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家卫撕逼的编剧,想一把揭开中国影视乱象吗?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繁花》剧组最近很忙,忙着发了好几篇声明,整体传递了一个核心思想:我们剧本和编剧没有问题,你们别听其他人胡说八道。
声明里提到的“程某某”,就是这次舆论的爆料人“古二”,自称是繁花最初的编剧。
这人从两年前就在公众号上发表文章,长期对《繁花》的编剧署名表达不满,后来还公开了几段录音,就为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根据古二本人的描述,早在2018年,他就接触到了《繁花》剧组和王家卫导演。
作为渐冻症患者,为了治病,他已经考虑退圈不写了,但看在王家卫的面子上,才留在了剧组里,和几个实习生一起研究原著。
2019年1月,他开始从无到有的创作。
Lily的复仇线是他创作的。
汪小姐的创业线是他设计的,可惜后来被加上莫名其妙的感情戏。
男主阿宝原本差点被安排去海南和延吉倒卖走私车,是他力挽狂澜,改成了金融线,从而奠定了整个故事的腔调,以及主线走向。
这么看来,要是没有古二奠定的良好基础,也就没有如此精彩的繁花故事。
那么,他获得了什么呢?
一是,无情的压榨。
有经济上的。
古二说,他做了很多采访和考据工作,买了很多书籍,打扰了很多相关行业的从业老师。
但这些都没有得到剧组的资金支持,哪怕只是报销100块,都会被冷嘲热讽。
他还说,自己又写剧本又当助理,但一分钱稿酬都没有拿到,只有每月几千的工资。
王家卫对此的评价是,“多划算啊。”
还有心理上的。
古二是个病人。
但没有人在乎,于是他一边熬夜写剧本,一边还要给王家卫做饭、挡酒、送宵夜。
好像谁都能对他呼来喝去。
有人说他,就是王家卫的“一条狗”。
这些压力让他病情加重,导致在现场跟拍摄时,也常常感到体力不支。
有一次,他表达出自己想休息的意图,导演不但没有体谅他、安抚他,反而紧张地问他“想要什么”,仿佛是担心他趁机讹人。
二是,不合理的署名。
真正点燃怒火的是,署名权的问题。
录音中,他们讨论剧本。
秦雯似乎对“宝延风波”几乎一无所知,全部都需要古二来给她进行解释和梳理。
后来,王家卫又说秦雯写出来的剧本没有事件,只有“爱不爱”的问题,就让古二来写具体的事件,然后再交给秦雯去做。
于是古二全力以赴。
所以他想不明白,明明是自己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筹备,收集大量材料,让整个故事从无到有,成为一个真正能够落地的剧本。
明明自己才是这个剧本的核心,为什么最后只被冠上“前期责任编辑”的名号呢?
甚至都不属于编剧组,而是前期筹备组。
又为什么,占用他人劳动成果的秦雯,能够独占署名权,并凭借此剧屡屡获奖呢?
所以他不甘心。
现在很多人带入了打工人的视角,觉得古二是真惨啊,在剧组给老板当牛做马,钱没赚到几个,连自己的劳动成果都被剥夺。
换了谁还能继续忍气吞声?
