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净赚126亿,南京银行为何能让大股东年内两次出手加仓?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在银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南京银行近期再度吸引市场目光——大股东南京高科年内第二次出手增持,将持股比例提升至9.99%。这并非孤例,近两年来,从江苏交控、紫金集团到法国巴黎银行(QFII),多位股东轮番增持,用真金白银投票,折射出市场对这家城商行长期价值的认可。
支撑股东信心的,是南京银行稳健的业绩表现。2025年上半年,该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8%以上增长,资产总额突破2.9万亿元,存款、贷款规模同步扩张近10%,规模与盈利增长的协调性凸显。更关键的是资产质量的“硬实力”:0.84%的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11.65%的拨备覆盖率则为风险抵御筑起坚实屏障,展现出优质的资产管控能力。
在业务布局上,南京银行正走出差异化路径。过去四年,其个人消费贷规模从不足千亿元翻倍至超2000亿元,成为零售业务的重要增长极。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的加入,更让其突破城商行地域限制,打开全国展业空间。数据显示,南银法巴消金自被南京银行控股后,业绩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达61%、173%,表内贷款余额增幅超60%,成为该行零售业务的“新引擎”。
不过,快速扩张也伴随着挑战。南银法巴消金2024年上半年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35个百分点,其线下为主的业务模式,面临额度大、逾期追偿难的行业共性问题。对此,南京银行在半年报中已明确战略方向:下半年将聚焦高质量客群培育,加大前沿产业支持,同时优化零售贷款结构,通过场景生态建设与客群分层经营,推动业务规模、效益与质量的协同发展。
从股东增持的持续加码,到业绩数据的稳步向好,再到全国化消费金融布局的突破,南京银行正以清晰的战略和扎实的经营,在行业转型期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力。未来,如何平衡业务扩张与风险管控,尤其是化解消费金融业务的资产质量压力,将是其持续释放“魔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