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国庆档,这大片买票就赚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前两天,两条消息刷爆了Sir的朋友圈——
一是,《阿凡达2:水之道》即将国庆假期重映。
二是,《阿凡达3:火与烬》放出了最新的预告片,正式确认引进。
幸福来得太突然,有点不真实了。
要知道在视觉技术上死磕的卡梅隆,从卡神,生生变成了“鸽神”。
没想到今年内能连看两部。
影迷们,提前过年了!
Sir的国庆看片计划,又多加一部。
为什么需要重看?
因为《阿凡达》系列,代表的是电影极致的造梦,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最怀念的那个,上行时期的风采。
卡梅隆最想做的永远都是——
让未来,提前降临。
01
梦,从未这样清晰可见
当年,在《阿凡达》带来的视觉冲击下,全国的IMAX从80家飙升至716家。
科技的锋芒,让故事美到失语。
阳光在奈蒂莉脸上交错出迷离的倒影。
灵魂树与种子。
牵动着每一根有神性的肌理,展示纤毫毕现的空灵。
继第一部“森之道”后,第二部开始探索潘多拉更深的维度。
如何做出特效界人人畏难的巅峰:
水。
眼前的蓝色星球,冲击着脑内汹涌的识海。
卡梅隆将电影的拍摄选址在新西兰,借鉴密克罗尼西亚文化,创造出与第一部完全不同的海洋文明。
多个后期技术(着色器)被应用在不同的细节上——
波涛、漩涡、泡沫和水花。
大银幕将水的色彩与透明推到极致,尽情展现爱娃,也就是潘多拉的母神,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诞育另一个境界的美。
萨利家族的孩子们,第一次潜入海底,探索这片与他们同呼吸的水域。
与图鲲同游,张开手,感受水的律动。
怀孕的女祭司,与一只携幼崽而来的图鲲,交换着生命的近况。
身上的纹身与图腾像是溯源,提醒我们与鱼类享有同一个祖先。
水是人类的本源,也让万物共通生死——
“旧朋友、新爱人、见证家族的蓬勃。”
当杰克的小儿子洛克第一次遇见断臂的帕亚坎时,两个孤独的灵魂成为了彼此依靠的伙伴,只因他们都是“异类”。
一个背井离乡,一个被族群抛弃。
没有神经元的连结,但来自森林的纳威人第一次在海里感知到了何谓“归宿”,爱娃在上,原来我和你流着相同的血脉。
融合,是“水之道”的本质。
不光指两个纳威族群,森林族(奥马蒂卡亚部落)和礁人族(美卡伊纳族)的并肩作战,更是人与自然,奇景奇观与真实生态的互动。
超过十几种的海洋生物,原型皆来自现实。
琪莉骑着名为伊鲁(ilu)的神兽,身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蝠鲼,颈部的灵感则来源于蛇颈龙。
欺负洛克的阿库拉(Akula),是水之道一种普遍的肉食性鱼类。
它有着大白鲨的颜色,三段式颌骨模仿响尾蛇张开的嘴巴。
如果不是帕亚坎路见不平,洛克注定要葬身它的腹中。
长得像海天使的鳃盖(Gill Mantle),靠身体上的酶发光,为不熟水性的纳威人补充源源不断的氧气。
它在最后的海战中立了大功,被琪莉带去救了养母奈蒂莉一命。
还有原型是水母的枝形吊灯,触手长达12米的雏菊海葵,酷似深海“萤火虫”的星嘴鱼……
如果说《水之道》的首映为三年前的我们展开一片从未想过的水下世界。
那么这一次的重映,不只是故地重游——
它既是卡梅隆打破自己的纪录,创下的一个新神话。
更有了从观赏到参与的区别。
不光感受海水,与海洋朋友们叙旧。
更感受这过去的三年时光,如何在《水之道》的见证下,从银幕至现实,完成一次具有穿透力的洄游。
02
I SEE YOU
光满足视觉就够吗?
不。
真正的see,就像《阿凡达》整个系列所强调的——
眼睛看还不够,最要紧的,是心与心的共振,也就是神交。
纳威人口中的I see you,是“我懂得你”、“我理解你”的意思。
第一部结尾,当奈蒂莉见到人类模样的杰克时,她说了这句话。
这也是两个爱人第一次以最真实的面貌面对彼此。
《水之道》则将这份理解与共感升华到了三个层面。
同样是人与人。
续作不光诞生了新的CP——
洛克和喜芮亚,来自不同家族与地域的少男少女。
荷尔蒙与细腻的内心让他们在水的世界里,产生了超越分歧的交融。
他们与杰克&奈蒂莉一样,是跨种族的结合。
这也是第二次“I see you”最直观的展现。
在此之上,更大的“I see you”,也被放到更大的维度诠释。
人与图鲲的连结,代表了整个海洋文明最本真的生存原则。
依水而活的生灵。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从洛克和帕亚坎的友谊开始,到整个鲛人族与图鲲大军的交流为终。
除了视觉效果,卡梅隆更将文戏做得细腻悠长,呈现出一种宛如鲸吟般古老而亲密,让人热泪盈眶的情感互动。
sea与see的同音,让“看见”与“理解”充满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意味。
-你的孩子真漂亮
-谢谢,你的宝宝怎么样
-他很强壮
最后的族群大融合。
以萨利为代表的战士,与海洋族群一起,同图鲲们并肩作战。
虽然和第一部一样是保卫家园的举措。
但这次的联盟不仅建立在爱、善良与和平这样的普世价值观之上,更加入了意味复杂的思考。
战争始于一次死亡,也终于一场死亡。
图鲲被捕鲸队猎杀,只为求取阻止人类衰老的精华。
但战争最后的结局,是导致了纳特亚姆,也就是“人类之子”的牺牲。
虽然影片的设定是,在潘多拉,生命的终结不过是能量开启了新的循环。
图鲲也好,纳特亚姆也好,他们都回到了爱娃的怀抱。
但此时的“see”是什么呢?
