强美韩双边关系的途径。”美国海军在其抵达时发布的新闻稿中写道。

500

此前,“蓝岭”号在完成美日韩“自由边缘”演习后访问了韩国平泽,此次演习标志着该演习首次不由美国航母主导。2025年9月29日,美国第7舰队作战区域前沿部署服役满10年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DDG-65)离开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第15驱逐舰中队指挥官、舰长大卫·胡尔杰克上校从“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希金斯”号(DDG-76)右舷舰桥翼向“本福尔德”号船员挥手告别。美国海军供图

周一,驱逐舰“本福尔德”号(DDG-65)在为美国第7舰队前沿部署服役10年后,离开横须贺海军基地。该驱逐舰将重新部署至华盛顿州埃弗里特,以支援美国第3舰队行动。据海军发布的新闻稿称,“本福尔德”号在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后,也将从第15驱逐舰中队(DESRON)转隶至第31驱逐舰中队。

“本福尔德”号于2015年10月抵达横须贺,加入前沿部署海军部队-日本(FDNF-J)。在服役的十年间,该舰参加了众多多边海上演习,如“马拉巴尔”、“海上反特种作战部队演习”、“太平洋格里芬”、“英勇盾牌”、“锐剑”、“年度演习”和“决胜之龙”等,并在印太地区航行了400多万英里。

周一,快速攻击潜艇“圣达菲”号(763)在完成美国印太司令部责任区为期六个月的部署后,返回其母港洛马角海军基地。海军发布的新闻稿称,该潜艇在太平洋参加了多国演习,包括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共同参与的潜艇演习(SUBEX)25-1。

“我很荣幸‘圣达菲’号被选中代表美国潜艇部队参加太平洋地区的多国海军演习,”圣达菲号舰长埃里克·克内珀在新闻稿中表示,“这些演习汇聚了多国的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展示了我们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以及为支持美国的最高优先事项和利益而保持的绝对优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