古二的指控不算小事,如果一个剧组真这么压榨员工,本身也让人心寒了。
所以剧组很快做出了第一次回应,但表达得很含糊,只说剧组尊重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又在第二次回应时说,古二在开机三个月后就带着资料离开剧组了,没有参与后续工作。
还说他的文章有太多艺术加工的成分,录音也是加工筛选后的,而且是偷录的。
所以他们也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被点名道姓的秦雯也很直白了:“全是造谣诽谤,已经立案起诉。”
不过网友们已经不好忽悠了。
他们觉得剧组的声明没有说服力。
说录音是私人偷录,但内容明显是剧本讨论会,听起来更像是正常的会议留痕。
又说他自行离开剧组,但没提到前因后果,拿不出具体证据,无从判断是否另有隐情。
更微妙的是,古二发布的文章已经无法查看了,网友解读这就是剧组做贼心虚的证据。
他们也觉得编剧秦雯大有问题。
一方面,秦雯在录音里表现出来的状态,确实让人怀疑她的能力是否足以完成繁花的剧本。
至少独立完成是不太可能的。
那么秦雯做了多少工作,团队做了多少工作,古二又做了多少,就很值得说说了。
另一方面,翻看秦雯过去的履历就能发现,她的涉猎相当之广,而且十分高产。
几乎每年都有她的编剧作品上映,既有《我的前半生》这样的都市生活剧,又有《赘婿》这种古装男频剧,还有《繁花》这类大戏。
如此高产高效的秦编剧,甚至还能抽出时间去马尔代夫、莫高窟、不丹等地方旅游。
一边旅游还能一边坐在水上飞机改剧本、改台词,响应国内导演的随时呼唤。
难怪网友会觉得这人也太“全能”了。
更幽默的是,录音曝光的一件小事。
秦雯背后蛐蛐陈道明,说他会努力把自己搞得很洋气,思想上很封闭,不能接受新东西。
还说他推荐别人看的一些书啊,其实自己根本没看过,言下之意就是这人很装。
但是明明秦雯以前还在采访里感谢过陈道明,说对方是她的贵人。
虽然成年人都知道,采访里写出来的感谢大多数都是客套话,听听也就过去了,但揭开这曾遮羞布直面现实,还是十分尴尬。
说严重点,可以算是忘恩负义了。
也更让网友觉得秦雯这人,不太行。
不过,现在大家都把矛盾集中在秦雯和古二之间,反倒是王家卫的问题被忽略了。
按古二自己的说法,他是王家卫找来的,剧本也是王家卫开口让他写的。
他还说,自己在剧组的职位是被降职过的,后来担任的只是王家卫的生活助理。
这个生活助理做的事情可太多了。
又要管生活,天天端茶倒水做饭。
又要管剧本,王家卫觉得秦雯写的剧本不行,让古二来搜集资料、整理剧情。
又要解决情绪,听导演说那些难听的话,把他当菲佣一样来使唤,还没个好脸色。
如果他的说法真实,那其实是王家卫忽略了这一职业的边界,让他做了很多超过助理范畴的事情,而且还不用付更多的钱。
他说自己去采访很难报销,也是因为以他的职位而言,就不该有这个报销类目。
包括他提到,秦雯想要独占繁花剧本的署名权,那也是要得到王家卫默认的啊。
这不是说秦雯就没问题,只是王家卫才是问题的源头。想想看,如果王家卫愿意出面帮他争一个署名,难道还会争不到吗?
如果基于古二说法属实的这个前提,那这个剧组的主创团队里,太多恶人了。
不过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更多证据。
古二说自己创作了故事线,但这个故事线的完全度到底有多少,我们不知道。
他说秦雯是在他的剧本基础上调整了细节,但这些所谓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也没人说。
事到如今,最方便的认证办法,无疑是大家都把剧本拿出来,比一比就能一锤定音。
可是剧本呢?现在一份也没看到。
抛开这次事件的对错真假不提,不可否认,娱乐圈里确实一直有这样的潜规则。
很多不知名的小编剧,刚刚入行的时候,都只能给那些大编剧们当枪手。
他们帮助成名编剧丰富剧本架构、添加细节,但拿着很少的薪酬,还没有署名权。
有人熬过来了,有名气了,可能就能留下自己的作品,还有很多的熬不下去就默默转行了。
尤其现在又是流量时代,很多投资方就是不选最对的,只选最有流量的。
演员是,编剧也一样。
有知名度的编剧,总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他们接的活干不完,就分发给下面的小编剧,一层层分发,最底层的人没有署名权。
所以他们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之前总听说,有那种不入流的剧组拿了小编剧的剧本后,说不能用就不给钱。
结果等剧拍出来了,小编剧才发现他们把自己的剧本整个换了个壳子,就用了。
今年3月,一位名叫巫念顾的编剧也发文表示,她给电视剧《滤镜》写的全剧故事大纲、人物小传、26集分场及12集对白剧本创作都被采用了,但自己没有获得任何署名权。
半年过去了,她的维权还在继续。
更糟糕的是,当这些小编剧们忙于维权,耗神耗力的时候,大编剧们却能够坐在豪车豪宅里,轻松度假,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就算公众会指责他们,他们也依旧有大把的工作机会,依旧有很多的钱可以赚。