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童遭小熊养生壶炸伤,小熊电器百万台畅销品成 「安全杀手」?

500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9月27日,一位济南网民称,当月20日家里小熊电器玻璃养生壶突然爆炸致1岁孩子全身40%大面积烫伤,生命一度垂危。孩子家长称,当时养生壶崩出的碎玻璃砸中孩子,热水泼了孩子一身,受伤的幼儿已于9月24日完成了初步手术,但因烫伤面积巨大,后续仍需植皮修复疤痕。

对此,小熊电器方面表示,事情发生后,小熊电器安排专人赶往医院对宝宝和家属进行了慰问,这几天一直有专人在医院与家属交流,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小熊电器方面还称,因无法接触到相关产品,目前无法判断事故原因,后续待有调查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和媒体、用户进行通报。

从突发安全事故到净利润跳水,这家以“萌系小家电”著称的企业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01 安全事故频发,小熊陷入品牌信任“裂缝”

小熊电器旗下有多款养生壶,据客服介绍,根据购买订单截图,这款养生壶是用户在电商平台授权经销商店铺购买的,产品型号为YSH-D15Y3,涉事型号产品在小熊家用电器官方旗舰店售价为68元。

产品介绍显示,额定电压为220V~50Hz,额定容量为1.5L,额定功率为800W,操控方式为触屏。该商品为小熊煎药壶年度畅销榜第1名。

500

事实上,养生壶爆炸并非个案,而是小熊电器产品质量问题的集中爆发。2025年4月,消费者反映刚使用两次的全玻璃恒温养生壶发生破裂,开水渗漏满地;8月,YSH-P10R8型号养生壶突然爆裂,玻璃水流进插座与底座引发安全隐患;9月,一款0.8L养生壶使用不到20次便出现20厘米长裂纹,沸水外溢险酿事故。更令人担忧的是售后态度:2024年有消费者投诉养生壶炸裂,商家以“过保修期、玻璃不予退换”为由拒绝处理。

截至2025年9月,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小熊电器的投诉已超2000条,涵盖“产品设计缺陷”“售后服务差”“使用寿命短”等多重问题。除养生壶外,空气炸锅涂层脱落、电煮锅底座过热、烤箱温控失灵等投诉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直指生产环节的品控漏洞——尽管企业宣称“每款产品出厂前经过严格质检,均有国家检测报告”,但实际产品中玻璃材质抗冲击性不足、电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显著。

安全事故正在侵蚀品牌根基。小熊电器以“萌系设计+高性价比”起家,核心客群集中在年轻消费者与家庭用户,这类群体对产品安全性要求极高。《节点财经》看来,当“爆炸养生壶”“脱落涂层”等关键词与品牌绑定,不仅直接影响复购率,更将导致品牌溢价能力持续走低2024年其核心品类厨房小家电营收同比下降10.10%,与质量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形成明显呼应。

02 业绩过山车,从吃香到“吃灰”

近几年,小熊电器近年业绩呈现“先抑后扬”的波动态势,但增长质量暗藏隐忧。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47.58亿元,仅微增0.98%,归母净利润却大幅跳水35.37%至2.88亿元,核心业务厨房小家电营收32.76亿元,同比减少10.10%,2025年上半年业绩虽反弹,实现营收25.35亿元、归母净利润2.05亿元,但增长动力集中在母婴小家电与海外业务,核心品类仍未摆脱颓势。

500

《节点财经》看来,业绩波动背后是三重结构性矛盾:

第一,产销失衡与库存压力

2024年,小熊电器生产量达5057.57万台,同比增长16.84%,但销售量仅4598.04万台,增速仅2.63%,生产量与销售量的剪刀差直接导致库存激增。年末库存量从857.26万台飙升至1211.91万台,同比大增41.37%,存货周转天数从76.58天延长至90.27天。

第二,渠道依赖与转型滞后

小熊电器曾依赖线上渠道快速崛起,2021年线上收入占比高达95%。但2024年的数据显示,这一模式正遭遇严峻挑战:线上收入同比下降3.2%,线下收入虽增长28%,但占比仍不足10%,国内市场增速放缓至1.3%。

更严峻的是流量结构变化——抖音等内容电商崛起改变了消费路径,但小熊电器在内容运营上反应滞后,2024年其抖音店铺粉丝数仅为九阳的1/3,直播场均观看量不足10万人次,过度依赖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在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领域布局滞后。

第三,成本攀升与费用失控

从成本端看,2024年小熊电器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7%,其中原材料成本涨幅达4%,显著高于营收增速。这一现象与小家电行业的产业链特征密切相关——塑料、钢材、电机等核心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重超过60%,而2024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导致ABS塑料采购价上涨,直接推高了单位产品成本。

除此之外,电器行业竞争也在加剧。

美的、九阳等头部品牌凭借规模化优势,在百元价格带密集推出同质化产品,直戳小熊电器核心阵地。以养生壶为例,美的一款功能相似的产品定价79元,与小熊68元的主力机型形成直接竞争,而美的在供应链、渠道议价能力上的优势,使其能以更低成本维持利润。小米、海尔等跨界玩家的入局进一步加剧竞争。

激烈的价格战之外,小熊电器正在遭遇高端化转型的双重瓶颈。消费升级背景下,用户对健康、智能、高端小家电的需求增长,但小熊电器的高端化转型举步维艰。品牌认知固化,长期“性价比”标签使消费者难以接受其高端产品价格。

小熊电器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中国小家电行业转型阵痛的缩影。近几年,小家电市场增速放缓,同质化竞争、消费需求升级、成本上涨等多重压力叠加,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03 破局之路: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增长”

《节点财经》看来,面对质量信任危机、业绩增长失速与行业竞争挤压的多重困境,小熊电器需跳出“头痛医头”的被动应对,从“紧急止损-系统修复-长期增长”三个维度构建递进式破局路径,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500

对于小熊电器而言,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通过具体行动化解养生壶炸伤孩童事件的负面影响,重建消费者信任。例如,需建立“事故专项处理小组”,由高管直接牵头,联合第三方质检机构对涉事YSH-D15Y3型号养生壶开展全面检测,重点核查玻璃材质是否符合高硼硅标准、结构设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将检测过程与结果全程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而非以“无法接触涉事产品”为由拖延调查。

其次,针对受害家庭,需推出“全周期保障方案”。除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外,预支后续植皮手术与康复治疗资金,安排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康复指导。同时,给予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企业责任感,而非仅停留在“慰问”层面。此外,可启动涉事型号产品的“主动召回”机制,对已售出的YSH-D15Y3养生壶进行免费检测或更换,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传递“安全优先”的信号。

解决短期信任危机后,需从供应链、产品、渠道三大核心环节进行系统性修复,破解产销失衡、成本失控与渠道失势的难题。

供应链端,重点推进“供应商分级管理”与“原材料溯源体系”建设;产品端,摒弃“多SKU粗放扩张”策略,实施“核心品类聚焦+细分赛道深耕”。

养生壶爆炸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小熊电器在快速扩张中积累的质量隐患与发展沉疴。在小家电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关键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爆款打造能力”转变为“质量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全球化运营能力”的综合较量。

小熊电器能否修复品牌信任、突破增长瓶颈,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可为中小家电企业的转型提供样本。毕竟,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只有真正将“安全”与“品质”刻入品牌基因的企业,才能穿越行业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

*题图由AI生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