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惠”的社会学意义
作者|刘小土
编辑|李春晖
万千惠变轻快了。
是轻快,不是轻松。在决定担任公司CEO后,她需要处理的工作自然更多了。细致到物业交涉、绿植养护、仓库管理……虽然劳心费力,但万千惠明显更有心气儿、也有方法。那种仿佛因为不熟悉的角色扮演、自己也在给自己壮胆的“用力过猛”感,消失了。
在综艺《姐姐当家》最后一期,万千惠直说自己赚到了,录个节目还给解决创业问题,顺道还上了大师课、商学院。不少观众也有同感,本来只是看个下饭综艺,不想追到了一个熟龄女性的创业史,还得到了养成的快乐。在社交媒体,各路网友就着万千惠的故事,发散出女性成长的各种讨论。
这些年女性综艺不少,但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对女性成长话题都是“坐而论道”——好端端坐在那里,没有具体的困扰、实际的问题、状态的转折,忽然来一段互联网上早已泛滥的金句,便能够截图传播了。
但万千惠的变化,是一件件事推动的。她是典型的独立女主,在事业、爱情中磕绊成长,最初因内耗、傻白甜、假高能量陷入争议,后来又凭借自我成长完成口碑逆转,笑泪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万千惠的进化之路,也是熟龄“姐姐”的多面人生,更是女性成长的最佳注解。
整顿公司,行动是内耗的特效药
明明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在《姐姐当家》第九期,张泉灵、张晓楠两位前辈已经明确指出,万千惠经营公司的方式存在严重问题。但万千惠能力挽狂澜吗?很多观众的态度是“我不信”。
创业这些年,万千惠一心扑在直播工作上,没有定期了解财务、不知道公司账户情况、甚至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收过坑位费。难道真能像短剧演的,一篇小作文再搭配一段蒙太奇,公司就改换天地。
然而在《姐姐当家》的收官时刻,不被看好的万千惠展现了惊人的成长速度。经过“双张”点化,她理清整改思路,审计、拆伙、裁员……紧锣密鼓地推进流程,三个月时间就让公司亏损大幅收窄,重新步入正轨。
确定审计入场,万千惠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果断决绝,要求尽快且要全部查清;优化公司员工,她不再只有崩溃大哭的感性,也有了先把公司保住的清醒。当好“大家长”,让公司良好地运转下去,才能让员工得到更好的回报,这是一个成熟创业者最基本的自我修养。
《姐姐当家》开播之初,万千惠一度被观众划入“没苦硬吃”的阵营——看着每天都在哼哧哼哧干活儿,实则经营公司的基本功都没学会,急得吃瓜群众直说“知道你努力,但你先别努力”。公司前CEO离职前接受采访也不忘吐槽,“我特别怕她在表演一个总裁”。
追完节目最后一期,观众终于对万千惠的“努力”“高能量”有所共情了。为了降本增效,她找园区物业砍价、给公司绿植“大裁员”、自己找工厂压价……告别过去的一问三不知,这是成长阵痛也是焕然新生。
一位做电商的朋友跟硬糖君说,看万千惠讲述广州仓库潮湿导致纸箱发霉的细节,就知道她私底下没少花功夫学,现在真有了当老板的样子,变化之大让人刮目相看。不乏网友对万千惠路转粉,想知道这女人还有多少惊喜是自己不知道的,已开始期待其在双十一的表现。
在接受节目组采访时,连最初犀利吐槽万千惠“没能力”的三宝,现在也不吝对妻子的肯定,表示对方生活阅历、驾驭能力、分析能力“长了十年”,这一次做到了果断、决绝、事无巨细。看到这里,硬糖君忍不住要感慨一句,即便是两性之间,事业心也是最好的滤镜。
虽然随时遇到挫折,万千惠依然冲劲满满,听从行业建议对自己做出清晰规划的同时,也始终保持学习和思考。在《姐姐当家》,升级打怪的万千惠带来了十足燃感和情绪共鸣,也让观众看见了一个大女人完整清晰的成长弧光。
改变心态,先突破自我设限
站在观众的角度,万千惠的成长,似乎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张泉灵让摄影离场,把万千惠喊到房间里,进行了一场不能公开的对话。等到万千惠再出来,她已经步履轻盈、如释重负。
这只是台前的故事。万千惠的成长蜕变,是外力和内力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张泉灵、张晓楠、倪萍等贵人指点,的确让其受益匪浅。另一方面,她在综艺之外主动出击学习,也为自己奋力一跃积蓄了能量。
很多网友难以置信,万千惠做了好几年直播带货,怎么会不清楚佣金和坑位费?直到节目收官,大家才看懂了万千惠的行为逻辑:她被畏难情绪困住了、对公司管理不自信,于是不敢开口、本能逃避。回想此前公司经营不善的问题,万千惠直言自己其实也察觉不对劲,但一直不敢尝试不擅长的管理业务,如果没有这档节目还是“不愿意去面对”“会再拖个半年以上”。
