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卖爆欧洲,为什么力压特斯拉?
比亚迪卖爆欧洲了,成为今年全欧洲地区,增速最为迅猛的中国品牌。增速第二的呢?则是另一家中国公司:上汽。论总市占率来说,上汽依然位列第一,在欧综合市占率高达1.9%,MG品牌销量暴增59.4%。这个数据,还是欧盟对上汽额外征收35.3%的关税压力下,达成的。
上汽MG出口欧洲,关税税率就高达48.1%了。在国内不显山,不露水的MG,到了欧洲,却顶着48.1%的关税,依然实现了近60%的狂暴增速。可以说是,相当强悍了。
但比上汽MG更强悍的是比亚迪,它在欧洲实现了200%的增速,综合市占率来到了1.3%,稳居欧洲进口新能源汽车的第二名了。第三呢,则是销量一路下滑的特斯拉。为什么特斯拉在欧洲卖不动了?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呢,就是欧洲新能源补贴退坡了。欧洲本来就是全球汽车工业的制高点,像保时捷、奔驰、宝马、法拉利等世界顶尖汽车品牌,均诞生于此。
因此,欧洲人对美国汽车品牌是没有任何崇拜的。特斯拉在欧洲,想要打败当地车企,只能走性价比路线。就是你得卖得比欧洲本地品牌,更便宜。这也是所有车企进军欧洲的共同策略。
像韩系车,日系车以及中国车,到了欧洲,全都要走性价比路线,特斯拉也不例外。因为汽车工业诞生于欧洲,欧洲人对任何海外车企,都没有额外的品牌崇拜。海外车企品牌溢价的路子,在欧洲是走不通的。
当欧洲新能源补贴一退坡,特斯拉的价格优势就不够看了。而同时呢,中国电动汽车大举进军欧洲,就抢走了原本属于特斯拉的份额。在中国,很多人是非特斯拉不买的。但在欧洲,你比亚迪比特斯拉更便宜,分分钟掉头就买比亚迪了。
而上汽MG呢?它是一个英国品牌,被上汽全资收购了。欧洲人一看,本地品牌,价格还便宜,分分钟掉头就买MG了。谁性能好,价格便宜,就买谁。要搞品牌溢价,欧洲人就选BBA,保时捷了。毕竟,上百年的本地化品牌积累,不是开玩笑的。
这就好比,日本人突然造了一款手机,进入中国市场,价格卖得比华为还贵,那就扯淡了。为什么比亚迪能在欧洲迅速打开局面?第一大要素就是,价格!
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是5.6万欧元,而比亚迪在欧洲售价呢?大约3万到4万欧元。这个价格优势相当大,可折合人民币呢?却超过30万元了!特斯拉Model 3卖4.99万欧元起,Model Y卖4.49万欧元起,比亚迪要便宜1.5万欧元以上。对欧洲人来说,不存在加钱也要买特斯拉的。
第二呢,则是比亚迪正在快速推动本地化。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土耳其建设了两座电动汽车工厂,预计在2026年全面投产。其中,匈牙利工厂年度产能15万辆。土耳其工厂年度产能也有15万辆。这两座海外工厂,主要都是销往欧洲。比亚迪不仅要在当地建组装厂,还要建配套的电池厂,从而全面打入欧洲。
第三是,欧洲本地车企电动化转型太慢了。像大众汽车增速仅4.8%,雷诺汽车增速也只有7.8%。整个斯特兰蒂斯集团就只有2.2的增速了。这些增速基本都是靠油车在维持,而电车呢?这个市场基本被上汽、比亚迪、特斯拉三家所主导了。
其中,比亚迪不仅卖纯电车,也卖插混车。上汽MG、特斯拉都主打纯电车,只有比亚迪主推插混。欧洲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尚未普及,这时,插混车的市场潜力就更大了,也更符合欧洲从油车到电车的过渡阶段。
欧洲公共充电桩总数接近100万个,看起来规模很大,但是呢,分布严重不均。荷兰、德国、法国就占了一半了,意大利、西班牙就严重不足,还有东欧、南欧等地,也都相对匮乏。插混车型,比纯电车型的适用性更强。
从全球范围来看,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都在持续被削弱。除了特斯拉外,基本就都是中国电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