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知香夏靖不回应“西贝事件”,预制菜行业需更加合规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为了挽回消费者,味知香持续喊出“新鲜优质食材”“益生菌锁鲜”“0添加”等口号,但效果一般。
西贝预制菜事件的爆发,让本就饱受食品安全质疑的预制菜企业雪上加霜。
近日,有投资者在“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业绩会上对其董事长夏靖发难,询问其对西贝预制菜事件的看法,以及预制菜在连锁餐饮企业中的运用占比。
虽然夏靖没有做出正面回应,但味知香的业绩和股东的举动说明了一切。
味知香9月25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味知香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归母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减少24.46%;扣非净利润为2533.84万元,同比下降38.74%;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图源:味知香2025上半年财报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苏州市金花生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已减持48.35万股,目前仍持有公司股份986.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15%。
业绩下滑、股东悲观,味知香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01
成本高涨,预制菜越卖越亏
西贝因为预制菜的销售价格较高成了罗永浩吐槽的活靶子,如今,作为预制菜供应商的味知香也开始调高产品价格,似乎已经无暇顾及消费者感受。
究其原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已经成为一众餐饮企业的心头患,味知香也不例外。
2025年以来,上游农产品价格受供应链扰动、气候因素影响波动加剧,肉禽、水产等原材料价格同比大幅增长,肉、油、调料也全都在涨,这让餐饮行业感受了丝丝凉意。
受到“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味知香营业成本达到2.71亿元,同比增长10.29%,增速远超营业收入4.70%的增幅。
图源:味知香2025上半年财报
其中,肉禽、水产等核心原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高,成为导致味知香利润下降的重要因素。
以牛肉类、水产虾类产品为例,两类产品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37亿元、0.46亿元,虽为核心收入来源,但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推高了单位生产成本。其中,2025年上半年的国内牛肉批发均价约为7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2%。
图源:味知香2025上半年财报
这导致味知香毛利率被动压缩,从去年同期的24.8%下滑至21.4%,一下“吃”掉了3.4个百分点。
但提价措施并不是一个提高利润的好方式。
当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为预制菜买单已经是难上加难,其提价的政策显然与下游消费需求呈现的“品质化升级但价格敏感度提升”的特征相背离。
卷不动价格,那就只能靠卷口味、卷质量让消费者买单。
这几年,预制菜企业都在“拼内功”,力求在口味、营养、便捷上做出差异化。味知香也是如此,但推出的“时令限定”“地域特色”等菜品未形成爆款,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虽然味知香已有300+SKU,但上半年营收仍靠黑椒牛柳、宫保鸡丁等十年老品支撑。
02
味知香靠“西贝们”发家
味知香的销售模式涵盖零售、批发以及商超渠道,其中零售渠道主要分为加盟店和经销店渠道,针对的都是C端消费者,批发渠道针对的则是餐饮、酒店、团餐等B端客户。
但此前的“槽头肉”事件以及预制菜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负面新闻,导致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食品安全顾虑。
从上半年业绩表现看,味知香不同渠道收入呈现分化,零售渠道持续承压,收入同比下降4.56%至2.1亿元,加盟店和经销店数量均在减少。
图源:味知香2025上半年财报
在2023年之前的行业扩张期,味知香精准抓住了预制菜赛道的爆发红利,通过快速扩张加盟店,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
但是在2023年,味知香出现了一波闭店潮。全年加盟店虽净增长132家,但闭店数量也达到231家,而且拓店(净增长)增速远低于2022年的376家。
2024年,味知香加盟店更是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关闭加盟店达127家,全年净减少79家,这导致味知香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同比下降11.39%至3.8亿元。
据证券之星报道,虽然味知香一直试图通过加速推进“千城万店”计划,在华东三四线城市空白市场扩充零售网络,但是今年上半年,其加盟店还是呈现出净减少的态势,降低了43家至1701家。
经销店在报告期内的收入也同比下滑33.46%至2953.18万元。
这意味着,C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买单欲望越来越低。
为了挽回消费者,味知香持续喊出“新鲜优质食材”“益生菌锁鲜”“0添加”等口号。
同时针对家庭消费“品质化、场景化”需求,推出时令限定产品、地方特色美食及鲜品、卤味类新品,并响应“健康饮食”趋势,研发低油、低盐、低糖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但效果一般。
相反,B端客户成了味知香等预制菜企业收入的重要贡献者,带动批发渠道收入同比增长4.82%至8800.35万元。
图源:味知香2025上半年财报
像西贝等餐饮店,预制菜的占比已经快要覆盖所有菜品。在没有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这些餐饮店向不知情的消费者销售了大量预制菜,间接帮助味知香等预制菜企业提高收入。
以西贝为例,引发争议的“罗永浩套餐”中嫩烤大黄鱼的去刺黄花鱼柳为三都港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提供;保质期24个月的速冻西兰花为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提供;鸡汤豆腐专用的风味鸡汤料包则为英鹏(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这让味知香更加注重批发渠道。目前,味知香正在完善经销商体系,助力“1+N”模式的推广,同时重点开拓团餐业务。
商超渠道也是一大增长曲线。
今年上半年,商超渠道同比增长155.55%至3775.76万元,但商超进场费等费用增加,叠加原材料成本上涨,共同加剧了味知香的利润压力。
03
味知香面临“由量转质”的挑战
预制菜行业正在面临“由量转质”的转型浪潮。
在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健康和安全成核心竞争词的背景下,味知香需以“健康化+场景化”为核心,升级产品矩阵。
从健康维度看,当前消费者对低油、低盐、低糖产品需求激增,公司需要依托研发中心,推出“轻食预制菜系列”,例如低脂鸡胸肉套餐、清蒸鱼块、蔬菜沙拉预制包等,标注营养成分表,契合健身、减脂人群需求。
同时,深化益生菌锁鲜专利技术应用,在现有腌制工艺基础上,拓展至更多产品品类,如将益生菌技术用于卤味、鲜品,既提升产品风味,又强化“健康”品牌认知。
从场景维度看,需覆盖家庭、餐饮、礼品等多元场景。
家庭场景方面,除时令限定产品外,开发“一人食”小份装、“家庭聚餐”组合装,满足不同家庭结构需求;餐饮场景方面,针对酒店、餐厅推出“标准化预制菜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口味与规格,帮助餐饮商家降低后厨成本、提升出餐效率;礼品场景方面,推出高端预制菜礼盒,搭配精美包装,切入节日礼品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
而在预制菜行业标准化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味知香还要以“合规+口碑”巩固品牌优势。
一方面,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当前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22000等四大体系认证,未来需进一步升级“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食品安全管控清单,引入AI视觉检测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清洗、切割、腌制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批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图源:味知香2025上半年财报
同时,定期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产品检测,并公开检测报告,增强消费者信任。
另一方面,深化品牌传播。
依托“味知香”“馔玉”两大核心品牌,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渠道,传递“只甄选优质好食材”的品牌理念。
比如,拍摄原料产地溯源纪录片,展示全球直采过程;邀请美食博主、营养师开展产品试吃与科普直播,讲解预制菜烹饪方法与营养知识;在社区、农贸市场开展线下体验活动,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产品品质,逐步打造“家庭预制菜首选品牌”形象。
预制菜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各大企业都应以“成本管控为基、渠道升级为翼、产品创新为核”,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