这是女性成长中的“常见病”。《好东西》导演邵艺辉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因为自己声音小、没什么气场、很害怕跟人冲突,就自觉不适合当导演,虽然没有人打压,但自己就会打压自己。“身为女性创作者,不幸的是,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自己进行反洗脑。”
邵艺辉不假思索地觉得自己应该做编剧而非导演,万千惠不假思索地觉得自己应该专注直播而非公司管理,都是同一种自我设限。有时女人就是太“靠谱”了,老觉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结果被所谓“专业的人”教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我不可能干得比TA还差。
而最终结果证明,一旦改变心态,她们确实干得很好。接任公司CEO后,万千惠需要处理的工作量变多了,但效率也明显提高。就像张泉灵说的,心硬起来才能解决问题。
当然,直播带货是一个系统工作,降本增效也不是一蹴而就。为了“立起沉疴”,万千惠先是走出畏难情绪,然后再走到行业上下游取经。主播和老板的思考角度不同,万千惠的直播业务能力没有大问题,需要补齐的是行业洞察部分。拜访方剑时,她虚心请教直播行业发展的趋势、“大场”到底能不能做、同行平均水平是怎样的,无一不能看出其改变意愿和具体思考。
直到现在,万千惠还是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当一个管理者,但这已经不会阻挡她,把行业所有流程都尝试一遍的决心。每个人的时间精力终究有限,公司的健康经营也不能全靠亲力亲为,万千惠总要在业务和管理之间找到平衡。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见过大风大浪的船员,掌舵时更能看清方向。
“我最感动的地方,是我觉得你的心态变了。”当张泉灵对万千惠说出这句话时,女性成长的意义已无需赘言。
成长是一生的事业
大女主的成长或黑化,霸气全开逆袭反转,人们当真百看不厌。正因如此,“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钮祜禄·甄嬛”才能成为互联网经久不衰的热梗。
然而,生活是具体的,人也是具体的。女性成长不能悬浮在现实之上,还是要被放进具体的情境中,才能展现出具体的能量。近几年主打女性成长的剧集、综艺委实不少,但像万千惠这般具有讨论价值和明显成长线的,真不多。
很多时候,观众只能看到一个大女人的半成品或成品,再去追溯、推断她的成长之路,难免会缺乏丰富的细节。而在《姐姐当家》这档聚焦熟龄女性的生活观察真人秀里,每个嘉宾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也是观众在生活里经常面临的抉择。
万千惠的成长不是喊口号,而是真正被商战磨出斗志,针对性地解决人员优化、财务审计、采购浪费等具体难题,简直有直播模拟经营游戏的味道。也因此衍生出的话题格外广泛,有人得到养成“大女人”的爽感,有人学习职场知识,也有人探讨经营之道。
在某种意义上,“万千惠”是一种普遍的成长困境,可能出现在任何人身上,尤其是熟龄群体。饶是内心强大的三宝老师,被网友叫老头也会猛汉落泪,亲自澄清跟万千惠结婚时才46,绝对是靠魅力征服老婆。人生嘛,就是一个内耗、和解、成长的无限循环。
比成长更振奋人心的,是成长力量的传递。在节目里,万千惠被张泉灵、张晓楠、方剑等人点拨,从过去依靠前CEO单点连接,到建立起自己丰富的社会网络。在节目外,不乏网友现身说法,跟朋友一起投资的电竞酒店从没盈利过,看完万千惠的经历才决定查账,没想到自己也被做局了,真正是质疑万千惠、理解万千惠、成为“万千惠”。
或许就像三宝老师在节目中说的,婚姻、事业,都是一个历史的进程,而大家看到的是现在的切面。此刻的万千惠已经成长,未来的万千惠还在塑造。“我不害怕从头再来,我一定努力去做,我不害怕一切归零。如果你有机会从头再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这是万千惠说给自己的,也是前行者说给后来者的。
很多网友说,万千惠活泼开朗、擅长社交,是一个在现实生活里讨人欢喜的人,“跟她一起生活肯定很快乐”。硬糖君倒不以为然,反而觉得万千惠这种性格更吃亏。受过的累、走过的坎其实观众都看在眼里,但因为这个女人少了一点所谓的“松弛感”,便常被人说假飒、内耗、表演型人格。不过福祸相依,她最终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愿意为成长吃苦头的人。总能得到生活、工作的一份嘉奖。
人们怀念的“经济上行的美”,和正流行的“松弛感”“老钱风”,本就是完全相悖的两种状态。努力向上攀爬的样子,就没有轻松好看的,除非是摆拍。而真实的女性成长,有躲在舒适区的犹疑,更有向前一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