其实是透过两场死亡和与爱娃的连结,纳威人和潘多拉星球的万物生灵,终于跨越了以往认知里所有的隔阂,以向往文明蓝图的姿态站在一起。
成为这个岌岌可危的星球,最初,也是最后的守护者。
记忆直达最初,杰克在看到了童年的纳特亚姆后,说了全片最后的一句台词:
I see now。
既是“我现在明白了”。
也是“我终于懂得了‘此刻’意味着什么”。
从身为人类的杰克登上潘多拉的那一刻开始,到他又一次因身边人的离去感受到了生死的残酷,《阿凡达1》到《阿凡达2》经历了13年,而杰克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明白了——
自己必须从那个靠森林、海洋、爱娃就能无忧无虑的伊甸园中觉醒。
而他和伙伴们的身份,也不再是居民,而是真正的战士。
而第三部《火与烬》。
则是和谐被撕破后,一场能量的总爆发。
03
新的传奇
今年最最最期待的第一部大片,没有疑问吧。
光看预告Sir就被震撼得好几次变成O的嘴型——
《火与烬》的气质,更暴烈,更摇滚。
如果说“森之道”讲述了潘多拉初现,纳威人族群的野性与自然。
《水之道》则聚焦于家族与生命,寻父与寻子,驱逐与接纳,是再本真不过的融合之梦。
那么《火与烬》承载的,则是潘多拉的另一面——
沉重、苦痛、怒火与复仇。
事实上,这从标题上就看得出来——
火,熊熊燃烧,象征着仇恨与暴力。
灰烬,则是燃烧过后,徒留一地的悲伤与晦暗。
一个例子。
相比《水之道》,《火与烬》的动作场面大幅增多,而且烈度呈几何上升。
海战,人类大军压境,《水之道》中耀武扬威的海龙号,在此刻,只是渺小的一份子。
《水之道》中惨遭屠戮的图鲲族群,也有大比重的戏份。
这次,鲸落的不再是它们。
空战,老朋友魅影再次出山。
杰克也重新化身魅影骑士,翱翔于天空之上。
最终的一对一捉对厮杀,场景也充满了奇诡的张力。
诚然,这是一处悬浮山脉。
但重力却在此刻倒转。
极光、高地、浮游着的海龙号的残骸。
在烈火焚尽的熔岩之上,却是一层海水。
这些场景中,火,永远象征着暴力与破坏,而围绕在旁的,则是那些飘舞的灰烬。
就像本作将会引入的两个新族群——
风之氏族与灰烬族。
前者,是利用名为美杜莎的巨型水母与空中蝠鲼,驾驶飞艇在天空中穿梭的贸易者。
但——
一个商业族群,要巨型弩箭干什么?
后者,生活在一颗被烧毁的灵魂树残骸下,家园被火山喷发所摧毁。
当他们哭喊奔逃之时,被纳威人敬奉的女神爱娃却从未降临。
于是它们不再相信爱娃,转而信奉火焰, 成为异端。
首领瓦朗,飒爽的族群英雄,为了她的族群,她什么都愿意付出。
新作里,她与人类,与迈尔斯上校,势必有些纠葛。
分裂,一触即发。
然而,分裂的,还不只有纳威人的族群。
在更小的家庭维度,杰克一家也经历着痛苦的撕裂。
洛克戴上了死去兄长的项链,继承他的遗志而战。
杰克却被押回了人类基地。
他是否又要经历来自曾经同胞的审判?
他与妻子奈蒂莉之间,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杰克让她放下仇恨,然而,丧子之痛,又谈何容易?
小家的分离,大家的沦陷,自己又身陷囹圄......
杰克·萨利,这个曾经的人类的叛徒,如今纳威人的英雄,要面对的,是一场火与血,爱与恨的试炼。
说到这里,Sir可以下定论了。
在画面呈现上,《火与烬》依然有着最顶级的水准,卡梅隆一以贯之对大场面的高标准,让它在画面上挑不出任何错处。
就看迈尔斯徒步的这幅画面。
渺小的身影背后,是吞吐着从天而降的火焰的火山。
而在叙事风格上,《火与烬》则向着更沉重的领域大踏步前进。
对此,Sir举双手赞成。
人类不是非黑即白的脸谱化角色,纳威人同样不该是。
潘多拉的温柔一面,由水与家族来承载。
那黑暗一面,就应当由火与灰烬来撕开。
别忘了,潘多拉最原初的意思,是希腊众神们送给人类的一次惩罚,是带来灾祸的礼物。
而她所惩罚的,正是普罗米修斯,将火带到了人间。
《火与烬》的出现,无疑将又一次点燃银幕。
对于Sir这一代电影观众来说,《阿凡达》本身,就意味着一个时代。
一个永远带着梦幻与震撼,激情与泪水的大片时代。
它让你抛弃所有杂念,只是带着一双渴望故事的眼睛,坐进电影院里。
完全被另外一个世界夺走元神。
重映的《水之道》。
Sir想短暂重返流动与空灵的潘多拉星球。
为的是等待全新一部《火与烬》,从地底下喷薄而出。
年度重磅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不说了。
越说越觉得……怎么还不放假?怎么还要调休?怎么这么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