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空印案思维导图
为了防止舞弊,或者说加强中央集团,根据明朝的财政制度,地方布政司等每年派计吏至户部核对收支,账目不符须驳回重造并加印。
但由于交通不便,边远官员往返京城耗时长,粮食运输损耗致账实不符,重造账册困难。
地方官员为了能快点通过财政账目的检查,就养成了带着提前盖好官印的空白账册进京的习惯。
等户部把账目查完之后,他们再填上具体的数字。因为这个做法没人明确说不让干,大家也都装作不知道,慢慢地,这就成了一种大家都默认的潜规则。
到了洪武九年,朱元璋在查看账册的时候,突然瞧见了那些盖好印章的空白书册,当时就惊得不行。
紧接着,一场闹得沸沸扬扬、把大半个明朝官场都搅得天翻地覆,进行大规模清理的空印案就爆发了。
规则要是有漏洞,大家本来应该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优化一下流程才对。
可官员们却心照不宣地用潜规则来代替正式的制度。在朱元璋眼里,这就是在跟他皇权对着干呢。
官员们若能私自利用空印文书自欺欺人,那么谁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做出更为出格、危害更大的事。
朱元璋觉得自己被这些官员给骗了,心里那叫一个气,直接把这事儿的严重性提到了最高级别。
他放话了,要让所有骗他的人都付出代价,于是,朱元璋直接开启了“杀神”模式,大开杀戒了。
《明史·郑士利传》明确记载,在空印案里,主印官员被判处死刑,辅佐官员及以下人员则遭受杖一百、发配充军的惩处,涉案人员规模庞大。
吴晗于《朱元璋传》中进一步指出,空印案与郭桓案相互关联,因连坐而被杀的人数多达七八万。
转载自:袁载誉读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