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行业已步入景气上行周期
今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复苏,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共同推动高价值印刷电路板(PCB)产品需求增长,PCB市场整体呈现加速向好态势。据Prismark预测,全年PCB行业全球产值将增长6.8%。
国内PCB产业在部分高端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问题,目前高端PCB设备国产化率不足30%,关键材料(如ABF膜)进口依赖度达65%,主要集中在高端封装基板技术、超精密加工设备、特种材料体系等环节。
不过,整体自主可控能力正快速提升,国家将高性能PCB列为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至120%,珠三角设立200亿元产业升级基金专项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当前,中国PCB产业已实现中低端产品100%自主可控,预计到2026年高端领域国产化率将提升至45%,头部企业毛利率达35 - 40%,技术上正追赶日韩企业,到2028年除极少数特种材料外,PCB全产业链将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一、具身智能机器人概述
PCB(PrintedCircuitBoard),又称印制线路板或印刷线路板,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基础元件,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PCB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基础元件,通过布线与绝缘材料组合,实现电子元器件的电气连接与功能整合,能显著提升设备集成度、可靠性,并节省布线空间、简化系统设计。

PCB产品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导电图形层数,PCB板可分为单层板、双层板、普通多层板、HDI等;按软硬程度,为刚性板、挠性板(又称柔性板)、刚挠结合板;根据基材材质,可分为厚铜板、高频板、高速板、金属基板和其他产品结构印制电路板等。
随着AI大模型和智能硬件应用的快速更新,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大增,推动高性能服务器、GPU及高阶PCB需求大幅增长,AI相关领域有望成为未来PCB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二、产业链分析
PCB行业上游涵盖铜箔、电子级玻纤布等原材料行业,中游为PCB制造环节,下游则应用于通讯、计算机、服务器等领域。其中,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行业与PCB行业构成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上下游基础材料产业链。

三、发展前景
随着市场库存调整及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问题进入收尾阶段,以及AI应用加速发展,PCB行业在经历2023年因去库存压力和加息抑制通胀导致的市场规模缩减,未来将迈入新的增长周期。
据Prismark数据,2024年全球PCB总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2029年全球PCB产值有望达到946.61亿美元,2024-2029年CAGR将达到5.2%,呈稳定增长趋势,全球PCB产值将迎来复兴。

四、部分布局具PCB的上市公司
经梳理,发现了一些布局PCB的A股上市公司:
大族数控(301200)主要从事PCB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PCB生产工序多种关键设备,包括热冷压合设备、机械钻孔设备、激光钻孔设备、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电测设备、光学检查设备等类型。公司客户涵盖2024年Prismark全球PCB企业百强排行榜80%的企业,灼识咨询统计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6.5%。
财报显示,大族数控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3.82亿元,同比增长52.26%;归母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增长83.82%。

(大族数控2021年到2025年H1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东威科技(688700)是全球领先的电镀设备制造商,产品主要面向PCB电镀领域、通用五金电镀领域、新能源电镀领域,垂直连续电镀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
财报显示,东威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43亿元,同比增长13.07%;归母净利润为4250.31万元,同比下降23.66%。

(东威科技2021年到2025年H1营业收入 来源:同花顺财经)
芯碁微装(688630)公司设备主要应用于PCB制程中的线路层及阻焊层曝光环节,业务从单层板、多层板、柔性板等PCB中低阶市场向类载板、IC载板等高阶市场纵向拓展。AI服务器的高速迭代推动PCB朝高层数、高密集、高阻抗传输速度等方向发展,而直写光刻技术凭借无掩膜直写和实时形变补偿的技术特点,解决了HDI和高多层板曝光过程中对位精度与细线路的核心痛点,下游需求景气度上行,公司产能从今年3月开始处于超载状态,3月单月发货量破百台设备,创下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芯碁微装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54亿元,同比增长45.59%;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41.05%。

(芯碁微装2021年到2025年H1净利润来源:同花顺财经)
(本文内容来自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